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身體與認知——拜厄特《占有》中的兩種閱讀/認知模式
發(fā)布時間:2024-07-08 23:58
A.S.拜厄特的代表作《占有》通過呈現(xiàn)和對比兩種閱讀/認知模式——理性化的權威認知和感性化的個體認知,表達了作者對當代西方文學批評范式的反思和批判。前者強調遵循既定的研究模式,追隨者或深陷后結構主義理論泥潭,或囿于前人的理念與方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文本誤讀和自我異化。后者以認知主體的肉身性為原點,調動理性思維之外的知覺、情感和本能的認知潛力,在"還物為物的經驗"過程中喚醒"身體主體"的認知使命與存在意義。拜厄特對第二種認知模式的青睞呼應了梅洛-龐蒂等人的現(xiàn)象學觀點,反映了她借用1950年代歐陸哲思反撥當代文學研究中權威主義與"過度闡釋"的努力。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理性化的權威認知
感性化的個體認知
身體的認知隱喻
本文編號:4004073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理性化的權威認知
感性化的個體認知
身體的認知隱喻
本文編號:40040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yingmeiwenxuelunwen/4004073.html
上一篇:呼喚平衡:勞倫斯短篇小說研究
下一篇:沒有了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