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系統(tǒng)理論指導下《民俗學理論與歷史》前兩章翻譯實踐報告
發(fā)布時間:2020-12-08 04:20
本文是一篇翻譯實踐報告,翻譯的原文文本來自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民俗學家、民間藝術家、社會理論家弗拉基米爾·雅可夫列維奇·普洛普(Vladimir Propp)的著作 Theory and History of Folklore(《民俗學理論與歷史》),是一部極具多元文化社會因素的文集,本報告節(jié)選了文本前兩章的內容作為翻譯實踐的材料。翻譯實踐中的難點是名稱的翻譯,特色民俗詞語、民間敘事的翻譯。本文主要以著名文化理論家埃文-佐哈爾提出的多元系統(tǒng)理論作為理論指導。譯者可以通過跨學科的研究手段來分析文本,強調系統(tǒng)的主觀建構,進行符合譯入語文化傳統(tǒng)、社會制約及大眾審美的文本交流。此外,還采用了音譯法、直譯加釋義法、釋義加注法以及多元系統(tǒng)理論指導作用下歸化異化策略的選擇對文本內容翻譯的影響。因為作者在介紹民俗學理論與歷史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增加注釋、舉例說明等方法,所以筆者認為,在翻譯過程中要靈活運用翻譯策略,使譯文不受原文形式與字面意義的束縛,從而實現(xiàn)從字面含義到文化含義的目標轉化。在這些疑難點上舉例的案例分析構成了文章主要內容,也是文本最重要的內容。作為一次翻譯實踐,筆者仔細閱讀英文原作,在了解英...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報告來源
1.2 報告意義
1.3 報告結構
第二章 翻譯實踐任務簡介
2.1 文本介紹
2.2 翻譯實踐意義
第三章 譯前準備及理論依據(jù)
3.1 譯前準備
3.2 理論來源
3.3 國內學者對多元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
3.4 翻譯實踐中理論指導實踐的可行性
第四章 翻譯難點和翻譯方法
4.1 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點
4.1.1 民俗特色詞的翻譯
4.1.2 標點符號的翻譯
4.1.3 句子的翻譯
4.2 翻譯方法
4.2.1 音譯加注
4.2.2 直譯加注
4.2.3 釋義
4.3 多元系統(tǒng)理論與歸化異化
第五章 結論
5.1 翻譯實踐中的職業(yè)素養(yǎng)
5.2 翻譯中的反思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2904441
【文章來源】: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報告來源
1.2 報告意義
1.3 報告結構
第二章 翻譯實踐任務簡介
2.1 文本介紹
2.2 翻譯實踐意義
第三章 譯前準備及理論依據(jù)
3.1 譯前準備
3.2 理論來源
3.3 國內學者對多元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
3.4 翻譯實踐中理論指導實踐的可行性
第四章 翻譯難點和翻譯方法
4.1 翻譯過程中遇到的難點
4.1.1 民俗特色詞的翻譯
4.1.2 標點符號的翻譯
4.1.3 句子的翻譯
4.2 翻譯方法
4.2.1 音譯加注
4.2.2 直譯加注
4.2.3 釋義
4.3 多元系統(tǒng)理論與歸化異化
第五章 結論
5.1 翻譯實踐中的職業(yè)素養(yǎng)
5.2 翻譯中的反思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29044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yingyulunwen/29044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