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世界建構的敘事方式與倫理價值傳播
發(fā)布時間:2020-12-27 17:58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建構"成為西方人文社科界的一個熱門話題,吸引來自哲學、語言學、心理學和文學等多個領域學者的關注和討論。研究可沿著赫伯特·格拉貝斯的批評路徑,在總結和梳理文學世界建構的現(xiàn)象學模式、建構主義模式和認知心理學模式的基礎上,重點考察文學世界建構的敘事方式及其與倫理價值傳播的內(nèi)在關聯(lián)。敘事,不僅是人類存在的重要方式,同時也是人類建構世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閱讀文學就意味著進入文學所創(chuàng)造的世界。分析文學世界建構的敘事方式,不僅可以深層次地揭示文學作品的敘事結構和藝術技巧,而且有助于讀者依據(jù)相應的文本線索和敘事要素重構作者建構的世界,把握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讀者在重構、審視和評價文學世界的過程中,實現(xiàn)與作者的敘述交流,進而汲取關于文學世界的倫理知識,獲得豐厚的啟迪與教益,文學也由此實現(xiàn)其教誨功能。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查特曼的敘述交際模式(2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兩個轉向”到“兩種批評”--論敘事學和文學倫理學的興起、發(fā)展與交叉愿景[J]. 尚必武. 學術論壇. 2017(02)
[2]敘事學與倫理批評:同床異夢,抑或攜手聯(lián)姻[J]. 安斯加爾·紐寧,湯軼麗.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后經(jīng)典語境下重構敘事學研究的基礎工程——論赫爾曼《敘事的基本要件》[J]. 尚必武.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4(01)
[4]誰該贖罪?何以贖罪?——《贖罪》的倫理經(jīng)緯[J]. 宋艷芳,羅媛. 外國文學研究. 2012(01)
[5]歷史小說的原罪和救贖——解析麥克尤恩《贖罪》的元小說結尾[J]. 陳榕. 外國文學. 2008(01)
本文編號:2942213
【文章來源】: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查特曼的敘述交際模式(28)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從“兩個轉向”到“兩種批評”--論敘事學和文學倫理學的興起、發(fā)展與交叉愿景[J]. 尚必武. 學術論壇. 2017(02)
[2]敘事學與倫理批評:同床異夢,抑或攜手聯(lián)姻[J]. 安斯加爾·紐寧,湯軼麗. 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4)
[3]后經(jīng)典語境下重構敘事學研究的基礎工程——論赫爾曼《敘事的基本要件》[J]. 尚必武.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14(01)
[4]誰該贖罪?何以贖罪?——《贖罪》的倫理經(jīng)緯[J]. 宋艷芳,羅媛. 外國文學研究. 2012(01)
[5]歷史小說的原罪和救贖——解析麥克尤恩《贖罪》的元小說結尾[J]. 陳榕. 外國文學. 2008(01)
本文編號:29422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wenxuepinglunlunwen/2942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