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三葉因子與谷氨酰胺對燒傷后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2 15:52
本文關(guān)鍵詞:腸三葉因子與谷氨酰胺對燒傷后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腸三葉因子 谷氨酰胺 腸上皮細胞 腸刷狀緣膜囊 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載體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腸道 大鼠 燒傷
【摘要】:目的: 觀察腸三葉因子(intestinal trefoil factor, ITF)及谷氨酰胺(glutamine,Gln)對燒傷后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能力的影響并探討其可能的機制。 方法: 1.體內(nèi)試驗:按隨機數(shù)字表將160只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對照(C)組,燒傷對照(B)組,燒傷+ITF治療(I)組,燒傷+Gln治療(G)組。C組只給予麻醉和剃毛,不予燒傷;B組給予94℃水燙傷18秒,造成30%體表面積Ⅲ度燒傷。傷后各組均給予正常飲食及飲水;I組于燒傷后6h后灌胃給予ITF(1mg/kg.d),G組于燒傷后6h后灌胃給予Gln(1g/kg.d),每天給藥2次,B組灌胃等體積生理鹽水,每天2次。觀察燒傷后(post burn day, PBD)1、3及5天各項指標的變化。 (1)采用Mg2+沉淀法制備腸刷狀緣膜囊(BBMV),通過檢測穿越BBMV的[3H]-Gln的放射性強度,計算出BBMV轉(zhuǎn)運Gln的速率。 (2)采用黏膜刮取漂洗法分離腸上皮細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IEC),通過檢測穿越IEC的[3H]-Gln的放射性強度,計算出IEC轉(zhuǎn)運Gln速率。 (3)采用免疫印跡(Wb)法檢測BBMV中Gln轉(zhuǎn)運載體ASCT2及B0AT1的蛋白含量變化。 2.體外實驗:體外培養(yǎng)大鼠小腸隱窩上皮細胞株IEC-6,建立細胞缺氧模型,實驗分為常氧對照組,單純?nèi)毖踅M,缺氧+ITF治療(I)組,缺氧+Gln治療(G)組。采用Wb法檢測IEC-6細胞中的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乙酰輔酶A羧化酶(ACC)的蛋白含量及其磷酸化水平。 結(jié)果: 1.燒傷后BBMV及IEC對Gln的轉(zhuǎn)運能力呈現(xiàn)先低后高的變化趨勢。BBMV中Na+依賴性Gln轉(zhuǎn)載體的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第1天下降了47%,3天及5天較傷前有所增加,增幅分別為18%和14%,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第1天下降了32%,3天及5天分別增加16%及2%;大鼠IEC中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燒傷后1、3、5天變化不明顯,增幅小于12%,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分別增加了11%、38%及30%。 2.給予Gln后BBMV及IEC對Gln轉(zhuǎn)運速率明顯增加。與B組相比,,G組BBMV中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1、3及5天增幅分別為76%、73%及23%,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增幅分別為62%、66%及21%;IEC中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1、3及5天增幅分別為43%、44%及31%,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增幅分別為6%、39%及63%。 3.給予ITF后BBMV及IEC對Gln轉(zhuǎn)運速率明顯增加。與B組相比,I組BBMV中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1、3及5天增幅分別為30%、12%及32%,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增幅分別為25%、6%及64%;傷后大鼠IEC中由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在傷后1、3及5天增幅分別為14%、21%及31%,非Na+依賴性Gln轉(zhuǎn)運速率增幅分別為7%、15%及37%。 4.燒傷后BBMV中ASCT2蛋白含量變化不明顯,B0AT1蛋白含量在傷后1-5天均明顯下降。與B組相比,給予Gln后ASCT2蛋白含量變化不明顯,B0AT1蛋白含量在1-5天明顯增高,分別為B組的1.57、2.37及2.38倍;給予ITF后ASCT2蛋白含量分別為B組的1.41、2.33及1.78倍, B0AT1則分別為B組的1.22、1.78及1.15倍。 5.缺氧條件下AMPK及ACC蛋白含量未發(fā)生明顯改變,但其磷酸化水平明顯增高。與單純?nèi)毖踅M相比,給予ITF后AMPK及ACC蛋白含量均未見顯著變化,但其磷酸化p-AMPK及p-ACC蛋白含量均明顯提高;給予Gln后無論是AMPK含量還是其磷酸化水平均未發(fā)生明顯變化(P>0.05)。 結(jié)論: 1.燒傷后BBMV及IEC對Gln轉(zhuǎn)運速率未發(fā)生顯著變化,給予外源性Gln或ITF能促進BBMV及IEC對Gln的轉(zhuǎn)運。 2. ITF能顯著增加BBMV中ASCT2及B0AT1蛋白含量;Gln對B0AT1蛋白合成具有促進作用,但對ASCT2的影響不明顯。 3.缺氧能夠激活A(yù)MPK信號通路,給予ITF后AMPK通路被進一步激活,ITF促進BBMV及IEC中Gln轉(zhuǎn)運的機制可能與激活A(yù)MPK信號通路有關(guān)。 4.Gln對AMPK信號通路無明顯影響,推測Gln促進BBMV及IEC中Gln轉(zhuǎn)運的機制可能與Gln的底物刺激效應(yīng)有關(guān)。
【關(guān)鍵詞】:腸三葉因子 谷氨酰胺 腸上皮細胞 腸刷狀緣膜囊 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載體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腸道 大鼠 燒傷
【學位授予單位】:蚌埠醫(yī)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644
【目錄】:
- 摘要5-8
- Abstract8-11
- 前言11-14
- 第一部分 腸三葉因子及谷氨酰胺對燒傷后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能力的影響14-28
- 1 材料與方法14-18
- 2 結(jié)果18-25
- 3 討論25-27
- 4 結(jié)論27-28
- 第二部分 腸三葉因子及谷氨酰胺對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能力影響的機制研究28-51
- 1 材料與方法28-37
- 2 結(jié)果37-47
- 3 討論47-50
- 4 結(jié)論50-51
- 參考文獻51-57
- 致謝57-58
- 附錄 A 主要英文縮寫一覽表58-59
- 附錄 B 實驗儀器與設(shè)備59-60
- 附錄 C 個人簡歷60-61
- 附錄 D 綜述腸道谷氨酰胺轉(zhuǎn)運載體研究進展61-68
- 參考文獻66-6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彭曦,尤忠義,黃顯凱,張才全,賀光照,解偉光,全竹富;谷氨酰胺顆粒對創(chuàng)傷患者腸黏膜屏障功能的影響[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2004年07期
2 陳蕾,鄧詩琳,梁建偉,曹麗萍,高志剛;反相高效液相色譜監(jiān)測燒傷患者早期口服谷氨酰胺的效果[J];中華燒傷雜志;2003年01期
本文編號:9017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9017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