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與心率變異性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23 01:36
本文關鍵詞:急性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與心率變異性的研究 出處:《南昌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腦梗死 動脈粥樣硬化 動脈狹窄 心率變異性 自主神經系統(tǒng)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腦梗死(CI)伴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ICAS)患者心率變異性(HRV)的變化情況,分析顱內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分布情況及危險因素。 方法:連續(xù)收集104例急性CI患者,入院后即行顱腦核磁共振(MRI)及血管成像(MRA)檢查,發(fā)現有1支或1支以上顱內動脈狹窄者設為A組,其中前循環(huán)設為A1組,后循環(huán)設為A2組,前后循環(huán)設為A3組,無動脈狹窄視為B組以及單支病變與多支病變(1支以上顱內動脈狹窄者)。同時收集40例健康對照者,所有患者清晨空腹抽靜脈血測血清總膽固醇(TC)、LDL,行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DCG)檢查HRV時域指標。了解CI伴ICAS患者的HRV的變化情況及危險因素。 結果:(1)104例患者中,,A組共72人,占69.23%,其中A1組36人,占50%,A2組8人,占11.11%,A3組28人,占38.89%,B組32人,占30.77%;單支病變40人,占55.56%,多支病變32人,占44.44%。(2)比較腦梗死組和對照組,HRV各參數明顯下降(P0.05);比較A組HRV各參數較B組明顯下降(P0.05);在HRV參數中:A3組A1組A2組B組;多支病變組SDNN較單支病變組低(P0.05),余下降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3)比較腦梗死組和對照組,LDL、TC明顯升高(P0.05);比較A組LDL、TC較B組升高(P0.05),多支病變較單支病變升高但無顯著差異,LDL在A1組A2組A3組較B組升高(P0.05);SDNN與LDL呈負相關(rs=-0.376,P<0.05)。 結論:(1)急性CI患者自主神經系統(tǒng)功能受損,伴有顱內動脈狹窄患者自主神經功能受損更嚴重,表現為交感神經活性升高而副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動脈狹窄組內(A1A2A3組)自主神經功能降低,而前后循環(huán)對比無顯著差異;多支病變較單支病變自主神經功能損害更嚴重。 (2)急性CI顱內動脈狹窄分布以前循環(huán)多見。 (3)LDL和TC是CI患者顱內動脈狹窄重要危險因素,尤其是LDL,是CI顱內動脈狹窄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LDL和CI患者顱內動脈狹窄的自主神經系統(tǒng)總活性關系密切。
【學位授予單位】:南昌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3.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章成國;張虹橋;謝堅;邵燕;邢詒剛;;缺血性腦血管病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中華神經科雜志;2006年12期
2 劉宏鳴,樊濟海,劉曉英,顧秀蓮,盧靜,李亞維,王玲,彭華;不同部位腦梗死對心臟自主神經功能的影響[J];第二軍醫(yī)大學學報;2004年09期
本文編號:13219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13219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