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漢語構詞法中的詞綴化傾向研究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構詞法中的詞綴化傾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現(xiàn)代漢語是形態(tài)變化不豐富的語言,構詞方式主要以復合為主,派生構詞并不占優(yōu)勢。學術界對派生構詞的重視也遠遠不及復合構詞。近幾十年來,隨著新詞新語的大量涌現(xiàn),許多詞根語素出現(xiàn)了詞綴化傾向。學者們早已注意到這種現(xiàn)象,,并對其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 詞綴化傾向的研究是隨著現(xiàn)代漢語詞綴研究的不斷深入而發(fā)展起來的。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詞綴化傾向研究,大多是與新詞語的研究緊密結合在一起的。研究的內容主要集中在對類詞綴的特點進行觀察和分析。類詞綴是一種詞根向詞綴過渡的狀態(tài),具有很大的變異性。這種變異性導致類詞綴的特點非常模糊,不易為人所掌握,因而很難找到合適的標準來界定它。 本文采用描寫分析與統(tǒng)計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首先對詞綴的性質特點進行了歸納和總結。提出詞綴具有如下性質:定位性;黏附性;語義虛化;能標示詞性;具有不成詞性。依據(jù)這些性質,我們界定出現(xiàn)代漢語典型詞綴的范圍,并詳細分析“老”綴的三個層次。這是我們對詞綴認識的一點新的見解。 對現(xiàn)代漢語典型詞綴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在論文的第二部分,我們開始探討類詞綴的問題。從當今學術界關于類詞綴的研究入手,提出界定類詞綴的標準,并總結出我們所發(fā)現(xiàn)的類詞綴。 詞綴化傾向的具體表現(xiàn)是類詞綴。在論文的第三部分,我們對詞
【關鍵詞】:詞綴 類詞綴 詞綴化傾向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H146.1
【目錄】:
- 緒論7-13
- 第一章 詞綴13-24
- 第一節(jié) 詞綴的定義及性質13-18
- 一、相關術語13-14
- 二、詞綴的定義及性質14-18
- 第二節(jié) 詞綴的范圍18-24
- 一、確定詞綴范圍必須注意的幾個原則問題18-19
- 二、確定詞綴的標準19-22
- 三、現(xiàn)代漢語詞綴的范圍22-24
- 第二章 類詞綴24-37
- 第一節(jié) 類詞綴的界定24-34
- 一、幾十年來相關論文中的類詞綴24-27
- 二、類詞綴的界定標準27-31
- 三、我們所總結出來的類詞綴數(shù)量31-34
- 第二節(jié) 類詞綴的分類34-37
- 一、按位置分類34
- 二、按結合面的寬窄分類34-35
- 三、按標示詞性的功能分類35-37
- 第三章 詞綴化傾向的原因及其對語言結構的影響37-43
- 第一節(jié) 詞綴化傾向的原因37-40
- 一、外因37-38
- 二、內因38-40
- 第二節(jié) 詞綴化傾向對語言結構的影響40-43
- 一、語音層面的影響40
- 二、詞匯和語義層面的影響40-41
- 三、語法層面的影響41-43
- 第四章 語料分析43-50
- 結束語50-52
- 參考文獻52-5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54-55
- 后記55-56
- 中央民族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作者聲明56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素珍;;漢語詞綴和類詞綴的語法化過程[J];語文學刊;2006年10期
2 王雪梅;;漢語類詞綴對當代漢語詞匯系統(tǒng)的影響[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3 張淑紅;;新客族詞中“客”是類詞綴簡論[J];黑龍江史志;2008年13期
4 李君;;試看新興“類詞綴”及新興“詞族”現(xiàn)象[J];時代文學(雙月上半月);2009年03期
5 薛玉;;關于“感”是類詞綴的探析[J];語文學刊;2010年01期
6 陳珂;;漢語詞綴的性質與判定[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7 王佳;;小議詞綴[J];文教資料;2010年33期
8 萬琴;;淺析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的特點[J];九江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9 徐萍;;原型范疇視野下類詞綴探析[J];語文學刊;2011年03期
10 杜旭東;;論對外漢語中的類詞綴教學[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曾小兵;邱麗娜;張普;張志平;楊爾弘;;語言監(jiān)測中詞語構造能力的分析及其應用[A];第五屆全國青年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李國華;也說“樓××”類ABB式新詞[N];語言文字周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尹海良;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康軍帥;當代漢語新詞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郄遠春;現(xiàn)代漢語構詞法中的詞綴化傾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2 焦陽;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壇”、“界”、“圈”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汪穎;中高級階段泰國留學生漢語類詞綴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張潔;受英語影響產生的類詞綴[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杜旭東;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考察[D];黑龍江大學;2011年
6 李曼;英語一類、二類詞綴與詞干的相互制約研究[D];延邊大學;2011年
7 張新友;類詞綴“度”的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0年
8 肖娟;從認知視角探討英語類詞綴的生成機制[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9 李蓓;現(xiàn)代漢語新興類詞綴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10 馮燦;以“化”為例淺析現(xiàn)代漢語類詞綴在對外漢語中高級詞匯教學中的策略[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現(xiàn)代漢語構詞法中的詞綴化傾向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74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anyulw/357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