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特語言哲學視角下的俄語語言民族屬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洪堡特語言哲學視角下的俄語語言民族屬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威廉·馮·洪堡特(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俄譯FyMбольдтT)是十九世紀德國著名的外交家、政治家和語言學家。洪堡特在語言的本質和功能、語言與思維的關系、語言與民族精神歷史發(fā)展、語言的文化內涵等諸多方面的問題上,都做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研究,被公認為是普通語言學和語言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值得一提的是,在洪堡特一系列相關著述中,他對民族語言與民族精神關系的研究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在語言學發(fā)展史上鮮有專門論述語言與民族關系的語言學家,而在洪堡特的幾乎每部著作、每篇論文中對此都有提及。本篇論文將洪堡特語言哲學語境下的俄語語言民族屬性理論作為研究重點,主要任務是闡述語言民族性理論在俄羅斯學界研究發(fā)展進程,并嘗試詮釋俄羅斯民族的精神特性.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內容和民族性表達方式。 論文主體分三個部分: 第一章概括洪堡特的語言民族屬性理論及新洪堡特主義者對其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包括薩丕爾-沃爾夫假說和魏斯格貝爾的母語觀。 第二章闡述語言與民族關系問題在俄羅斯語言學界的研究發(fā)展進程,為此文章大量引用了俄羅斯著名學者霍米亞科夫(A.C.Xомяков)、博杜恩·德·庫爾德內(И.A.Болуэн ле Куртенэ)、波杰布尼亞(A.A.Потебня)等人的觀點,并詳細分析了俄羅斯民族精神的主導——團契概念及其語義場。 第三章引入語言世界圖景的概念,通過俄羅斯學者卡爾尼洛夫(O.A.Корнйлов)的論證,得出語言世界圖景具有民族特性的結論。同時引用什魏廖夫(C.П.Щевырев)、科爾杉斯基(Г.В.колщанскии)等人的論述,通過大量資料的整理和研究,總結出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主要內容及俄語的民族性表達方式。 洪堡特的語言民族性理論無論對俄羅斯語言學界的研究還是對目前我們漢語的研究都產生了深刻、持久的影響。特別是俄羅斯人積極保護母語的舉措應當引起我國學者和民眾的深思。
【關鍵詞】:民族語言 民族精神 俄羅斯團契精神 俄語語言世界圖景
【學位授予單位】:首都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H35
【目錄】:
- 摘要5-6
- 俄文摘要6-9
- 緒論9-12
- 0.1. 本文研究對象及意義9-10
- 0.2. 本文研究方法和結構10-12
- 第一章 洪堡特與新洪堡特語言哲學理論中的語言民族性研究12-31
- 1.1. 洪堡特所處時代背景及其民族情結12-15
- 1.2. 洪堡特關于語言民族特性的研究15-20
- 1.2.1. 語言的共性和個性15-18
- 1.2.2. 語言與民族精神的關系18-19
- 1.2.3. 語言內部形式的普遍性與民族性19-20
- 1.3. 新洪堡特主義者對民族語言的研究20-29
- 1.3.1. 英美學派對語言與思維關系的研究21-22
- 1.3.2. 歐洲大陸學派的母語研究22-29
- 本章小結29-31
- 第二章 洪堡特語言民族性理論在俄羅斯語言哲學發(fā)展進程中的體現31-49
- 2.1. 斯拉夫主義者的語言民族性理論31-43
- 2.1.1. 語言與民族意識一致性的理論32-34
- 2.1.2. 阿克薩科夫關于俄語自由屬性的論證34-36
- 2.1.3. 俄羅斯民族精神的主導——團契精神及其場性分工36-43
- 2.2. 博杜恩·德·庫爾德內語言民族性相關理論概述43-44
- 2.3. 波杰布尼亞的語言民族性研究44-47
- 本章小結47-49
- 第三章 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民族性解讀49-72
- 3.1. 世界圖景的概念及構成49-50
- 3.2. 語言世界圖景及其民族屬性50-55
- 3.3. 俄語語言世界圖景的民族性解讀55-71
- 3.3.1. 卡爾尼洛夫對語言世界圖景民族特性的論證55-60
- 3.3.2. 什魏廖夫對俄語與其民族性格一致性的研究60-63
- 3.3.3. 俄語的語言世界圖景及其典型特征63-67
- 3.3.4. 俄語的民族性表達方式67-71
- 本章小結71-72
- 結語72-75
- 參考文獻75-78
- 致謝78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任立俠;;簡論俄語語言凈化運動[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蕭凈宇;;斯拉夫派與俄羅斯語言哲學的發(fā)展[J];俄羅斯文藝;2006年02期
3 鐘杭州;;語言與思維——對薩丕爾-沃爾夫假說的進一步論述與反思[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4 徐學平;周榕;;語言世界圖景理論研究述評[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謝少萬;;語言中的人類精神與民族精神——對洪堡特語言世界觀的再認識[J];廣西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6 王琳琳;李佳;;論洪堡特研究的現實意義[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3期
7 吳波;;洪堡特“精神力量”的特性及其與民族和語言的關系[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8 郅友昌;;18世紀俄國語言學研究概要[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 潘玉琴;;從“聚合性”看俄羅斯民族精神[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S3期
10 胡翠娜;;洪堡特關于語言民族特性的研究[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S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柳;洪堡特語言內部形式理論在俄羅斯語言哲學中的解讀[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胡連影;俄國語言哲學形式主義流派的形成和發(fā)展[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洪堡特語言哲學視角下的俄語語言民族屬性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1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341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