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劑量尿激酶溶栓超早期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10-26 01:29
本文關鍵詞:不同劑量尿激酶溶栓超早期治療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臨床療效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隨著急性腦梗死危險因素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發(fā)病率的逐年提高,ACI的發(fā)病率也隨之提高。ACI是指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或其他原因腦部動脈出現(xiàn)狹窄,阻塞,同時腦動脈供應區(qū)未及時形成側枝循環(huán),從而導致局部腦組織供血不足,腦組織中的神經(jīng)細胞由于無充分的血氧供應,從而引起細胞能量代謝障礙,最后缺血部位神經(jīng)元或膠質細胞出現(xiàn)損傷,凋亡或壞死,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表現(xiàn),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性癱瘓等。研究發(fā)現(xiàn)在ACI超早期進行溶栓,恢復缺血區(qū)供血可減少缺血半暗區(qū)神經(jīng)細胞的缺血損傷,可恢復神經(jīng)細胞的功能。但對于臨床對于UK的用量并無明顯規(guī)定,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大劑量UK可導致出血并發(fā)癥的增加,所以主張使用小劑量UK,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小劑量UK并不能及時溶栓,再通血管,延誤對神經(jīng)細胞的搶救,而且溶栓后腦出血的發(fā)生與UK的用量無直接聯(lián)系,所以主張使用大劑量UK治療。本研究以ACI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劑量UK的療效與并發(fā)癥發(fā)生,并研究UK溶栓療效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為臨床使用UK治療ACI,改善ACI預后提供理論參考。 方法 選擇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就診的109例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的患者,其中男性68例,年齡42-73歲,平均年齡(59.39±14.82)歲,女性41例,年齡42-71歲,平均年齡(58.42±14.09)歲。按照治療劑量將患者分為UK25×104U組,UK45×104U組,UK75×104U組,UK150×104U組及對照組,其中對照組為進行基礎治療的患者,20例,UK25×104U組,22例,UK45×104U組,22例,UK75×104U組22例,UK150×104U組,23例。觀察治療前后以下指標,溶栓后血管再通情況,運動功能,神經(jīng)功能水平與日常生活能力情況,臨床療效評定,安全性評定,療效影響因素情況。結果 1.治療前及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運動功能情況 組內(nèi)比較,對照組,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150×104U組治療后隨時間延長運動功能評分明顯提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各組運動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治療后24h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150×104U組患者運動評分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d25×104U組,45×104U組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患者運動評分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4d25×104U組,45×104U組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患者運動評分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8d25×104U組,45×104U組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運動功能評分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患者運動評分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治療前及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神經(jīng)功能情況 組內(nèi)比較,對照組,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150×104U組治療后隨時間延長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下降,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各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治療后24h25×104U組,4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明顯低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7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明顯低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4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運動評分明顯低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8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明顯低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明顯低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況 組內(nèi)比較,對照組,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150×104U組從治療后7d開始隨時間延長BI明顯升高,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比較,治療前各組BI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治療后24h各組患者BI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治療后7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4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8d25×104U組,4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患者,150×104U組患者BI明顯高于75×104U組患者,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4.患者血管再通情況 25×104U組,45×104U組的血管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150x104U組的血管再通率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25×104U組,45×104U組血管完全再通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血管完全再通率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血管完全再通率明顯高于75×104U組,對照組,25×104U組,45×104U組,75×104U組的部分血管再通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150×104U組的部分血管再通率明顯低于前四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5.患者臨床療效情況 25×104U組,45×104U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75×104U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中25×104U組,45×104U組的治愈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75×104U組的治愈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的治愈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75×104U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5×104U組的療效顯著的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25×104U組,45×104U組,150×104U組的療效顯著的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75×104U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75×104U組治療有效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150×104U組及對照組,25×104U組,45×104U組治療有效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75×104U組,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6.治療安全性情況 各組患者的顱內(nèi)出血例數(shù),其他系統(tǒng)出血例數(shù)及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5)。 7.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治療有效的患者的BG,溶栓時間窗,UK劑量,LDL,HDL,TC,TG與治療無效或惡化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出血并發(fā)癥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結果存在出血并發(fā)癥的患者的BG,溶栓時間窗,UK劑量,LDL,HDL,TC,TG,高血壓,糖尿病的發(fā)生率與無出血并發(fā)癥的患者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8.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BG,溶栓時間窗,MCA閉塞為影響臨床療效的危險因素,UK劑量為保護因素,出血并發(fā)癥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BG,溶栓時間窗,MCA閉塞,LDL,高血壓,糖尿病為影響溶栓后出血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 結論 1.超早期使用大劑量UK療效顯著。 2.超早期大劑量UK使用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與小劑量UK相同。 3.BG,溶栓時間窗,MCA閉塞為影響臨床療效的危險因素,UK劑量為保護因素,BG,溶栓時間窗,MCA閉塞,LDL,高血壓,糖尿病為影響溶栓后出血并發(fā)癥的危險因素。
【關鍵詞】:急性腦梗死 超早期 劑量 尿激酶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R743.3
【目錄】:
- 中文摘要4-9
- Abstract9-18
- 前言18-21
- 研究現(xiàn)狀、成果18-20
- 研究目的、方法20-21
- 1 對象21-22
- 1.1 研究對象21
- 1.2 診斷標準21-22
- 1.3 納入標準22
- 1.4 排除標準22
- 1.5 病例脫落與剔除22
- 2 方法22-25
- 2.1 治療方法22-23
- 2.2 觀察指標23-24
- 2.2.1 溶栓后血管再通情況23
- 2.2.2 溶栓后患者神經(jīng)功能水平與日常生活能力情況23
- 2.2.3 溶栓后患者運動功能評分23-24
- 2.2.4 臨床療效評定24
- 2.2.5 安全性評定24
- 2.2.6 療效影響因素情況24
- 2.3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4-25
- 3 結果25-36
- 3.1 治療前及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運動功能情況25-26
- 3.2 治療前及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神經(jīng)功能情況26-28
- 3.3 治療后各時間點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情況28-29
- 3.4 患者血管再通情況29-30
- 3.5 患者臨床療效情況30-31
- 3.6 治療安全性情況31-32
- 3.7 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32-34
- 3.8 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影響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34-36
- 結論36-40
- 參考文獻40-45
- 綜述45-57
- 綜述參考文獻52-57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57-58
- 附錄58-70
- 致謝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為良;徐江濤;;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研究進展[J];醫(yī)學綜述;2012年02期
,本文編號:10964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10964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