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文化承載詞英譯中的信息還原
發(fā)布時間:2021-07-17 20:49
本文以《莊子》中五位著名譯者對"道""鯤""鵬""坐馳""齊諧"等特殊概念的譯文為例,討論了文化概念詞在語言轉(zhuǎn)換過程中信息還原須遵循的原則和為實現(xiàn)原則而采用的手段。文化承載詞語的信息還原并沒有特殊的翻譯原則和固定不變的手段,須根據(jù)具體語境和情況,選用音譯、直譯和意譯。不同的譯法都是譯者根據(jù)各自對翻譯本質(zhì)的理解,在各種可選方案中做出不同選擇的結(jié)果。由于特有概念在譯入語中的缺失,直譯和意譯都很難完全對應(yīng)。音譯雖然是一種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音譯割裂了音和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因此,音譯的手段是否可行,要根據(jù)相應(yīng)概念在譯入語中被約定的程度而定,只有當(dāng)音譯概念在譯入語中約定俗成之后才能成立。
【文章來源】:上海翻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莊子》文化承載詞譯例及其分析
2.1“道”的譯本解析
2.2“鯤”“鵬”的譯本解析
2.3“坐馳”的譯本解析
2.4“齊諧”的譯本解析
3.信息還原的理論討論
3.1 音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3.2 直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3.3 意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4.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古代哲學(xué)術(shù)語譯名研究[J]. 王秀文. 外語學(xué)刊. 2020(01)
[2]典籍翻譯的歷史維度——評《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J]. 羅選民. 上海翻譯. 2019(06)
[3]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職業(yè)譯者能力研究[J]. 余環(huán),鄧凌云. 上海翻譯. 2019(05)
[4]中國典籍對外傳播中的“譯出行為”及批評探索——兼評《楊憲益翻譯研究》[J]. 許多,許鈞. 中國翻譯. 2019(05)
[5]論《莊子》的哲學(xué)翻譯——以《齊物論》為例[J]. 朱舒然.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2019(01)
[6]汪榕培英譯《樂府詩》的“傳神達意”研究[J]. 李正栓,任婷. 上海翻譯. 2017(06)
[7]音譯的尷尬——《莊子》英譯中專有名詞的處理及譯學(xué)思考[J]. 趙彥春,吳浩浩. 外語學(xué)刊. 2017(06)
[8]公示語翻譯質(zhì)量評價探索[J]. 馮奇. 上海翻譯. 2015(02)
[9]關(guān)于漢語修辭研究的一點想法[J]. 陸儉明. 修辭學(xué)習(xí). 2008(02)
[10]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Translating[J]. Eugene A. Nida.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1986(03)
本文編號:3288897
【文章來源】:上海翻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1.引言
2.《莊子》文化承載詞譯例及其分析
2.1“道”的譯本解析
2.2“鯤”“鵬”的譯本解析
2.3“坐馳”的譯本解析
2.4“齊諧”的譯本解析
3.信息還原的理論討論
3.1 音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3.2 直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3.3 意譯手段還原文化承載詞辨析
4.結(jié)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語料庫的中國古代哲學(xué)術(shù)語譯名研究[J]. 王秀文. 外語學(xué)刊. 2020(01)
[2]典籍翻譯的歷史維度——評《翻譯研究的多維視角:1691年以來的<中庸>英譯研究》[J]. 羅選民. 上海翻譯. 2019(06)
[3]中國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的職業(yè)譯者能力研究[J]. 余環(huán),鄧凌云. 上海翻譯. 2019(05)
[4]中國典籍對外傳播中的“譯出行為”及批評探索——兼評《楊憲益翻譯研究》[J]. 許多,許鈞. 中國翻譯. 2019(05)
[5]論《莊子》的哲學(xué)翻譯——以《齊物論》為例[J]. 朱舒然.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2019(01)
[6]汪榕培英譯《樂府詩》的“傳神達意”研究[J]. 李正栓,任婷. 上海翻譯. 2017(06)
[7]音譯的尷尬——《莊子》英譯中專有名詞的處理及譯學(xué)思考[J]. 趙彥春,吳浩浩. 外語學(xué)刊. 2017(06)
[8]公示語翻譯質(zhì)量評價探索[J]. 馮奇. 上海翻譯. 2015(02)
[9]關(guān)于漢語修辭研究的一點想法[J]. 陸儉明. 修辭學(xué)習(xí). 2008(02)
[10]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Problems of Translating[J]. Eugene A. Nida. 外語教學(xué)與研究. 1986(03)
本文編號:3288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3288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