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心和譯筆:胡子霖《道德經(jīng)》英譯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2 14:12
《道德經(jīng)》是中國文化的寶貴財富,同時也通過翻譯交流的途徑對西方世界產(chǎn)生了思想啟迪!兜赖陆(jīng)》在18世紀出現(xiàn)歐洲譯本,19世紀首見英文譯本,是被翻譯次數(shù)最多中國典籍。在眾多英譯本中,胡子霖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是公認的中國第一個英譯本,在《道德經(jīng)》翻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由于版本稀少的原因,鮮有學者研究,是《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本論文以胡子霖《道德經(jīng)》英譯本為研究對象,通過歷史文獻研究和文本細讀的方法豐富學界對胡子霖及其譯本的認識,為首次對該譯本的系統(tǒng)研究。本研究細致研讀譯本的副文本,分析譯者對儒道兩家思想和《易經(jīng)》的關系的認識,了解譯者對《道德經(jīng)》思想體系的把握以及翻譯背后的思想傾向,進一步整合信息,分析譯本的翻譯特色。要對譯本進行比較全面的把握,不僅要分析翻譯特色,還要分析譯者翻譯背后的思想傾向。通過仔細研究譯文并結合副文本以及譯者生平,本研究認為該譯本的譯文受到譯者思想的深刻影響。胡子霖是一個關心社會現(xiàn)實,有鮮明政治主張的思想家。他提倡“禮教救國”和“體育救國”,用中國傳統(tǒng)禮教文化解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乃至世界的經(jīng)濟危機、政治動蕩和思想混亂的社會問題;教導人們克制欲...
【文章來源】:河北農業(yè)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胡子霖晚年照(轉引自吳心海:《胡子霖:中國<老子>》英譯第一人)
必交于中,中不易求,無上下左右前后之稍偏,在胡子霖,1942:乙二十)兩儀”,“兩儀”即陰儀和陽儀,兩者呈十字相交,交點極為都是水平的,這種陰陽呈十字相交的方法極為少見,因而是子霖《大學精義》闡發(fā)成“中庸”的表達:“此交點曰中也。恰到好處,方是至善······故止于至善者,止于禮也。”儒道兩家學說合二為一:“‘永執(zhí)厥中’,‘湯執(zhí)中’,老子曰’,大學曰,‘至善’,孔子曰:‘中庸’。” “中庸云:白刃” (胡子霖,1942:乙二十)闡發(fā)“至善圖”,將儒道兩家的學說嚴密結合在一起,認為陽學說。在胡子霖看來“至善”和“求中”在意義上是一的“中庸”和老子的“守中”(《道德經(jīng)》第 5 章,“多言”強調不偏不倚,這也是孔子所倡導的禮教所追求的。
河北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畢業(yè))論文庸精義》認為:“蓋中庸之道,生于陰陽之交于中也,其精深者言而生萬物,男女交于中而生子孫,牝杜交于中而生禽獸,雌雄交中也者,乃天陽下交,地陰仰承之中點也,無上下左右前后之稍。”“此中乃至善之義,禮教之本······“永執(zhí)厥中”,“湯執(zhí)中”,老莊子曰:“緣督”,大學曰,至善,孔子曰:“中庸”。” (胡子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楊憲益夫婦語義顯化翻譯《紅樓夢》策略之啟示意義研究[J]. 侯羽,楊金丹,楊丹. 紅樓夢學刊. 2019(01)
[2]平均地權與南京國民政府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以杭州市為例[J]. 王瑞慶.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6)
[3]尋找歐陽心農:華人《道德經(jīng)》英譯第三人[J]. 溫軍超.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4]顛覆與傳承:厄休拉·勒瑰恩《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J]. 辛紅娟. 國際漢學. 2015(03)
[5]論南京國民政府開征地價稅過程中地方財政與地政的糾葛[J]. 王瑞慶.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2015(01)
[6]胡子霖:中國《老子》英譯第一人[J]. 吳心海. 出版史料. 2012(01)
[7]《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在中國[J]. 文軍,羅張. 上海翻譯. 2012(01)
[8]民國時期地價稅思想研究——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濟思想現(xiàn)代化變遷的一個微觀視角[J]. 王昉,熊金武.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9]漢初政治中的儒家“無為”與道家“無為”[J]. 王剛.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4)
[10]《老子》的版本與英譯[J]. 陳國華,軒治峰.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06)
博士論文
[1]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高校學生管理研究[D]. 張杰.蘇州大學 2017
[2]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閾下《道德經(jīng)》英譯中的視點研究[D]. 施云峰.西南大學 2017
[3]實現(xiàn)化、示例化和個體化三維翻譯模型[D]. 王汐.西南大學 2016
[4]譯者主體論視角下的《老子》英譯研究[D]. 王越西.上海交通大學 2014
[5]帛書本《老子》四英譯本的三維審視[D]. 馮曉黎.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7
[6]近代基督教在華西地區(qū)文字事工研究[D]. 陳建明.四川大學 2006
[7]《新新新聞》報史研究[D]. 王伊洛.四川大學 2006
[8]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教師聘任之研究[D]. 鄧小林.四川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生態(tài)翻譯視角下《道德經(jīng)》不同譯本對比研究[D]. 尹茜.吉林大學 2018
[2]抗戰(zhàn)時期成都市祠堂街的文化傳播與文化抗戰(zhàn)[D]. 熊巍.四川師范大學 2018
[3]基于語料庫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一詞多義現(xiàn)象研究[D]. 梅瀾.西南大學 2018
[4]《道德經(jīng)》兩個英譯本詞匯豐富度的對比研究[D]. 王玲煒.浙江工商大學 2018
[5]厚翻譯與副文本的融合[D]. 陸昭企.四川外國語大學 2017
[6]《道德經(jīng)》中隱喻翻譯的認知研究[D]. 王靜.湖南大學 2016
[7]林語堂《老子的智慧》中的厚翻譯策略研究[D]. 張蕾.西南科技大學 2015
[8]翻譯美學視角下的《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D]. 劉曉玲.青島大學 2014
[9]從接受美學看《道德經(jīng)》辜正坤英譯本[D]. 李秋紅.新疆大學 2014
[10]后殖民翻譯理論視角下《道德經(jīng)》兩英譯本對比研究[D]. 于海利.湖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31897
【文章來源】:河北農業(yè)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胡子霖晚年照(轉引自吳心海:《胡子霖:中國<老子>》英譯第一人)
必交于中,中不易求,無上下左右前后之稍偏,在胡子霖,1942:乙二十)兩儀”,“兩儀”即陰儀和陽儀,兩者呈十字相交,交點極為都是水平的,這種陰陽呈十字相交的方法極為少見,因而是子霖《大學精義》闡發(fā)成“中庸”的表達:“此交點曰中也。恰到好處,方是至善······故止于至善者,止于禮也。”儒道兩家學說合二為一:“‘永執(zhí)厥中’,‘湯執(zhí)中’,老子曰’,大學曰,‘至善’,孔子曰:‘中庸’。” “中庸云:白刃” (胡子霖,1942:乙二十)闡發(fā)“至善圖”,將儒道兩家的學說嚴密結合在一起,認為陽學說。在胡子霖看來“至善”和“求中”在意義上是一的“中庸”和老子的“守中”(《道德經(jīng)》第 5 章,“多言”強調不偏不倚,這也是孔子所倡導的禮教所追求的。
河北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畢業(yè))論文庸精義》認為:“蓋中庸之道,生于陰陽之交于中也,其精深者言而生萬物,男女交于中而生子孫,牝杜交于中而生禽獸,雌雄交中也者,乃天陽下交,地陰仰承之中點也,無上下左右前后之稍。”“此中乃至善之義,禮教之本······“永執(zhí)厥中”,“湯執(zhí)中”,老莊子曰:“緣督”,大學曰,至善,孔子曰:“中庸”。” (胡子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楊憲益夫婦語義顯化翻譯《紅樓夢》策略之啟示意義研究[J]. 侯羽,楊金丹,楊丹. 紅樓夢學刊. 2019(01)
[2]平均地權與南京國民政府城市土地制度改革——以杭州市為例[J]. 王瑞慶.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6)
[3]尋找歐陽心農:華人《道德經(jīng)》英譯第三人[J]. 溫軍超. 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5)
[4]顛覆與傳承:厄休拉·勒瑰恩《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J]. 辛紅娟. 國際漢學. 2015(03)
[5]論南京國民政府開征地價稅過程中地方財政與地政的糾葛[J]. 王瑞慶. 中國社會經(jīng)濟史研究. 2015(01)
[6]胡子霖:中國《老子》英譯第一人[J]. 吳心海. 出版史料. 2012(01)
[7]《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在中國[J]. 文軍,羅張. 上海翻譯. 2012(01)
[8]民國時期地價稅思想研究——中國傳統(tǒng)經(jīng)濟思想現(xiàn)代化變遷的一個微觀視角[J]. 王昉,熊金武.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1)
[9]漢初政治中的儒家“無為”與道家“無為”[J]. 王剛. 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8(04)
[10]《老子》的版本與英譯[J]. 陳國華,軒治峰. 外語教學與研究. 2002(06)
博士論文
[1]南京國民政府時期高校學生管理研究[D]. 張杰.蘇州大學 2017
[2]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視閾下《道德經(jīng)》英譯中的視點研究[D]. 施云峰.西南大學 2017
[3]實現(xiàn)化、示例化和個體化三維翻譯模型[D]. 王汐.西南大學 2016
[4]譯者主體論視角下的《老子》英譯研究[D]. 王越西.上海交通大學 2014
[5]帛書本《老子》四英譯本的三維審視[D]. 馮曉黎.上海外國語大學 2007
[6]近代基督教在華西地區(qū)文字事工研究[D]. 陳建明.四川大學 2006
[7]《新新新聞》報史研究[D]. 王伊洛.四川大學 2006
[8]民國時期國立大學教師聘任之研究[D]. 鄧小林.四川大學 2005
碩士論文
[1]生態(tài)翻譯視角下《道德經(jīng)》不同譯本對比研究[D]. 尹茜.吉林大學 2018
[2]抗戰(zhàn)時期成都市祠堂街的文化傳播與文化抗戰(zhàn)[D]. 熊巍.四川師范大學 2018
[3]基于語料庫的《道德經(jīng)》英譯本一詞多義現(xiàn)象研究[D]. 梅瀾.西南大學 2018
[4]《道德經(jīng)》兩個英譯本詞匯豐富度的對比研究[D]. 王玲煒.浙江工商大學 2018
[5]厚翻譯與副文本的融合[D]. 陸昭企.四川外國語大學 2017
[6]《道德經(jīng)》中隱喻翻譯的認知研究[D]. 王靜.湖南大學 2016
[7]林語堂《老子的智慧》中的厚翻譯策略研究[D]. 張蕾.西南科技大學 2015
[8]翻譯美學視角下的《道德經(jīng)》英譯研究[D]. 劉曉玲.青島大學 2014
[9]從接受美學看《道德經(jīng)》辜正坤英譯本[D]. 李秋紅.新疆大學 2014
[10]后殖民翻譯理論視角下《道德經(jīng)》兩英譯本對比研究[D]. 于海利.湖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29318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9318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