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術分析長沙市2006-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本文關鍵詞: 手足口病 疾病特征 發(fā)病率 出處:《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目的運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探索長沙市2006-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學特征,為實施公共衛(wèi)生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提供科學依據(jù)。方法收集長沙市2006-2013年手足口病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和ArcG IS 10.2進行流行病學特征分析。結果 2006-2013年長沙市手足口病的平均發(fā)病率為181.55/10萬,主要為5歲以下兒童(95.2%),尤以散居兒童居多(75.1%);2006-2013年發(fā)病率總體呈現(xiàn)先升后降的趨勢,發(fā)病月份主要集中在4~7月(69.8%);從GIS專題地圖來看,星沙街道、雨花亭街道、洞井街道、左家塘街道、黎托鄉(xiāng)等屬于手足口病高發(fā)地區(qū);從自相關分析來看,2008-2013年長沙市手足口病發(fā)病存在空間聚集性(均有P0.05),熱點區(qū)域集中在中部地區(qū);從趨勢面分析來看,手足口病發(fā)病在空間上呈中間高,四周低的趨勢。結論 2006-2013年長沙市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5歲以下散居兒童,發(fā)病月份集中在4~7月,發(fā)病地點主要是長沙市中部地區(qū),應以此為指導,確定長沙市手足口病的重點防疫人群、時間和區(qū)域,實施公共衛(wèi)生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 in Changsha from 2006 to 2013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public health resources. Methods the data of HFMD in Changsha from 2006 to 2013 were collected. SPSS 18.0 and ArcG is 10.2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sults the average incidence of hand-foot-mouth disease in Changsha City from 2006 to 2013 was 1815.5 / 100 thousand, mainly for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especially among the scattered children. The incidence rate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from 2006 to 2013. From the GIS map, Xingsha Street, Yuhua Pavilion Street, Dongjing Street, Zuojiatang Street, Lito Township and so on belong to the high incidence area of HFMD. According to the autocorrelation analysis, the incidence of HFMD in Changsha City from 2008 to 2013 had spatial aggregation (P0.05%, the hot spot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central region, and the trend surfac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HFMD in Changsha City was high in space. Conclusion from 2006 to 2013, the patients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Changsha are mainly children under 5 years of age, whose onset month is mainly from 4 to July,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disease is mainly in the central area of Changsha, which should be used as a guide. To determine the population, time and area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revention in Changsha, and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public health resources.
【作者單位】: 湖南師范大學醫(yī)學院預防醫(yī)學系;中南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流行病學教研室;長沙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科;
【基金】:湖南省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一般項目(B2015-61) 湖南省教育廳(湘教通[2014]247號)
【分類號】:R512.5;R18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成月佳;丁克琴;鮑昌俊;梁祈;胡建利;彭志行;喻榮彬;沈洪兵;陳峰;;基于GIS技術的江蘇省傷寒、副傷寒疫情空間分析[J];中國衛(wèi)生統(tǒng)計;2011年06期
2 孫成忠;陳士林;魏建和;趙潤懷;郭慶勝;劉召芹;;基于GIS技術的中藥材適宜性數(shù)值區(qū)劃劃分[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yī)藥現(xiàn)代化);2009年01期
3 周文;李曉軍;羅雷;于德憲;陳清;;基于GIS技術的流行病學現(xiàn)場調查分析系統(tǒng)的建立[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4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德輝;;GIS技術在旅游業(yè)中的應用——兼談旅游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及其研究進展與展望[A];2007'全國測繪科技信息交流會暨信息網(wǎng)成立30周年慶典論文集[C];2007年
2 劉德輝;;GIS技術在旅游業(yè)中的應用——兼談旅游地理信息系統(tǒng)及其研究進展與展望[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wǎng)中南分網(wǎng)第二十一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3 吳新林;吳能友;;GIS技術在海洋地球物理調查中的應用[A];1998年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4 隋明祥;張志華;王衛(wèi)京;彭濤;李培培;翁敬農(nóng);;基于GIS技術的森林資源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tǒng)協(xié)會第三次代表大會暨第七屆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邢世和;羅文光;韋紅;謝釗;馬丹;;基于GIS技術的福建省耕地價值評價及其空間分異[A];“科學合理用地,推進海西建設”——福建省土地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阮鵬高;何練民;何娟;;GIS技術在河道演變研究中的應用與發(fā)展[A];紀念’98抗洪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7 白光星;;基于GIS技術的“大連有線電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A];全國廣播電影電視系統(tǒng)首屆中青年優(yōu)秀科技論文集[C];2001年
8 張桂榮;殷坤龍;陳麗霞;;基于GIS技術的區(qū)域滑坡災害危險性預測[A];第一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帥細強;汪擴軍;黃晚華;;利用GIS技術評價湖南夏秋干旱狀況[A];推進氣象科技創(chuàng)新加快氣象事業(yè)發(fā)展——中國氣象學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10 劉耀林;劉洋;劉敏;蘭澤英;;基于多媒體GIS技術標準樣地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A];2006年中國土地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王家耀;西部大開發(fā)與GIS技術[N];中國測繪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徐家成;抗震救災 GIS技術建殊勛[N];中國測繪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曹月娥;基于GIS技術的縣級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2 盧燕宇;基于模型和GIS技術的中國農(nóng)田化學氮源N_2O直接排放量估計[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譚暉;基于GIS技術的多媒體報紙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2 康建鋒;基于GIS技術的永久性基本農(nóng)田劃定與數(shù)據(jù)庫建設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3 焦閃閃;基于GIS技術的福建省耕地耕層土壤氮素富集與生態(tài)風險評價[D];福建農(nóng)林大學;2016年
4 王斌;基于GIS技術的四川地區(qū)紅層泥巖路用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5 張杰;基于GIS技術的武勝縣耕地質量評價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6 李國杰;基于GIS技術的公安綜合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山東大學;2006年
7 左飛航;GIS技術在城市規(guī)劃管理信息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8 宋旭;GIS技術在大氣環(huán)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D];大慶石油學院;2008年
9 何凱;GIS技術在規(guī)劃環(huán)境影響評價應用中的個例研究[D];蘭州大學;2009年
10 鈕鍵;GIS技術支持的土地資源可持續(xù)利用度評價[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994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xuelunwen/chuanranbingxuelunwen/1499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