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PCI術后心功能及血漿sICAM-1、NF-κB水平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02:53
目的探討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康復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術后心功能及血漿可溶性細胞間黏附分子-1(sICAM-1)、核轉(zhuǎn)錄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響。方法選擇2016年6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PCI術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14例,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54例)。對照組采用術后常規(guī)治療及康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康復,康復訓練12周。比較兩組康復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變化、血漿sICAM-1、NF-κB水平及簡明健康狀態(tài)調(diào)查量表(SF-36)評分變化。結果康復12周兩組左室收縮末期內(nèi)徑(LVESD)、左室舒張末期內(nèi)徑(LVEDD)均較術后3 d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較術后3 d升高(P<0.05),且康復12周觀察組LVESD、LVEDD低于對照組(P<0.05),LVEF高于對照組(P<0.05)。康復12周兩組血漿sICAM-1、NF-κB水平均較術后3 d降低(P<0.05),且康復12周觀察組血漿sICAM-1、NF-κB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康復12...
【文章來源】: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18(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2.2 兩組血漿sICAM-1、NF-κB水平比較
2.3 兩組SF-36評分比較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通絡護心方聯(lián)合抗凝藥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療效及對血漿sICAM-1、心功能指標的影響[J]. 周艷麗,王平東,趙旭,王愛莉,王晶.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7)
[2]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佟士驊,居海寧,王玉華.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8(03)
[3]運動康復治療對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近期預后的影響[J]. 劉永政,張雙,王楠,王倩,朱男,劉淑華,柳東田. 中國康復. 2018(01)
[4]補腎通脈方對急性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血清TLR4/NF-κB炎性信號通路的影響[J]. 張慶,梁田,盧磊,劉敏,劉曉丹,張培影. 中醫(yī)雜志. 2017(24)
[5]康復運動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運動耐量及預后的影響[J]. 王彩姬,靳春榮,牛濤,賈永平,李思進,呂吉元.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7(15)
[6]自擬平悸復脈方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對HSP70和NF-κB表達的影響[J]. 李術先,王麗,劉濤.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6)
[7]安心通絡方聯(lián)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血漿sICAM-1及心肌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王京,高燕,王晨霞. 中醫(yī)藥導報. 2016(19)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運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 宋小英,高波,程芹. 河北醫(yī)學. 2016(05)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內(nèi)皮炎癥與無復流及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 周靜,張春艷,馬維東,高峰,閆生玲,毛艷陽,張巖,賈珊,王聰霞.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3)
[10]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術后的康復運動療法研究進展[J]. 田國芳,宋玉勤,程宇彤,呂靜. 心臟雜志. 2016(04)
本文編號:3519269
【文章來源】: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20,18(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1.3 方法
1.4 觀察指標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2 結 果
2.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2.2 兩組血漿sICAM-1、NF-κB水平比較
2.3 兩組SF-36評分比較
3 討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通絡護心方聯(lián)合抗凝藥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療效及對血漿sICAM-1、心功能指標的影響[J]. 周艷麗,王平東,趙旭,王愛莉,王晶.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8(07)
[2]心臟運動康復對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 佟士驊,居海寧,王玉華. 醫(yī)學研究雜志. 2018(03)
[3]運動康復治療對合并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生活質(zhì)量及近期預后的影響[J]. 劉永政,張雙,王楠,王倩,朱男,劉淑華,柳東田. 中國康復. 2018(01)
[4]補腎通脈方對急性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患者血清TLR4/NF-κB炎性信號通路的影響[J]. 張慶,梁田,盧磊,劉敏,劉曉丹,張培影. 中醫(yī)雜志. 2017(24)
[5]康復運動對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病人運動耐量及預后的影響[J]. 王彩姬,靳春榮,牛濤,賈永平,李思進,呂吉元.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7(15)
[6]自擬平悸復脈方對急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對HSP70和NF-κB表達的影響[J]. 李術先,王麗,劉濤. 中國中醫(yī)急癥. 2017(06)
[7]安心通絡方聯(lián)合替羅非班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血漿sICAM-1及心肌微循環(huán)的影響[J]. 王京,高燕,王晨霞. 中醫(yī)藥導報. 2016(19)
[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運動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研究[J]. 宋小英,高波,程芹. 河北醫(yī)學. 2016(05)
[9]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內(nèi)皮炎癥與無復流及冠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 周靜,張春艷,馬維東,高峰,閆生玲,毛艷陽,張巖,賈珊,王聰霞.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6(03)
[10]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術后的康復運動療法研究進展[J]. 田國芳,宋玉勤,程宇彤,呂靜. 心臟雜志. 2016(04)
本文編號:35192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35192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