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論視角下《快樂王子》兩個中譯本對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29 23:14
《快樂王子》(The Happy Prince)是英國作家、詩人、劇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創(chuàng)作的一篇童話作品,收錄于童話集《快樂王子及其他故事》中。該童話集出版后譯成多種語言,廣受讀者喜愛。目的論(Skopos Theory)是德國功能學(xué)派翻譯理論觀點的核心。該理論認為翻譯活動應(yīng)當(dāng)為文本目的(Skopos)服務(wù),而不受源語和作者限制,翻譯過程的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本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fā),選取《快樂王子》漢譯本中的巴金譯本和王林譯本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合目的論三原則——翻譯目的、連貫原則和忠實原則分析對比兩譯本中的譯例。通過分析總結(jié),本文發(fā)現(xiàn)在目的論視角下,巴金譯本旨在揭露社會黑暗現(xiàn)實,反映人民大眾苦難,王林譯本則側(cè)著于教育年輕一代,發(fā)展兒童文學(xué),因此兩譯本在翻譯策略上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使得譯本也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fēng)格。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致謝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義
1.4 論文結(jié)構(gòu)
2. 文獻綜述
2.1 作品及作者簡介
2.1.1 作品簡介
2.1.2 作者簡介
2.1.3 兩譯本及譯者簡介
2.1.4 國內(nèi)對《快樂王子》及其漢譯本的相關(guān)研究
3. 理論框架
3.1 功能學(xué)派翻譯理論簡介
3.2 目的論介紹
3.3 目的論三原則
3.3.1 目的原則
3.3.2 連貫原則
3.3.3 忠實原則
3.3.4 三原則的關(guān)系
3.4 小結(jié)
4. 《快樂王子》漢譯本譯例對比
4.1 《快樂王子》漢譯本與目的論
4.2 目的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2.1 巴金翻譯《快樂王子》的背景及目的
4.2.2 王林翻譯《快樂王子》的背景及目的
4.3 連貫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3.1 詞匯選擇體現(xiàn)連貫性
4.3.2 句式選擇體現(xiàn)連貫性
4.4 忠實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4.1 直譯與增譯的策略
4.4.2 譯文語言風(fēng)格
5. 結(jié)論
5.1 本研究的結(jié)論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310241
【文章來源】: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37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致謝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義
1.4 論文結(jié)構(gòu)
2. 文獻綜述
2.1 作品及作者簡介
2.1.1 作品簡介
2.1.2 作者簡介
2.1.3 兩譯本及譯者簡介
2.1.4 國內(nèi)對《快樂王子》及其漢譯本的相關(guān)研究
3. 理論框架
3.1 功能學(xué)派翻譯理論簡介
3.2 目的論介紹
3.3 目的論三原則
3.3.1 目的原則
3.3.2 連貫原則
3.3.3 忠實原則
3.3.4 三原則的關(guān)系
3.4 小結(jié)
4. 《快樂王子》漢譯本譯例對比
4.1 《快樂王子》漢譯本與目的論
4.2 目的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2.1 巴金翻譯《快樂王子》的背景及目的
4.2.2 王林翻譯《快樂王子》的背景及目的
4.3 連貫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3.1 詞匯選擇體現(xiàn)連貫性
4.3.2 句式選擇體現(xiàn)連貫性
4.4 忠實原則在兩譯本中的體現(xiàn)
4.4.1 直譯與增譯的策略
4.4.2 譯文語言風(fēng)格
5. 結(jié)論
5.1 本研究的結(jié)論
5.2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3102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3310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