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與冠脈造影特點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9-21 00:23
本文關鍵詞: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與冠脈造影特點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人 老年人 臨床特點 冠脈造影
【摘要】:目的探討本地區(qū)青年人(≤45周歲)急性心肌梗死(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型)患者的臨床及冠狀動脈造影特點。便于指導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方法采用病例回顧對照分析的方法,連續(xù)收集2007年1月到2012年1月之間入住天津醫(yī)科大學第二醫(yī)院心臟內科,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歷資料完整并行冠脈造影檢查的青年患者(年齡≤45周歲)102例;同時隨機抽取同期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且病歷資料完整并行冠脈造影檢查的老年患者(年齡60~75周歲)100例為對照組。所有入選患者均為首次發(fā)作急性心肌梗死。對兩組患者資料分別從危險因素、誘發(fā)因素、臨床表現(xiàn)、心電圖表現(xiàn)、生化指標、冠脈造影結果、并發(fā)癥及預后方面進行比較。結果青年組男性多見,吸煙、飲酒、早發(fā)冠心病家族史、舒張壓(DBP)、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及白蛋白(ALB)水平高于老年組(P0.05),脈壓(DP)、尿素(BUN)、纖維蛋白原(FIB)、空腹血糖(FP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C)水平及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均低于老年組(P0.05);青年組有明確誘因比例明顯高于老年組52.0%(53/102)vs28.0%(28/100)(P0.01),并且以勞累28例(27.5%)和飲酒8例(7.8%)為主要誘發(fā)因素,與老年組比較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青年組及老年組均以胸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85.3%(87/102)vs78.0%(78/100),青年組出現(xiàn)胸悶比例明顯高于老年組31.4%(32/102)vs16.0%(16/100)(P0.05);根據心電圖進行心肌梗死分型以及定位心肌梗死部位,兩組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冠脈造影顯示:青年組單支、局限病變多見,Gensini積分較低(P0.05),青年組左主干(LMA)受累明顯少于老年組(P0.05),尤其是左主干病變50%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老年組(P0.05),2%青年患者冠脈造影正常;兩組罪犯血管分布、血栓負荷級別、側枝循環(huán)情況及罪犯血管開通前TIMI血流分級情況比較均無顯著差異,但青年組罪犯血管為前降支(LAD)比例高于老年組,分別為55.9%vs47.5%;青年組并發(fā)癥少,尤其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發(fā)生率顯著低于老年組,并且一周生存率高(P0.001)。結論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以男性、吸煙、飲酒、早發(fā)冠心病家族史、舒張壓水平升高、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降低以及血尿酸水平升高為主要危險因素。與老年組比較,青年組急性心肌梗死發(fā)病多數有明確誘因,勞累和飲酒為主要誘發(fā)因素,臨床以胸痛為主要表現(xiàn),罪犯血管多為前降支,相對于老年組單支、局限病變多見,左主干少受累,Gensini評分低于老年組,并且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并發(fā)癥少,死亡率低。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 青年人 老年人 臨床特點 冠脈造影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2.22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9
- 縮略語/符號說明9-10
- 前言10-14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0-12
- 研究目的、方法12-14
- 對象和方法14-16
- 結果16-25
- 討論25-41
- 小結41-42
- 結論42-43
- 參考文獻43-50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50-51
- 綜述 急性心肌梗死危險因素研究進展51-67
- 綜述參考文獻61-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穎;雌激素和降脂治療對絕經后女性的心血管效應[J];國外醫(yī)學.心血管疾病分冊;1997年02期
2 李幫清,徐成斌,林仲翔,張文軍;17-β-雌二醇對原代人臍靜脈內皮細胞一氧化氮生成的影響[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8年05期
3 趙潤栓;平昭;白雪琴;時敬宇;;不同酒品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影響的分析[J];中國醫(yī)療前沿;2012年05期
,本文編號:8912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8912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