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語義網構筑的韓國語人體詞匯隱喻教學
發(fā)布時間:2021-04-13 05:00
"以身喻物"是人類重視自身認識的一個體現,"近取諸身"又是人類認識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本文立足認知語義學的體驗主義理論,聚焦韓語人體詞語,通過具體實例探究其意義擴展機制,并以此為基礎構筑隱喻語義網。同時,探討韓語人體詞語慣用語的意義形成類型,以期為韓語學習者習得此類詞語提供借鑒。
【文章來源】: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9,(04)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圖1我們可以看到隱喻意義擴展的方??,的“人”這一范疇出發(fā),按照人一??
圖3?“岳(眼睛)”的隱喻語義網??圖2、圖3是以身體部位“缶(眼睛)”為例構??筑的韓語隱喻語義網。圖2清晰地展示了人體詞??語“缶(眼睛)”的詞語意義由“人”依照“動??物”一“植物”一“事物”一“空間”的順序,??向“質量”即抽象延伸。圖3則是由“罡(眼??睛)”的抽象意義構筑的語義網。圖2、圖3呈現??了人體詞語由具體到抽象、一般性到比喻性、物??理性到心理性的詞義變化規(guī)律。語義網的構筑有??助于韓語學習者形成詞語語義認知設計圖,從整??體上把握意義延伸的方向和路徑,并理解詞語意??義變化的趨勢。由此,零散的人體詞語的多個義??項通過語義網有機聯(lián)系起來,能夠有效促進韓語??學習者認知水平和隱喻能力的同步提升。韓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詞匯教學為抓手,引導學??習者洞悉韓語詞匯意義擴展背后的隱喻機制,使??之將零散的語言現象,在心理詞典中構筑成語義??網,以便隨時提取和運用。(鄒愛芳,2019:?54)??4.韓語人體詞語慣用語的意義??形成類型??筆者通過考察大量韓語語料發(fā)現,在韓國人??的日常表達中人體詞語常以慣用語的形式出現,??且使用頻率極其之高。同時,同一人體詞語的慣??用形式數量較多,且語義錯綜復雜。圖3的隱喻??語義網就證明了韓語人體詞語意義的復雜性。人??體詞語的這一特點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韓語??學習者理解和記憶詞匯的難度。??本文以人體詞語的意義拓展機制和語義網為??基礎,以韓語人體詞語中最為高頻出現的“芒??(手)”(1)為例,探討韓語人體詞語的意義形成類??型,以期為韓語學習者的人體詞語慣用語習得提??供借鑒。韓國語基本詞匯的意義頻度詞典(徐相??奎,2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韓語專業(yè)學習者隱喻能力實證研究——兼談韓語隱喻教學[J]. 鄒愛芳. 東北亞外語研究. 2019(02)
[2]韓國語演講稿中的概念隱喻與漢譯個案分析[J]. 魯錦松. 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8(02)
博士論文
[1]漢語人體名詞詞義演變規(guī)律及認知動因[D]. 趙倩.北京語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4663
【文章來源】: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9,(04)
【文章頁數】:6 頁
【部分圖文】:
圖1我們可以看到隱喻意義擴展的方??,的“人”這一范疇出發(fā),按照人一??
圖3?“岳(眼睛)”的隱喻語義網??圖2、圖3是以身體部位“缶(眼睛)”為例構??筑的韓語隱喻語義網。圖2清晰地展示了人體詞??語“缶(眼睛)”的詞語意義由“人”依照“動??物”一“植物”一“事物”一“空間”的順序,??向“質量”即抽象延伸。圖3則是由“罡(眼??睛)”的抽象意義構筑的語義網。圖2、圖3呈現??了人體詞語由具體到抽象、一般性到比喻性、物??理性到心理性的詞義變化規(guī)律。語義網的構筑有??助于韓語學習者形成詞語語義認知設計圖,從整??體上把握意義延伸的方向和路徑,并理解詞語意??義變化的趨勢。由此,零散的人體詞語的多個義??項通過語義網有機聯(lián)系起來,能夠有效促進韓語??學習者認知水平和隱喻能力的同步提升。韓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以詞匯教學為抓手,引導學??習者洞悉韓語詞匯意義擴展背后的隱喻機制,使??之將零散的語言現象,在心理詞典中構筑成語義??網,以便隨時提取和運用。(鄒愛芳,2019:?54)??4.韓語人體詞語慣用語的意義??形成類型??筆者通過考察大量韓語語料發(fā)現,在韓國人??的日常表達中人體詞語常以慣用語的形式出現,??且使用頻率極其之高。同時,同一人體詞語的慣??用形式數量較多,且語義錯綜復雜。圖3的隱喻??語義網就證明了韓語人體詞語意義的復雜性。人??體詞語的這一特點無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韓語??學習者理解和記憶詞匯的難度。??本文以人體詞語的意義拓展機制和語義網為??基礎,以韓語人體詞語中最為高頻出現的“芒??(手)”(1)為例,探討韓語人體詞語的意義形成類??型,以期為韓語學習者的人體詞語慣用語習得提??供借鑒。韓國語基本詞匯的意義頻度詞典(徐相??奎,2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韓語專業(yè)學習者隱喻能力實證研究——兼談韓語隱喻教學[J]. 鄒愛芳. 東北亞外語研究. 2019(02)
[2]韓國語演講稿中的概念隱喻與漢譯個案分析[J]. 魯錦松. 韓國語教學與研究. 2018(02)
博士論文
[1]漢語人體名詞詞義演變規(guī)律及認知動因[D]. 趙倩.北京語言大學 2007
本文編號:31346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zhichangyingyu/3134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