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柯薩奇病毒A10的RT-PCR方法研究及白葉藤堿類似物的合成與抗菌、抗病毒活性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0-11-19 13:00
第一部分: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在世界范圍內流行的兒童常見傳染病。臨床上主要癥狀以發(fā)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皰疹為主要表現(xiàn)。在少數(shù)病例中,患者也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并發(fā)癥,像腦脊髓炎和無菌性腦膜炎。在亞太地區(qū),已報道有多次手足口病的大流行,尤其是在整個南亞地區(qū)。而引發(fā)HFMD的腸道病毒現(xiàn)在主要為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A16型(CVA16)。其他腸道病毒如CVA4、CVA6、CVA10等也是該病的病原體。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在這些病原體中,柯薩奇病毒A10相關的HFMD發(fā)病率呈上升的趨勢。CVA10病毒最早在1957年一位新西蘭的手足口病患者身上被分離出來,日本最早報道發(fā)生流行是在1983年。2008年的時候新加坡手足口病大流行,約11.8%的患者被檢測出來是由CVA10病毒感染引起的;同年在歐洲芬蘭的手足口病大流行,也認為CVA10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的主要病原體。通過哨點檢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2010年手足口病的發(fā)病中CVA10感染率占到了39.9%,高于EV71和CVA16的感染率。在我國大陸地區(qū),用CVA10作為手足口病的感染病原體的檢測指標,已經(jīng)和EV71、CVA16的地位相當。尤其是近年來,在整個手足口病的暴發(fā)流行檢測中,除了EV71和CVA16,CVA10也“功不可沒”。因此,研究CVA10病毒的基因變異和演化非常重要,尤其在發(fā)生手足口爆發(fā)流行的時候。同時,針對于該型病毒建立一個快速診斷的方法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針對病毒感染的檢測和病毒流行的監(jiān)控方面。本部分的研究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快速檢測柯薩奇A10病毒的實時RT-PCR方法在本部分研究中,我們分析了VP1基因的保守區(qū)域,構建了在我國大陸地區(qū)流行的CVA10病毒的VP1基因探針。開發(fā)一種快速檢測CVA10病毒的Taq Man實時熒光定量RT-PCR檢測技術,同目前使用的HEV通用引物的常規(guī)檢測相比該方法更加靈敏、準確,同時該方法是一種定量的檢測方法,對CVA10病毒的的檢測限可以達到10 copies/μl。而此前尚未有VP1基因所構建的快速檢測CVA10病毒的實時熒光定量RT-PCR的相關研究結果報道。2.“三步法”擴增CVA10全基因組本研究基于CVA10全基因組序列設計了一個長片段的“三步法”擴增CVA10全基因組RT-PCR方法。在實驗過程中設計了A105UF/A820,EVP4/A6141和A4879/A1005R三對引物用于CVA10全長基因組擴增。結果顯示這個方法能準確地擴增CVA10毒株的三個重疊的基因,獲得全基因組序列,結果穩(wěn)定可重復。與之前發(fā)表的“六步法”RT-PCR方法相比,這一方法快速準確,而且能夠用于擴增從我國大陸地區(qū)分離的CVA10毒株的全基因組。第二部分從天然產物中尋找有效的活性成份并對其進行進一步的結構修飾是人們尋找新藥的重要途徑之一。白葉藤堿是一類吲哚并喹啉類的生物堿,最早是從西非的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攀爬類灌木植物Cryptolepis sanguinolenta中分離出來的。近年來研究表明這類吲哚并喹啉類化合物具有廣泛的生理學活性,包括抗菌、抗毒覃堿、解熱抗炎、抗錐形蟲、抗瘧疾等藥理作用。在本部分的研究中,我們首次報道了8個新合成的雙取代白葉藤堿衍生物,并選擇了部分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真菌和柯薩奇病毒A10作為試驗研究對象,評價了這些新合成化合物的抗菌、抗病毒活性。本部分研究結果顯示,該類化合物具有廣譜的抗菌作用,對于病毒增殖也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咕矫:化合物6d和6h呈現(xiàn)出的抗菌活性最強。最小抑菌濃度分析顯示化合物6d對真菌和所測試的革蘭陽性菌(肺炎鏈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抗菌作用優(yōu)于廣譜抗真菌藥物兩性霉素B和氨芐西林,而對革蘭陰性菌(大腸埃希菌)的抗菌作用則與氨芐西林相當。上述結果提示該類化合物具有成為抗菌藥物先導化合物的條件?共《痉矫:化合物對CVA10表現(xiàn)出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構效關系分析顯示,在白葉藤堿7、8和9,11-位引入兩條側鏈后,化合物6a-6h抗病毒活性均下降,但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而7、8和9位分別是甲氧基取代時活性較好,其中9位甲氧基取代(3c)抗病毒活性最好,選擇指數(shù)也最高。由于化合物數(shù)量較少,該數(shù)據(jù)不能夠完全討論出化合物的構效關系,但從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長的側鏈的引入降低了化合物的細胞毒性的同時,也降低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而短取代基甲氧基的引入則是提高化合物的抗病毒活性,但是相應的細胞毒性也比較強。這些結果對于我們后續(xù)進行白葉藤堿結構的改造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學位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R512.5;R440
【部分圖文】:
圖 1 柯薩奇病毒是單股的正鏈小 RNA 病毒,病毒顆粒呈球形,為立體對稱的二十面體,5’端共價結合了大小約為 7kDa 小分子蛋白質 Vpg,該蛋白與基因組裝配以及病毒 RNA 合成有關;3’端帶有 polyA 尾。Fig.1 Coxsackievirus structure , Coxsackievirus is a 7.2-kb single-strands ,positive-sense RNA virus with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joined to a 5’untranslatedregion and a short viral priming protein(VPg)表 1 人類腸道病毒的傳統(tǒng)分類和型別Table 1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gen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enterovirus
12圖 2 兒童手足口病的典型臨床癥狀[8]Fig.2 Manifestations of typical HFMD1.3 柯薩奇病毒流行病學情況在既往的主要的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 EV71 與 CVA16 是導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他一些型別的柯薩奇病毒也能能導致手足口病。自安徽省阜陽等地區(qū)于 2008 年 4 月出現(xiàn)以 EV71 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暴發(fā)以來,近幾年來手足口病的發(fā)病數(shù)和發(fā)病率在整個安徽省都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
2009-2011年中國手足口病患者腸道病毒的分型[14]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2890042
【學位單位】:安徽醫(yī)科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6
【中圖分類】:R512.5;R440
【部分圖文】:
圖 1 柯薩奇病毒是單股的正鏈小 RNA 病毒,病毒顆粒呈球形,為立體對稱的二十面體,5’端共價結合了大小約為 7kDa 小分子蛋白質 Vpg,該蛋白與基因組裝配以及病毒 RNA 合成有關;3’端帶有 polyA 尾。Fig.1 Coxsackievirus structure , Coxsackievirus is a 7.2-kb single-strands ,positive-sense RNA virus with a single open reading frame joined to a 5’untranslatedregion and a short viral priming protein(VPg)表 1 人類腸道病毒的傳統(tǒng)分類和型別Table 1 Traditional classification and gene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enterovirus
12圖 2 兒童手足口病的典型臨床癥狀[8]Fig.2 Manifestations of typical HFMD1.3 柯薩奇病毒流行病學情況在既往的主要的研究中,人們發(fā)現(xiàn) EV71 與 CVA16 是導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最新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其他一些型別的柯薩奇病毒也能能導致手足口病。自安徽省阜陽等地區(qū)于 2008 年 4 月出現(xiàn)以 EV71 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暴發(fā)以來,近幾年來手足口病的發(fā)病數(shù)和發(fā)病率在整個安徽省都呈現(xiàn)逐年升高的趨勢。
2009-2011年中國手足口病患者腸道病毒的分型[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蔣秀群;;手足口病臨床觀察與治療分析[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1年32期
2 趙成松;趙順英;;手足口病的流行概況和應對策略[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年06期
3 廖承琳;潘家華;呂勇;徐友和;李曉紅;倪陳;;小兒手足口病289例臨床觀察及治療策略[J];安徽醫(yī)學;2008年04期
本文編號:28900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8900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