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apelin在冠脈介入治療后的變化及作用
發(fā)布時間:2017-10-10 10:52
本文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漿apelin在冠脈介入治療后的變化及作用
更多相關文章: 急性心肌梗死 Apelin 冠脈介入治療 2型糖尿病
【摘要】:研究背景及目的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壓力的增大,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促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發(fā)率增多。溶栓療法、經(jīng)皮冠脈介入治療(PCI)及冠狀動脈搭橋術(CABJ)等技術的進步,在AMI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治療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PCI快速有效的再灌注,已成為AMI治療的首選,但是PCI仍可導致心肌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因而尋找切實有效的方法避免再灌注損傷,保護心肌,對改善患者的預后意義非常。Apelin作為新發(fā)現(xiàn)小分子活性肽,是血管緊張素受體-1相關受體蛋白(puative recepotor protein realated to the angiotensin recepotor AT1,APJ)的內源性配體。對心血管有重要的調節(jié)功能:降低血壓、舒張血管、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肌,并對心肌細胞、血管內皮細胞有保護作用。本實驗目的在于觀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圍手術期血漿apelin的表達變化,分析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漿apelin的表達與預后的相關性,探討apelin在冠脈介入治療(PCI)中的心臟保護作用。方法2012年2月~2012年12月,連續(xù)收集在我院心內科接受冠狀動脈造影確診為AMI并直接成功完成PCI術患者375例作為病例組(AMI組),同時隨機入選在我院心內科入院行冠脈造影未見明顯異常健康者60例作為正常對照組。從AMI組選出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非2型糖尿病(NT2DM)患者各77例作為亞組。分別在術前、術后4小時、術后24小時收集血清,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漿apelin-13水平;進一步對糖尿病及非糖尿病AMI患者(每組各77例)進行亞組分析,隨訪兩組患者在術后6個月時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結果AMI組患者術后4h和24h血漿apelin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39.65±5.48 ng/L vs35.15±6.48 ng/L,P=0.035)、(43.93±5.37 ng/Lvs 35.15±6.48 ng/L,P=0.030)。相比較健康對照組,AMI組患者術前、術后4h、術后24h血漿apelin水平均明顯下降。(35.15±6.48 vs 137.42±6.23ng/L,P=0.003)、(39.65±5.48 ng/L vs137.42±6.23ng/L,P=0.001)、(43.93±5.37 ng/Lvs 137.42±6.23ng/L,P=0.001)。T2DM組與NT2DM組術前apelin水平無明顯差異(29.21±6.53vs31.12±5.50ng/L,P0.05);T2DM組術后4h、24h血漿apelin水平均明顯低于NT2DM組,(32.18±4.09vs38.65±5.13ng/L,35.57±5.37vs39.49±3.89ng/L,43.50±7.41vs34.54±3.52ng/L,P0.05),兩組術后6個月隨訪T2DM組LVEF值改善明顯低于NT2DM組,但MACE事件無明顯差異。結論我們可以通過觀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圍手術期血漿apelin的表達變化,發(fā)現(xiàn)其在術后血漿apelin水平較術前明顯升高。對缺血再灌注損傷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同時apelin作為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影響因素,對AMI患者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 Apelin 冠脈介入治療 2型糖尿病
【學位授予單位】:第四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42.22
【目錄】:
- 縮略語表4-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2
- 前言12-14
- 文獻回顧14-22
- 1 對象和器材22-23
- 2 方法23-27
- 3 結果27-35
- 4 討論35-38
- 小結38-39
- 參考文獻39-47
- 個人簡歷和研究成果47-48
- 致謝4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余洋;黃德嘉;;Apelin對心肌細胞肥大的影響[J];心臟雜志;2006年02期
,本文編號:10059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jjyx/100596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