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與腦微出血的相關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8-11 17:22
【摘要】:目的 探索首發(fā)缺血性卒中患者中2型糖尿病與腦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s)之間的關系。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2月于唐山市工人醫(yī)院連續(xù)入組急性非致殘性腦血管病事件高危人群血小板反應性研究(PRINCE)的患者相關數(shù)據(jù)。記錄一般臨床資料、生化指標及影像學特點,完善入院時磁敏感加權成像(SWI)檢查及90 d時隨訪后SWI檢查,記錄隨訪后新發(fā)腦微出血(CMBs)的資料。根據(jù)有無2型糖尿病將患者分為2組,比較兩組間一般臨床資料、生化指標及影像學特點是否存在差異,并采用單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計算比值比(odds ratio,OR)及95%置信區(qū)間(confidence interval,CI)以分析2型糖尿病與CMBs數(shù)量增加是否相關,并探討糖尿病、糖尿病病程與90 d時CMBs增加數(shù)量的關系。結果 本研究共納入41例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組患者11例(26.8%),無2型糖尿病組患者30例(73.2%)。與無2型糖尿病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組患者入院時CMBs的發(fā)生率較高[分別為91%(10/11)和73%(23/30),P=0.15],高血壓的比例較高[分別為72.7%(8/11)和43.3%(13/30),P=0.10],肌酐值較低(53.2±15.2和59.3±10.4,P=0.15),將兩組間(P0.2)的基線資料作為混雜因素,其余基線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單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顯示,2型糖尿病與90 d時CMBs增加相關[(7/11,63.6%)和(6/30,20%),OR=7.00,95%CI=1.53~32.00;P=0.01];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校正兩組間P0.2的混雜因素(入院時存在CMBs、高血壓病、肌酐)后分析顯示:與無2型糖尿病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與90 d時CMBs增加比例相關[分別為63.6%(7/11)和20%(6/30),OR=11.45,95%CI=1.50~87.43,P=0.02]。說明2型糖尿病與90d時CMBs增加可能有相關性。90 d時CMBs增加的總人數(shù)共13人,糖尿病組為7人(63.6%),其中CMBs增加7個的人數(shù)為1人,CMBs增加4個的人數(shù)為1人,CMBs增加2個的人數(shù)為3人,CMBs增加1個的人數(shù)為2人;無糖尿病組6人(20.0%),其中CMBs增加4個的人數(shù)為1人,CMBs增加2個的人數(shù)為2人,CMBs增加1個的人數(shù)為3人。糖尿病組CMBs增加的人數(shù)增長率(7/11,63.6%)高于無糖尿病組CMBs增加的人數(shù)增長率(6/30,20%);糖尿病組CMBs增長數(shù)量1.73±1.30多于無糖尿病組CMBs增長數(shù)量0.43±0.44,經(jīng)Mann-Whitney U秩和檢驗:Z=-2.679,P=0.006,說明在90 d時CMBs增加數(shù)量上糖尿病組多于無糖尿病組。糖尿病0期(無糖尿病)組:30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1個的為3例,CMBs數(shù)量增加2個的為2例,CMBs數(shù)量增加4個為的1例;糖尿病1期(0-5年)組:3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1個的為2例,CMBs數(shù)量增加2個為的1例;糖尿病2期(5-10年)組:7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2個的為1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4個的為1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7個的為1例;糖尿病3期(10-15年)組:1例,其中CMBs數(shù)量增加2個的為1例。經(jīng)Sperman秩相關分析:rs=0.430,P=0.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糖尿病病程與CMBs增加數(shù)量呈正相關,CMBs的數(shù)量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增長而有增加的趨勢。結論 2型糖尿病可能是首發(fā)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短期CMBs數(shù)量增加的獨立危險因素,首發(fā)缺血性卒中伴2型糖尿病患者較無糖尿病患者在中短期更易發(fā)生CMBs的數(shù)量增加,在首發(fā)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中短期CMBs增加的數(shù)量隨著糖尿病病程的增長而有增加的趨勢。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圖文】:
圖 2:無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3)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程度分級[12]:分個),1 級(1 一 3 個),2 級(4 一 10 個),3 級(>10 個)。4)腦白質(zhì)疏松嚴重程度評分標準[13]:無病灶為 0 分,點狀病融合為 2 分,病灶呈片狀融合為 3 分。5)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14]:既往有 2 型糖尿病病史或入院后尿病[3](FPG ≥7.0 mmol/L(126 mg/dL)或糖尿病癥狀(多飲、多下降)+隨機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 OGTT 實驗后 mmol/L(200 mg/dL)。6)影像閱片判定:閱片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生背靠進行判定,若結果不一致,會請教影像學專家及其他神經(jīng)病學專家行核實。1.1.6 其它相關因素的定義及說明
圖 1: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 為新發(fā)生的 CMBs圖 2:無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3)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程度分級[12]:分個),1 級(1 一 3 個),2 級(4 一 10 個),3 級(>10 個)。4)腦白質(zhì)疏松嚴重程度評分標準[13]:無病灶為 0 分,點狀病
本文編號:2789348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圖文】:
圖 2:無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3)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程度分級[12]:分個),1 級(1 一 3 個),2 級(4 一 10 個),3 級(>10 個)。4)腦白質(zhì)疏松嚴重程度評分標準[13]:無病灶為 0 分,點狀病融合為 2 分,病灶呈片狀融合為 3 分。5)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14]:既往有 2 型糖尿病病史或入院后尿病[3](FPG ≥7.0 mmol/L(126 mg/dL)或糖尿病癥狀(多飲、多下降)+隨機血糖≥11.1 mmol/L(200 mg/dL)或 OGTT 實驗后 mmol/L(200 mg/dL)。6)影像閱片判定:閱片由兩名經(jīng)驗豐富的神經(jīng)內(nèi)科醫(yī)生背靠進行判定,若結果不一致,會請教影像學專家及其他神經(jīng)病學專家行核實。1.1.6 其它相關因素的定義及說明
圖 1: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 為新發(fā)生的 CMBs圖 2:無糖尿病患者的 SWI 影像;前者為基線 SWI 影像,后者為 90d 時3)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 infarction,LI)程度分級[12]:分個),1 級(1 一 3 個),2 級(4 一 10 個),3 級(>10 個)。4)腦白質(zhì)疏松嚴重程度評分標準[13]:無病灶為 0 分,點狀病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定;韓波;江波;周楠凱;;磁敏感加權成像對腦微出血的診斷價值[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4年02期
2 張春生;金輝;胡喜慶;董昭櫻;馬春杰;張瑩;張靜;葉文翔;;急性腦梗死合并腦微出血有關危險因素的研究[J];中風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年04期
3 方依卡;潘速躍;;腦微出血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本文編號:2789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7893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