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氣肌康復訓練對卒中后患者呼吸功能影響的臨床觀察
發(fā)布時間:2020-06-01 14:00
【摘要】:[目的]觀察吸氣肌訓練(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IMT)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吸氣肌能力、肺功能、動脈血氧分壓、呼吸困難指數(shù)及日常生活能力評分的影響,評價吸氣肌訓練對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康復效果以及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響。[方法]收集80例卒中患者,按患者是否存在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將病人分為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A組,n=24)和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B組,n=56)兩大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大組患者再分為訓練組(A-1組,n=12)和對照組(A-2組,n=12)兩小組,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大組患者同樣分為訓練組(B-1組,n=28)和對照組(B-2組,n=28)兩小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大組與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大組中的訓練組(A-1組,B-1組)除接受常規(guī)治療外,均進行為期4周的吸氣肌訓練;對照組(A-2組,B-2組)僅接受常規(guī)治療。所有患者在治療前后均測定最大吸氣壓(MIP)、吸氣峰流速(PIF)、用力肺活量(FVC)、動脈血氧分壓(Pa02)、Borg呼吸困難量表和Barthel 指數(shù)(MBI)。[結果]1.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A組)患者經4周治療后,訓練組(A-1組)患者的吸氣肌能力(MIP、PIF),肺功能(FVC),Borg評分,動脈血氧分壓(Pa02)改善較對照組(A-2組)有顯著差異(P0.05),而兩組患者的Barthel指數(shù)在治療后無顯著差異(P0.05)。2.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B組)患者經4周治療后,訓練組(B-1組)患者的吸氣肌能力(MIP、PIF)、肺功能(FVC)、Borg評分的改善較對照組(B-2組)有顯著差異(P0.05),而兩組患者的動脈血氧分壓(Pa02)、Barthel指數(shù)在治療后無顯著差異(P0.05)。3.兩訓練組(A-1組與B-1組)患者經4周治療后,治療效果僅在動脈血氧分壓(Pa02)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4.兩對照組(A-2組與B-2組)患者經4周治療后,治療效果僅在動脈血氧分壓(Pa02)和用力肺活量(FVC)上體現(xiàn)出顯著差異(P0.05)。[結論]1.吸氣肌訓練可顯著改善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卒中患者的吸氣肌能力、肺功能、呼吸困難程度和血氧分壓,但不能顯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吸氣肌訓練可顯著改善不伴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卒中患者的吸氣肌能力、肺功能、呼吸困難程度,但不能顯著改善卒中患者的血氧分壓和日常生活能力。3.吸氣肌訓練+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腦卒中患者中,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動脈血氧分壓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不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吸氣肌能力、肺功能、Borg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等其余觀測指標無顯著差異。4.僅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腦卒中患者中,伴有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的用力肺活量和動脈血氧分壓的改善明顯優(yōu)于不伴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兩組患者吸氣肌能力、肺功能、Borg評分和Barthel指數(shù)等其余觀測指標無顯著差異。
【圖文】:
選用英國POWERbreathe公司生產POWERbreathe邋K5壓力閾值吸氣肌訓練器[15]逡逑對患者進行吸氣肌訓練。首次訓練時,先對患者進行呼吸指導,指導患者將肺內逡逑氣體呼出,然后迅速有力的吸氣,吸氣動作要快速有力,呼氣時盡可能將氣體全逡逑部排出,患者熟悉并掌握呼吸方式后對患者進行正式訓練。患者初次訓練前進行逡逑吸氣肌相關指標測試,連接一次性咬嘴與檢測設備,在POWERbreathe邋K5邋PC端逡逑界面內創(chuàng)建患者基本信息庫,選擇“測試”模式,為患者矯正體位,要求患者保逡逑持端坐位或半臥位(與水平面成角大于60°邋),佩戴鼻夾,口含咬嘴,指導患逡逑者進行30次符合訓練要求的呼吸,結束后對患者的反饋進行標記,記錄并整理逡逑測試所得結果;患者充分休息后,在POWERbreathe邋K5邋PC端界面內選擇“訓練逡逑模式”,確認患者呼吸、心率平穩(wěn),矯正患者體位,與患者進行確認后為患者佩逡逑戴鼻夾,進行訓練并采集數(shù)據(jù)。訓練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訓練動作,及時糾正,逡逑隨時詢問患者是否不適,若患者出現(xiàn)頭暈、胸悶等不適,,立即終止測試。測試結逡逑束后集中處理一次性用品,并對設備進行消毒。逡逑
圖3.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治療前后MIP、MF、FVC變化比較逡逑2.邋2邋IMT對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患者MIP、MF、FVC的影響逡逑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B組)內訓練組(B-1組)與對照組(B-2組)治療前逡逑MIP、HF、FVC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4周后,B-1組患者MIP、PIF、逡逑FVC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邋05),治療后各指標較治療前呈好轉趨勢;B-2逡逑組患者MIP、PIF、FVC指標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各指逡逑標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B-1組患者經治療后各指標改善優(yōu)于B-2組,且兩組差逡逑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逡逑60-1邐5逡逑I-邋jgk逡逑■治療樷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本文編號:2691588
【圖文】:
選用英國POWERbreathe公司生產POWERbreathe邋K5壓力閾值吸氣肌訓練器[15]逡逑對患者進行吸氣肌訓練。首次訓練時,先對患者進行呼吸指導,指導患者將肺內逡逑氣體呼出,然后迅速有力的吸氣,吸氣動作要快速有力,呼氣時盡可能將氣體全逡逑部排出,患者熟悉并掌握呼吸方式后對患者進行正式訓練。患者初次訓練前進行逡逑吸氣肌相關指標測試,連接一次性咬嘴與檢測設備,在POWERbreathe邋K5邋PC端逡逑界面內創(chuàng)建患者基本信息庫,選擇“測試”模式,為患者矯正體位,要求患者保逡逑持端坐位或半臥位(與水平面成角大于60°邋),佩戴鼻夾,口含咬嘴,指導患逡逑者進行30次符合訓練要求的呼吸,結束后對患者的反饋進行標記,記錄并整理逡逑測試所得結果;患者充分休息后,在POWERbreathe邋K5邋PC端界面內選擇“訓練逡逑模式”,確認患者呼吸、心率平穩(wěn),矯正患者體位,與患者進行確認后為患者佩逡逑戴鼻夾,進行訓練并采集數(shù)據(jù)。訓練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訓練動作,及時糾正,逡逑隨時詢問患者是否不適,若患者出現(xiàn)頭暈、胸悶等不適,,立即終止測試。測試結逡逑束后集中處理一次性用品,并對設備進行消毒。逡逑
圖3.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治療前后MIP、MF、FVC變化比較逡逑2.邋2邋IMT對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患者MIP、MF、FVC的影響逡逑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組(B組)內訓練組(B-1組)與對照組(B-2組)治療前逡逑MIP、HF、FVC均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4周后,B-1組患者MIP、PIF、逡逑FVC較治療前有顯著差異(P<0.邋05),治療后各指標較治療前呈好轉趨勢;B-2逡逑組患者MIP、PIF、FVC指標與治療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各指逡逑標較治療前無明顯改善;B-1組患者經治療后各指標改善優(yōu)于B-2組,且兩組差逡逑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逡逑60-1邐5逡逑I-邋jgk逡逑■治療樷逡逑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R74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通;趙軍;;中國腦卒中早期康復治療指南[J];中華神經科雜志;2017年06期
2 王志威;黃懷;;體外膈肌起搏器在腦卒中后肺康復中的應用進展[J];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2017年01期
3 王志威;黃懷;;體外膈肌起搏器聯(lián)合呼吸反饋用于腦卒中后氣管切開患者肺康復的療效觀察[J];中華生物醫(yī)學工程雜志;2016年06期
4 黃岳;崔利華;劉麗旭;何靜杰;山磊;;腦卒中患者的呼吸功能障礙及其康復[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年09期
5 郭佳寶;朱毅;;吸氣肌訓練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4年09期
6 林純青;陳文秀;;呼吸功能鍛煉的技術方法與臨床應用的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年33期
7 李奎成;唐丹;劉曉艷;徐艷文;;國內Barthel指數(shù)和改良Barthel指數(shù)應用的回顧性研究[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09年08期
8 陸云燕;脈搏血氧飽和度監(jiān)測在腦卒中病人監(jiān)護中的作用[J];醫(yī)學文選;2005年02期
9 張健杰;腦卒中患者肺通氣功能的變化[J];中國臨床康復;2005年01期
10 李永勤,王勝軍,蔡瑞君,陳鋼,鄧親愷;自主式植入膈肌起搏器的實驗研究[J];中國醫(yī)療器械雜志;2004年01期
本文編號:2691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shenjingyixue/269158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