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亞型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征及其與病毒性腦炎的對比研究
【學位單位】:山西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R742.9;R512.3
【部分圖文】:
山西醫(y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中 1 例患者 CSF 壓力明顯升高,且頭顱 MRI 可見單側(cè)側(cè)腦室旁異常信號;兩者均未篩查出腫瘤(見圖 1、2、3、4、5)。圖 1 不同亞型 AE 比例分布
8.2 AE 與 VE 臨床特征對比.2.1 AE 和 VE 組患者年齡、性別、合并腫瘤病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 1表 1 AE 組和 VE 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n(%)]組別 例數(shù) 性別[n(%)] 年齡(歲) 腫瘤病史[n(%)]男 女 (歲,x±s) 有 無AE組 36 17(47.22)19(52.78) 46.86±17.30 7(19.44)29(80.56)VE組 52 32(61.54)20(38.46) 45.52±13.58 4(7.69) 48(92.3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經(jīng)建;陳寅;張桂森;張亮仁;;以NMDAR為靶點的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藥物化學雜志;2018年01期
2 李燕;王國年;林鷹;楊光;徐德生;;NMDAR在瑞芬太尼引起痛覺過敏機制和防治的研究進展[J];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5年06期
3 Bowen Qin;Yongping LIU;Kai CAO;Yumei WANG;Yazhen SHANG;;The Effects of Flavonoids from Scutellaria Stem and Leaf on the Expression of NMDAR and VEGF in Chronic Cerebral Ischemia Rats[J];Medicinal Plant;2013年04期
4 王卉;;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R3A subunit of NMDAR and brain hypoxia and ischemia[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12年03期
5 趙宛玉;杜敢琴;張在行;;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繼發(fā)抗NMDAR腦炎1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9年01期
6 陳寧;董英;趙營;;1例抗NMDAR腦炎合并滲出性多形性紅斑患兒的護理[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年66期
7 莊朝暉;;20例兒童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腦炎的臨床分析[J];心電圖雜志(電子版);2018年03期
8 楊小倩;李梅;;抗NMDAR腦炎相關性癲癇發(fā)病機制及治療研究進展[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年17期
9 陳星月;洪思琦;;兒童抗NMDAR腦炎的診治研究進展[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9年07期
10 李衛(wèi);么春艷;王茵;;營養(yǎng)素和植物化學物通過NMDAR改善認知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年2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Minda Ju;Mizhen Zhang;Zhanzhuang Tian;;MicroRNAs involvement in expression of NMDAR1 in Hypothalamus of Central Precocious Puberty Female Rat[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第十二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7年
2 王卉;;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R3A subunit of NMDAR and brain hypoxia and ischemia[A];第十五屆中國神經(jīng)精神藥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3 Amy R.Halt;R.F.Dallapiazza;J.W.Hell;Alcino J.Silva;;CaMKH binding to GluN2B is critical for memory consolidation[A];中國生理學會第23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生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文集[C];2010年
4 ;The different osmolarity activates the astrocytes release different neurotransmitters signalling to the neurons induce different response in supraoptic nucleus of rat[A];Proceedings of the 7th Biennial Meeting and the 5th Congres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C];2007年
5 邵宇權;蔡華英;姜偉玲;;病毒性腦膜炎后NMDAR腦炎一例[A];華東六省一市第二十三次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暨2016年浙江省神經(jīng)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6年
6 高速;曹智杰;于洋;王興濤;楊柳;孫暉;馬春蕾;;NMDAR-mediated hippocampal neuronal death is exacerbated by activities of ASIC1a[A];中國生理學會第24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生理學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14年
7 ;Neuronal NR2B-containing NMDA receptor mediates astrocytic c-Jun N-terminal kinase activation in a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A];中國神經(jīng)科學學會第九屆全國學術會議暨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8 劉宗環(huán);智維佳;鄒勇;高曉慧;周紅梅;王麗峰;彭瑞云;胡向軍;;單次微波輻射對大鼠海馬NMDAR、BDNF及其信號通路[A];第十五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7年
9 yuan-di Xi;Juan Ding;Jing Han;dandi Zhang;huanling Yu;linhong Yuan;Weiwei Ma;;The Effect of SIF on the Disturbed NMDAR/CaM/Ca MKII/CREB/BDNF Signaling Pathway Induced by Aβ in Brain Tissue of Rats[A];第十二屆全國營養(yǎng)科學大會論文匯編[C];2015年
10 郭柯柯;陳陽美;;重慶地區(qū)19例抗NMDAR腦炎病例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第十次全國腦電圖與癲癇診治進展高級講授班及學術研討會日程冊&論文匯編[C];201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建南;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乙腦病毒感染后繼發(fā)抗NMDAR腦炎的臨床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8年
2 張海清;TMEM25在癲癇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8年
3 黃梁江;武漢地區(qū)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多中心回顧性分析及前瞻性預后評估模型的建立、優(yōu)化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
4 盧茜;Frmpd2對興奮性突觸傳遞的影響[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8年
5 郝學超;NMDAR介導突觸再可塑性參與麻醉藥保護抑郁大鼠學習記憶功能的機制[D];重慶醫(yī)科大學;2017年
6 徐曉璐;1.嗎替麥考酚酯治療自身免疫性腦炎臨床與免疫指標觀察 2.細胞因子檢測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診治中的應用價值研究[D];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2017年
7 商秀麗;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海馬MAPK和NMDAR表達變化的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5年
8 田映紅;突觸內(nèi)和突觸外NMDA受體在氧/葡萄糖剝奪誘導神經(jīng)元損傷中的不同作用[D];第一軍醫(yī)大學;2006年
9 何雨;NMDAR及其相關突觸蛋白在血管性癡呆大鼠認知障礙中的作用機制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10 耿丹丹;EphB2對Aβ寡聚體誘導的神經(jīng)毒性損傷和NMDAR信號通路的保護作用[D];河北醫(yī)科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守義;62例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腦炎腦脊液及臨床特點[D];鄭州大學;2019年
2 賈佳;不同亞型自身免疫性腦炎的臨床特征及其與病毒性腦炎的對比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3 王翡;mGluR1對染鋁PC12細胞PKC和NMDAR表達的調(diào)控作用[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9年
4 謝振楊;αCaMKⅡ-F89G轉(zhuǎn)基因小鼠杏仁核NMDAR依賴LTD受損機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年
5 楊曉楠;七氟烷致老年大鼠認知能力下降與大腦神經(jīng)元NMDAR2B及GABAR1的表達相關[D];河北北方學院;2018年
6 唐小英;45例兒童自身免疫性腦炎回顧性分析[D];昆明醫(yī)科大學;2018年
7 李曉;伏隔核DA受體和NMDA受體亞型間的相互作用對MSN放電特征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8年
8 劉婷婷;Breg細胞在抗NMDAR腦炎發(fā)病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17年
9 萬瓏;氟中毒對SH-SY5Y細胞NMDA受體蛋白亞單位及其磷酸化的影響[D];貴州醫(yī)科大學;2018年
10 陳永康;20例自身免疫性腦炎臨床病例分析并文獻復習[D];南昌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260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26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