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損傷程度與激活素A、C反應蛋白表達的相關(guān)性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腦損傷程度與激活素A、C反應蛋白表達的相關(guān)性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腦損傷 激活素A C反應蛋白 腦水腫 免疫因素
【摘要】:目的 通過檢測不同程度腦損傷患者血清中激活素A(Activin A,ACTA)和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不同時相的水平變化,進而評估其臨床意義及應用前景。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選取2012年8月到2013年6月入住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癥醫(yī)學科(ICU)發(fā)病24h內(nèi)且入住時間達到7d的成年腦損傷患者57例,根據(jù)1974年Graham Teasdale和Bryan J Jennett提出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將入選患者分為三組:輕度腦損傷組(13~15分,17例)、中度腦損傷組(9~12分,18例)、重度腦損傷組(3~8分,22例);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15例作為健康對照組。記錄患者入住ICU后第1天、2天、3天、5天、7天五個時間相的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呼吸、體溫、脈搏等)、凝血功能、肝功能、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器官功能指標,同時留取靜脈血3ml,經(jīng)離心后取血清置于離心管(EP管)中,并保存于-70℃低溫冰箱中,后期標本一次性解凍,運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法分別檢測五個時間相血清中ACTA和CRP的濃度,最終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組間的兩兩比較采用LSD檢驗,ACTA與CRP之間的相關(guān)性采用直線相關(guān)分析,并應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兩指標預測腦損傷程度的能力。 結(jié)果 1、輕、中、重度腦損傷患者血清ACTA水平(23.96±3.55、42.06±5.67、52.32±4.46,μg/L)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13.66±2.45,μg/L),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輕、中、重度腦損傷患者血清CRP水平(14.12±2.45、23.05±2.85、30.93±2.35,mg/L)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3.42±2.25,mg/L),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兩指標隨著病情程度的加重均明顯增高(兩兩比較均P<0.01)。 2、各組患者發(fā)病后ACTA、CRP水平均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繼續(xù)升高,3d達到高峰,后逐漸下降,輕、中度組7d可降至較低水平,重度組7d仍維持較高水平。不同程度腦損傷患者組間兩指標水平差異比較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1)。 3、腦損傷患者血清ACTA水平與CRP水平呈顯著正相關(guān)(r=0.958,P=0.007)。 4、經(jīng)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曲線分析,,ACTA作為實驗室指標預測腦損傷的敏感度為93.3%,特異度為95.0%,曲線下面積(AUC)為0.843;CRP預測腦損傷的敏感度為89.1%,特異度為68.2%,AUC為0.723。 結(jié)論 腦損傷患者血清ACTA、CRP水平與病情嚴重程度及變化密切相關(guān)。其中激活素A水平更能準確的反映腦損傷程度,可作為早期檢測腦損傷的特異性指標。
【關(guān)鍵詞】:腦損傷 激活素A C反應蛋白 腦水腫 免疫因素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651.15
【目錄】: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英文縮略語10-11
- 1 引言11-13
- 2 材料與方法13-20
- 3 結(jié)果20-28
- 4 討論28-32
- 5 結(jié)論32-33
- 參考文獻33-38
- 綜述38-54
- 參考文獻48-54
- 附錄54-56
- 個人簡歷、在讀期間發(fā)表的論文56-57
- 致謝5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海鷹;;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C反應蛋白和白細胞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年17期
2 宋希;王長來;張錚;秦海東;黃悅;立彥;沈華;鮑磊;;甲基潑尼松龍在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保護作用[J];實用老年醫(yī)學;2009年01期
3 楊鑒;毛振明;;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42例分析[J];蘇州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6年01期
4 姜靜巖;范雪亮;;單唾液酸四己糖神經(jīng)節(jié)苷脂治療顱腦損傷的臨床觀察[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2年02期
5 葛海明;;嚴重多發(fā)傷的院前急救體會[J];醫(yī)學信息;2009年01期
6 丁曉東;楊廷艦;張賀;劉偉;王飛;;外傷后急性彌漫性腦腫脹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6年05期
7 趙鵬飛;王守森;王如密;;顱腦損傷致傷原因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09年04期
8 安麗,朱薇薇,王萍,曹永利;激活素對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腦損傷的防護作用及其機制[J];中華兒科雜志;2005年06期
9 蔣犁,湯云珍,黃曉明,陳平圣,胡向陽;新生大鼠腦細胞凋亡與缺氧、缺血兩因素析因研究[J];中華兒科雜志;1998年07期
10 代大偉;王德生;李克深;毛穎;張黎明;段淑榮;盛麗;;局部亞低溫對大鼠腦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表達的影響[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年13期
本文編號:598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59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