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旋毛蟲病4例報告
[Abstract]:On January 17, 2015, four people in Lhasa,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ate dried pork in Linzhi area, and serious trichinosis occurred. 1 case data 1 / 3, all male, 40 years old 41 years old; case 4, female 35 years old; all Tibetan, Lhasa working personnel. The above mentioned personnel ate semi-dried pork in Linzhi area on January 17, 2015. After that, they all developed fatigue, diarrhea and muscle soreness. The diarrhea was mainly yellow water sample stool, no rush weight and purulent stool, muscle pain was in the posterior thigh muscle and calf sural muscle. Use of antibodies against Trichinella spiralis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武警部隊西藏總隊醫(yī)院;
【分類號】:R532.14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于連富,姜艷春,金寧,由軒,王虹,張子群,許輝,張俊育,李維剛,滕玉生;應用改進消化法檢測冷凍豬肉中旋毛蟲[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1998年09期
2 張俊勇,李篩蘭,曹芳芹;淺談旋毛蟲的生活力和抵抗力[J];肉品衛(wèi)生;1996年05期
3 李燎,張錫林,王光西,詹柏林;旋毛蟲肌肉期幼蟲分泌排泄物中46-58kD抗原誘發(fā)小鼠保護性免疫的研究[J];實用寄生蟲病雜志;1998年03期
4 張俊勇,孫益民,沈華銀;蘇北鹽阜地區(qū)豬三大寄生蟲病的發(fā)病率調(diào)查[J];上海畜牧獸醫(yī)通訊;1998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龐顏坤,王會珍,張莉莉,武櫻,滕太中,戴高平,趙太剛,王榮昌,李鳳德,王立建,李雙鎖,李家權(quán);控制旋毛蟲病暴發(fā)的綜合性干預措施研究[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2年01期
2 馬桂洋;旋毛蟲病41例臨床分析[J];中國寄生蟲病防治雜志;2002年05期
3 崔允霞,關景超,徐雪勤;旋毛蟲病38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2年11期
4 車淑萍;談一談旋毛蟲病的危害[J];肉品衛(wèi)生;2002年04期
5 楊華;旋毛蟲病37例誤診原因分析[J];寄生蟲病與感染性疾病;2003年04期
6 楊繼蘋,楊清云,趙春松;隴川中么村旋毛蟲病調(diào)查[J];中國衛(wèi)生監(jiān)督雜志;2003年01期
7 崔利強;旋毛蟲病23例臨床分析[J];中國廠礦醫(yī)學;2003年04期
8 楊鵬增;楊潔;周可金;;急性群體感染旋毛蟲病23例報道[J];臨床急診雜志;2003年05期
9 范新國,周元軍,宓大任;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旋毛蟲病的檢驗與防治[J];醫(yī)學動物防制;2004年02期
10 羅志勇,李偉,申麗潔;一起暴發(fā)旋毛蟲病報道[J];中國人獸共患病雜志;200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晶;王中全;;我國旋毛蟲病的流行趨勢及防制對策[A];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詹艷愛;朱振勤;嚴自助;;旋毛蟲病診斷方法的進展[A];動物學專輯——上海市動物學會1997年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葉建君;陳思禮;宋小東;張紹清;;湖北省人體旋毛蟲病流行及防治研究[A];新世紀預防醫(yī)學面臨的挑戰(zhàn)——中華預防醫(yī)學會首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2年
4 楊森淋;;旋毛蟲病的診斷探討[A];第十一次全國急診醫(yī)學學術(shù)會議暨中華醫(yī)學會急診醫(yī)學分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論文匯編[C];2006年
5 張斌;程軍;胡建新;汪維;張璐璐;張勇;;淺談人畜共患旋毛蟲病的診治方法與預防[A];第二屆全國人畜共患病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再興;李雨春;孫院紅;杜尊偉;;我國人旋毛蟲病防治歷程及未來應對策略[A];全國寄生蟲學與熱帶醫(yī)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7 溫艷;張月清;司樹暉;趙燕平;;旋毛蟲病監(jiān)測方法的經(jīng)濟學評價研究[A];中國動物學會第六屆全國青年寄生蟲學工作者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0年
8 王中全;崔晶;;人體旋毛蟲病新的傳染源與傳播方式[A];河南省預防醫(yī)學會人獸共患病專業(yè)委員會首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9 劉明遠;;我國的旋毛蟲病及中歐合作研究進展[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杜軍;李樹清;;淺談旋毛蟲病[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獸醫(yī)公共衛(wèi)生學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莊新茂;豬旋毛蟲病的預防[N];中國畜牧報;2005年
2 李澆紅;預防豬旋毛蟲病[N];湖北科技報;2003年
3 李曉紅;豬旋毛蟲病[N];山東科技報;2003年
4 記者邱爽;云南通報9例旋毛蟲病[N];保健時報;2009年
5 嚴斯剛;豬旋毛蟲病的防治[N];中國畜牧報;2002年
6 消毒殺蟲科;你了解旋毛蟲病嗎[N];云南日報;2005年
7 記者 付雪暉 通訊員 和樹芳;蘭坪不明原因疾病為食源性旋毛蟲病群體暴發(fā)[N];云南日報;2009年
8 故城縣里老中心醫(yī)院 張亞利;吃涮羊肉須防旋毛蟲病[N];河北科技報;2002年
9 記者 曾繁玉;旋毛蟲病研究獲重大進展[N];健康報;2001年
10 王修增;涮羊肉“老”點好[N];保健時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于申業(yè);高質(zhì)量基因重組蛋白在屠宰動物旋毛蟲病診斷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2 唐斌;WN10蛋白生物學功能的研究及旋毛蟲病免疫學檢測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學;2015年
3 馮爽;旋毛蟲不同發(fā)育時期基因重組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及保護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4 王莉;免疫蛋白組學對旋毛蟲診斷抗原的篩選與鑒定及初步應用[D];鄭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韓化敏;先天性旋毛蟲病的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2 徐冬梅;青海與河南部分地區(qū)豬旋毛蟲病流行病學調(diào)查及蟲種鑒定[D];鄭州大學;2010年
3 任科研;應用免疫膠體金技術(shù)對豬旋毛蟲病診斷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4 楊秀麗;旋毛蟲早期抗原基因診斷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學;2012年
5 金宏懷;廣西柳州市豬旋毛蟲病流行情況調(diào)查及其防治[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6 楊俊興;豬旋毛蟲病快速診斷試紙條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河南農(nóng)業(yè)大學;2004年
7 易岑;真菌提取物對旋毛蟲病治療的實驗研究[D];大連醫(yī)科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49978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2499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