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PKи)詞匯概念的認知心理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H35
【圖文】:
東北師范大學博士學位論文詞在本族語中“所代表的事物”。因此,俄語詞概念的形成過程就是學生學會行思維的過程,是用母語思維和用俄語思維的相互轉換過程。根據朱純教授設和描述,本文復制了用母語思維和用俄語思維的生理機制活動過程的圖式和下圖我們就可以看出這種思維的轉換過程:【228】
學生的前測和調查,且該題目從未給學生訓練過,因此,本文選擇了2008年教育部高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俄語組測試中心組織的全國高校專業(yè)俄語統(tǒng)一考試作文試題。(請看圖5.5)圖5.5:2008年全國高校專業(yè)俄語四級統(tǒng)一考試作文題目(4)測試的方法、步驟及規(guī)則首先將被試集中到教室,然后給被試分發(fā)作文試題和作文紙。測試前, 施測者分別用俄語和漢語對被試講清楚測試要求,并舉與本試題內容無關的例子說明。要求被試在30分鐘內完成本題目作文,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少于150個詞。在確保被試明白所要做的事情后,測試正式開始;卮鹜戤吅罅⒓词沾鹁恚☉敊z查一下,是否寫上了性別和年齡)并向被試致謝。測試采取筆試形式,之后整理文字材料,統(tǒng)計兩國大學生詞匯概念理解和運用的差異。眾所周知,進行任何一項測試,都會有部分被試完不成試卷,或者做錯。而本測試篩淘試卷的標準為:①如果文章不符合題意,那么該答卷被視為無效答卷;②文章意思不完整的或字數(shù)沒達到要求的也被認作無效試卷。2. 測試結果中俄共 55 名大學生參加了本測試,根據測試規(guī)則篩淘無效試卷共 6 份:中國 4 份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奇梅;在俄語強化教學中貫徹交際法原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年01期
2 劉昱潔;;提高俄語聽力水平的策略[J];林區(qū)教學;2007年11期
3 陳愛蘭;;俄語高考模擬試題(二)[J];中學俄語;2009年Z1期
4 旭;;俄語中有多少個詞?[J];中國俄語教學;1985年02期
5 倪波;當前俄語詞義的發(fā)展[J];外國語(上海外國語大學學報);1981年02期
6 薛秀晶;李麗麗;;簡介大學俄語詞匯的范疇[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7 劉雪飛;;大學生俄語四級考試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黃良義;小學俄語“說話教學”的幾點體會[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61年04期
9 ;我國學者即將參加第六次МАПРЯЛ代表大會[J];中國俄語教學;1986年04期
10 范垂范;如何以高中為起點開設俄語課[J];中國俄語教學;198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賈旭杰;;基礎俄語文化因素教學內容管見[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2 馬巖;;俄語二格句二題[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3 ;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 促進對俄研究[A];黑龍江省社科工作經驗交流會材料匯編[C];2010年
4 楊東宇;;《突厥語大詞典》中詞匯及其醫(yī)學與相關詞匯的數(shù)量[A];中外關系史論文集第17輯——“草原絲綢之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5 張琦;;俄語《40課》中的語言文化因素對比[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6 趙景林;;俄語中人的稱謂簡錄[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7 任玉芝;;活躍課堂教學 提高學生俄語運用能力[A];語言與文化研究(第六輯)[C];2010年
8 鄧曉玲;;詞匯儲備與俄語測試[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6年
9 黃云;姜文斌;王志洋;祝捷;呂雅娟;劉群;;基于小規(guī)模俄漢雙語詞典的俄語形態(tài)切分[A];機器翻譯研究進展——第七屆全國機器翻譯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鄧曉玲;;俄語科技語體中的語氣詞[A];外語語言教學研究——黑龍江省外國語學會第十一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春友;多數(shù)塔吉克斯坦人支持保留俄語地位[N];光明日報;2010年
2 何俊芳;俄語中的族類概念(上)[N];中國民族報;2011年
3 朱百強 趙寶琦;眉縣農民爭學俄語出國打工[N];寶雞日報;2008年
4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主任,世界俄語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俄語教學研究會會長 劉利民;以中俄“語言年”為契機推動我國俄語人才培養(yǎng)上新臺階[N];光明日報;2009年
5 王國棟 記者 姜健;舉辦俄語大賽 推動對俄交往[N];牡丹江日報;2009年
6 記者 丁雷;大連外國語學院俄語中心成立[N];大連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康慨;列寧格勒女性悲情史獲俄語布克獎[N];中華讀書報;2009年
8 記者 陳麒發(fā);你方唱罷我登場 俄語年里踏歌聲[N];中俄經貿時報;2010年
9 何俊芳;俄語中的族類概念(下)[N];中國民族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王哲;新戰(zhàn)略急需“俄語通”[N];哈爾濱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國翠;俄語(PKи)詞匯概念的認知心理分析及教學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紹哲;俄語語料庫和基于語料庫的語法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3 張雪瑩;俄語中的因果關系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4 王春秀;現(xiàn)代俄語同義詞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王翠;俄語語序的語言類型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1年
6 郭莉敏;俄語內部世界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問題[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信娜;俄語術語漢譯方法論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2年
8 石洛祥;中國英語學習者慣用語塊習得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徐先玉;世界的語言概念化[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徐東輝;加克“語言轉化”思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穎;母語為俄語的留學生習得漢語常用量詞偏誤分析[D];暨南大學;2011年
2 張小帆;俄語代名詞的語法解析[D];遼寧大學;2010年
3 齊欣原;對大學提高階段《東方》俄語教材的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佟圓圓;俄語擬聲詞的功能及其翻譯[D];內蒙古大學;2011年
5 宋海蓮;俄語語言文化視閾下的觀念詞“труд”[D];吉林大學;2011年
6 顧鑫;基督教對俄羅斯文化的影響[D];四川外語學院;2011年
7 尹紅蕾;俄羅斯民族的情感性在俄語某些語法范疇中的體現(xiàn)[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8 沈瑩;俄語科技術語翻譯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9 李海麗;俄語插入結構及其元語用意識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周夢菡;俄語稱呼主要功能芻議[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768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aiyulunwen/eyulunwen/276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