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夜》場景描寫研究
本文選題:《守夜》 + 薩拉·沃特斯; 參考:《山東社會科學》2015年S1期
【摘要】:沃特斯《守夜》以二戰(zhàn)前后為背景,采用倒敘手法,通過多個場景的描寫:建構環(huán)形結構,寓意戰(zhàn)后人們揮之不去的陰影和在乏味中周而復始的生活;凸顯時間,強調生命的寶貴;對主人公們?nèi)松凶钪匾录c到為止,為揭開前文的謎團布下線索同時,留下空白期待讀者的參與。
[Abstract]:Waters'"vigil" is set before and after World War II, using a flashback techniqu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a number of scenes: the construction of a ring structure, meaning the lingering shadow of postwar people and the cycle of life in the boring; highlight time, It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life, points out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s in the protagonists' life, lays a clue for uncovering the riddle of the previous text,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ves a blank for the readers to participate in.
【作者單位】: 江蘇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基金】:江蘇理工學院2014年度校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薩拉·沃特斯小說的空間化敘事研究”(項目編號:kyy1454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分類號】:I561.07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林江;李芙蓉;;傲雪盛開的寒梅——苔絲和海絲特之比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5期
2 李倩;;愛爾蘭民族身份的尋求——論葉芝劇本《胡里痕的凱瑟琳》[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6期
3 田苗苗;;談王佐良莎士比亞研究的評判原則[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12期
4 田苗苗;劉藝虹;;王佐良英國文學史研究的批評方法探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張冰;;從《尤利西斯》看喬伊斯的內(nèi)心獨白的構建[J];長城;2010年10期
6 姚桂招;;政治諷刺 現(xiàn)實批判——魯迅與奧威爾寫作藝術評析[J];長城;2012年06期
7 汪愫葦;;從救贖走向幻滅——勞倫斯小說中的兩性關系初探[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23期
8 王辛;;《納尼亞王國傳奇》的性善論探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3期
9 賁培云;;多麗絲·萊辛和她的《老婦與貓》[J];滁州學院學報;2007年04期
10 羅世平;戰(zhàn)后英國小說:后殖民實驗主義[J];當代外國文學;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禮明;勞倫斯現(xiàn)代主義小說中自我身份的危機與重構[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2 王天紅;中國現(xiàn)代新詩理論與外來影響[D];吉林大學;2011年
3 盧玉玲;文學翻譯與世界文學地圖的重塑[D];復旦大學;2007年
4 劉進;文學與“文化革命”:雷蒙德·威廉斯的文學批評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5 趙洪瑋;德占時期青島城市發(fā)展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6 呂愛晶;菲利浦·拉金的“非英雄”思想[D];中山大學;2010年
7 李梅英;“新批評”詩歌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8 秦丹;燕卜蓀詩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沈家樂;面具、中間境遇與世界圖景[D];浙江大學;2013年
10 周穎;創(chuàng)傷視角下的石黑一雄小說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鄧婉;奈保爾的“文化苦旅”——從奈保爾作品中的意象看其文化身份[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黑玉清;《金色筆記》的女性主義解讀[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君;論德拉布爾筆下現(xiàn)代知識女性的困境與理想追求[D];江南大學;2010年
4 皮文立;從幻想到冥思[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5 余欣;從天真到墮落[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楊亞萍;論《呼嘯山莊》的悲劇意識[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耿群芳;英國敘事文學中的“亂倫”母題[D];河南大學;2011年
8 葉艷蘭;論勞倫斯《戀愛中的女人》對“完整的人”的探求[D];吉林大學;2011年
9 何杰;男人·女人·自然·和諧[D];信陽師范學院;2011年
10 閆立璋;從“反英雄”到“浪漫英雄”[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趙文薇;有根的探尋與無根的追問——評英美文學中的場景描寫[J];南京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2 余勤,敖國恒;《德伯家的苔絲》場景描寫的繪畫藝術[J];理論月刊;2003年03期
3 陳超英;;《藥》與《父與子》中的墳場場景描寫比較探微[J];網(wǎng)絡財富;2010年19期
4 朱耀照;;《安東若夫卡蘋果》的場景描寫藝術[J];文學教育(下);2008年05期
5 李花梅;;文學與繪畫的巧妙結合——《德伯家的苔絲》場景描寫的繪畫藝術[J];考試周刊;2007年48期
6 焦曉婷;《所羅們之歌》場景描寫與悲劇精神闡釋[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7 樊曉莉;;無風中飄零的秋葉:休斯短篇小說《早秋》賞析[J];黑龍江史志;2009年23期
8 ;[J];;年期
,本文編號:1806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1806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