突變亨廷頓蛋白抑制突觸小泡蛋白2C表達和突觸小泡運輸
發(fā)布時間:2020-11-10 04:31
亨廷頓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由編碼亨廷頓蛋白(huntingtin,Htt)的基因第一外顯子中CAG重復序列異常增多導致Htt氨基末端谷氨酰胺異常擴展。Htt在全身廣泛表達,但病理學上突變的Htt最早選擇性地引起紋狀體中等棘投射性神經(jīng)元(medium-size spiny projecting neurons,MSNs)死亡,隨著病程進展,其他腦區(qū)如大腦深層皮質、海馬、下丘腦等也受波及。纖維聯(lián)系上,紋狀體MSNs接受皮質神經(jīng)元的纖維投射,傳出纖維主要到達內外側蒼白球和黑質網(wǎng)狀部。HD早期癥狀與突觸功能異常有關。許多研究表明,突變Htt對突觸功能具有明顯毒性,如干擾突觸小泡的轉運,破壞突觸小泡的結構,抑制神經(jīng)遞質的攝取和釋放,影響突觸蛋白的表達或翻譯后修飾等。突觸小泡蛋白對突觸小泡功能的維持和調節(jié)十分重要,其表達和功能異常將影響突觸功能。突觸小泡蛋白2(synaptic vesicle protein 2,SV2)是一類跨膜糖蛋白,主要定位于神經(jīng)元突觸小泡和內分泌細胞分泌顆粒膜上。SV2家族有A、B、C三個亞型,其中SV2A和SV2B在腦內的分布較廣泛,SV2C的分布較局限,其表達腦區(qū)主要包括紋狀體、蒼白球、黑質、中腦、嗅球等舊腦區(qū)和海馬的CA3和齒狀回區(qū),與HD受累區(qū)域相似。SV2是影響突觸小泡或分泌顆粒釋放遞質或激素分泌的重要分子。敲除SV2A小鼠出現(xiàn)嚴重癲癇樣發(fā)作,腦片GABA遞質釋放大大減少;腎上腺髓質嗜鉻細胞儲存池分泌顆粒數(shù)目和大小不變,但準備釋放池明顯減小。干擾胰島β細胞和INS-1E(大鼠胰島素分泌細胞株)細胞內SV2A和SV2C,K~+刺激的胰島素分泌不減少,但高糖刺激下胰島素的分泌明顯減少,尤其以干擾SV2C時減少最為明顯。SV2氨基酸序列與細菌的轉運蛋白具有較高同源性,提示其可能是一類轉運蛋白。有研究認為,SV2可作為支架蛋白參與囊泡形狀的調節(jié)和轉運穩(wěn)定性的維持。但目前未見SV2是否參與突觸小泡或內分泌顆粒運輸?shù)膱蟮。本研究首先檢測了突變Htt對SV2家族A、B、C三個亞型蛋白表達的影響,在觀察到突變Htt選擇性抑制SV2C亞型表達的基礎上,分析了SV2C在突觸小泡運輸中的作用及突變Htt影響SV2C表達的病理學意義。1.突變Htt選擇性抑制SV2C的表達已有研究證明,HD中的神經(jīng)病理損害與突變Htt通過轉錄水平干擾多種突觸小泡蛋白的表達有關。為了了解突變Htt是否通過影響SV2的表達而參與HD的發(fā)生,首先檢測了HD轉基因小鼠腦內SV2的表達。免疫印跡檢測發(fā)現(xiàn),在表達含82個谷氨酰胺重復序列的人Htt氨基末端171個氨基酸的N171-82Q HD轉基因(TG)小鼠腦內,SV2A水平在第16周有所增加,在第14周和第20周與野生型(WT)小鼠相近;SV2B在各期TG小鼠腦內無明顯變化,而SV2C在第14周TG小鼠腦內開始明顯減少,在第16周和第20周進一步降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TG小鼠各個腦區(qū)SV2A免疫反應性僅在第16周略有增強,SV2B免疫反應性無變化,而SV2C免疫反應性則在14~20周TG小鼠紋狀體、外側和內側蒼白球、黑質網(wǎng)狀部等腦區(qū)均顯著降低。RT-PCR檢測表明,3種SV2 mRNA表達水平的變化模式與其蛋白水平的變化模式十分相似。在轉染表達突變Htt(Htt-120Q)的N2a細胞(以轉染表達Htt-20Q的N2a細胞為對照)中,免疫印跡和RT-PCR分析進一步證明了突變Htt可明顯抑制SV2C的表達,輕度上調SV2A的表達,不影響SV2B的表達。以上結果表明,突變Htt主要選擇性抑制SV2C的表達。2.SV2C參與突觸小泡運輸SV2C在HD累及腦區(qū)高水平選擇性表達和突變Htt選擇性抑制SV2C的表達均提示,HD神經(jīng)病理學損害(如突觸功能障礙)可能與突變Htt通過抑制SV2C的表達而影響其功能有關。已知突變Htt對神經(jīng)元內物質運輸具有抑制作用,突觸小泡在神經(jīng)元內的正常運輸與正常突觸功能的維持關系密切。為了明確SV2C是否參與突觸小泡的運輸,首先檢測了SV2C在不同突觸小泡的定位特征,然后應用光漂白后熒光恢復(fluorescence recovery after photobleaching,FRAP)技術分析了沉默SV2C對神經(jīng)細胞內突觸小泡運輸?shù)挠绊。在N2a細胞中分別轉染標記致密核心大突觸小泡的質粒pDsRed-NPY、標記小突觸小泡的質粒pEGFP-VAchT和標記大小兩種突觸小泡的質粒pEGFP-VAMP2,SV2C免疫熒光染色,激光掃描共聚焦顯微鏡觀察顯示,SV2C在分化的N2a細胞中既分布在大突觸小泡上,也分布在小突觸小泡上。隨后用pEGFP-VAMP2和沉默SV2C的小干擾RNA質粒pmCherry-SV2C-siRNA共轉染N2a后,以FRAP技術分析顯示,與共轉染pEGFP-VAMP2和siRNA對照質粒的N2a細胞比較,沉默SV2C的細胞內EGFP-VAMP2標記的突觸小泡在漂白后熒光恢復的強度比和速率均顯著降低,即沉默SV2C后突觸小泡軸突轉運減弱,表明SV2C參與神經(jīng)細胞內大小突觸小泡的運輸。3.突變Htt通過下調SV2C表達抑制突觸小泡運輸為了證明突變Htt通過抑制SV2C的表達影響突觸小泡的細胞內運輸,檢測了上調SV2C表達是否可減弱突變Htt對細胞內突觸小泡運輸?shù)囊种啤?1)過表達SV2C顯著減弱突變Htt對突觸小泡運輸?shù)囊种?在N2a細胞中共轉染pmCherry-Htt-20Q和pEGFP-VAMP2或pmCherry-Htt160Q和pEGFP-VAMP2后進行FRAP檢測顯示,與表達正常Htt(mCherry-Htt-20Q)的細胞比較,表達突變Htt(pmCherry-Htt-160Q)的N2a細胞內EGFP-VAMP2標記的突觸小泡運輸明顯減慢。進一步在共轉染pEGFP-VAMP2、pmCherry-Htt-160Q和pCFP-SV2C或pEGFP-VAMP2、pmCherry-Htt-160Q和pCFP的N2a細胞中的FRAP觀察發(fā)現(xiàn),過表達SV2C可明顯減輕突變Htt對EGFP-VAMP2標記的突觸小泡運輸?shù)囊种啤?2)丁酸鈉減弱突變Htt對SV2C轉錄的下調并改善突變Htt對突觸小泡運輸?shù)囊种?本實驗室另有研究證明,阻遏子元件沉默轉錄因子(repressor element silencing transcription factor,REST)是SV2C的轉錄抑制因子。組蛋白去乙;1/2(histone deacetylase1/2,HDAC1/2)通過促進REST的作用負性調控相應靶基因的轉錄,突變Htt對HDAC活性具有促進作用。為了檢驗突變Htt是否通過促進HDAC活性抑制SV2C的表達,檢測了HDAC1/2選擇性抑制劑丁酸鈉對SV2C基因轉錄表達的影響。應用不同濃度(10~100μmol/L)的丁酸鈉處理轉染表達突變Htt的N2a細胞后免疫印跡和RT-PCR分析顯示,20~30μmol/L丁酸鈉能顯著抑制突變Htt對SV2C mRNA和蛋白的下調作用,較低(10μmol/L)或更高(50~100μmol/L)濃度的丁酸鈉則無明顯作用。由此可見,合適濃度的丁酸鈉可在一定程度上糾正突變Htt對SV2C基因的轉錄抑制作用。為了進一步證明突變Htt通過抑制SV2C的表達而影響突觸小泡的運輸,繼而分析了丁酸鈉對突變Htt抑制突觸小泡運輸效應的影響。FRAP檢測發(fā)現(xiàn),在共轉染表達EGFP-VAMP2和mCherry-Htt-160Q的N2a細胞中,30μmol/L丁酸鈉處理能明顯緩解突變Htt對EGFP-VAMP2標記的突觸小泡運輸?shù)囊种。結論:突變Htt可選擇性抑制突觸小泡蛋白2C(SV2C)的轉錄表達;SV2C參與神經(jīng)細胞內突觸小泡的運輸;突變Htt可通過促進對阻遏子元件沉默轉錄因子(REST)活性具有激活作用的組蛋白去乙;1/2(HDAC1/2)的活性,抑制SV2C的轉錄表達和突觸小泡的運輸。
【學位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42.2
【部分圖文】:
結 果1.突變Htt選擇性抑制SV2C的表達 已知突變Htt 可通過干擾多種突觸小泡蛋白的表達損害突觸功能,SV2 作為突觸小泡表面的高豐度膜蛋白,功能重要,三個亞型蛋白在腦內的分布各有其特點,那么突變 Htt 是否通過影響 SV2 的表達而參與 HD 的發(fā)生?為了弄清這一問題,首先檢測 HD 轉基因小鼠(TG 鼠)腦內 SV2 的表達有無改變。分別取第 14 周、第 16 周和第 20 周的正常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 TG 小鼠,代表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應用免疫印跡技術檢測 SV2 腦蛋白表達的變化。發(fā)現(xiàn):與 WT 小鼠比較,TG 小鼠腦內 SV2A 蛋白水平在第 16 周有所增加,在第 14 周和第 20 周與 WT 小鼠相近;SV2B 蛋白的表達在 TG 小鼠腦內無明顯變化;而 SV2C 蛋白表達在第 14 周 TG 小鼠腦內開始明顯減少,在第 16 周和第 20 周進一步降低。(圖 1)。
圖 2.TG鼠腦紋狀體、黑質和海馬SV2A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廣泛性增強。Str-LG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SN,黑質;Hipp,海馬;比例尺,100 μm。圖 3. TG 鼠腦紋狀體和海馬 SV2B 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不變。
21 3. TG 鼠腦紋狀體和海馬 SV2B 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Hipp,海馬;比例尺,100 μm。圖 4. TG 鼠腦紋狀體、黑質和海馬 SV2C 水平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降低。Str-LG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SN,黑質;Hipp,海馬;比例尺,10
【相似文獻】
本文編號:2877480
【學位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R742.2
【部分圖文】:
結 果1.突變Htt選擇性抑制SV2C的表達 已知突變Htt 可通過干擾多種突觸小泡蛋白的表達損害突觸功能,SV2 作為突觸小泡表面的高豐度膜蛋白,功能重要,三個亞型蛋白在腦內的分布各有其特點,那么突變 Htt 是否通過影響 SV2 的表達而參與 HD 的發(fā)生?為了弄清這一問題,首先檢測 HD 轉基因小鼠(TG 鼠)腦內 SV2 的表達有無改變。分別取第 14 周、第 16 周和第 20 周的正常野生型(wildtype,WT)小鼠和 TG 小鼠,代表疾病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應用免疫印跡技術檢測 SV2 腦蛋白表達的變化。發(fā)現(xiàn):與 WT 小鼠比較,TG 小鼠腦內 SV2A 蛋白水平在第 16 周有所增加,在第 14 周和第 20 周與 WT 小鼠相近;SV2B 蛋白的表達在 TG 小鼠腦內無明顯變化;而 SV2C 蛋白表達在第 14 周 TG 小鼠腦內開始明顯減少,在第 16 周和第 20 周進一步降低。(圖 1)。
圖 2.TG鼠腦紋狀體、黑質和海馬SV2A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廣泛性增強。Str-LG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SN,黑質;Hipp,海馬;比例尺,100 μm。圖 3. TG 鼠腦紋狀體和海馬 SV2B 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不變。
21 3. TG 鼠腦紋狀體和海馬 SV2B 水平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其免疫反應性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Hipp,海馬;比例尺,100 μm。圖 4. TG 鼠腦紋狀體、黑質和海馬 SV2C 水平的免疫組織化學檢測,顯示降低。Str-LGP,紋狀體-外側蒼白球;SN,黑質;Hipp,海馬;比例尺,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人義,范淑榮;突觸小泡膜表面突起的研究[J];解剖科學進展;1998年03期
2 ;關于“突觸小泡”和“神經(jīng)遞質”的討論[J];中學生物教學;2013年Z1期
3 葉方寅;突觸小泡轉運受體的Syntaxin家族[J];國外醫(yī)學(分子生物學分冊);1994年04期
4 鞠躬,舒斯云,魏正乾,李學榮,周扣珍,朱光明,包春杰;突觸小泡與突觸結內管狀結構的關系[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1982年04期
5 徐曉虹,吳馥梅;突觸小泡膜蛋白—SB蛋白的若干研究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志;1997年03期
6 胡人義,范淑榮;突觸小泡的生物學特性[J];針刺研究;1979年04期
7 胡人義;范淑榮;;大白鼠視上核內軸突終末內的突觸小泡與內質網(wǎng)的關系[J];解剖學報;1981年02期
8 吳馥梅,徐曉虹,強梅;突觸小泡膜蛋白與神經(jīng)遞質釋放的局部調節(jié)[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1997年03期
9 劉祚周;神經(jīng)突觸前遞質小泡胞吐作用的分子機制[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10 王甫榮;夏祥斌;;神經(jīng)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泡中嗎?——對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穩(wěn)態(tài)與環(huán)境》的討論[J];中學生物教學;2015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超華;突變亨廷頓蛋白抑制突觸小泡蛋白2C表達和突觸小泡運輸[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774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87748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