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消化內鏡下病變檢出率的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14 21:01
本文關鍵詞:提高消化內鏡下病變檢出率的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研究背景消化道腫瘤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盡管胃癌的發(fā)病率近些年隨著幽門螺桿菌根治的進展呈下降趨勢,但食管癌、結直腸癌的發(fā)病率仍居高不下。消化道腫瘤仍是全球醫(yī)療衛(wèi)生面對的重要問題。胃癌和結直腸癌發(fā)病有明確的誘因,如幾乎90%的胃癌發(fā)病原因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有關,幾乎所有的非遺傳性結直腸癌均由腺瘤發(fā)展而來。這就對胃腸道腫瘤的預防提供了較為明確的路徑。內鏡可以對消化道進行直接觀察,辨明病變,并進行內鏡下的治療。這也是胃腸道腫瘤治療相比較其他部位腫瘤的優(yōu)勢之一。近些年來,隨著內鏡技術的推廣和進步,內鏡篩查的普及,對發(fā)生于上消化道和結直腸的病變檢出率增加,而內鏡下黏膜切除和內鏡下黏膜剝離技術的廣泛開展,對消化道早癌的治愈成為可能,大大延長了胃腸道腫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消化內鏡檢查遠非完美。干擾檢查效果的因素很多,如胃腸道內存在的食物殘渣、分泌的粘液、殘存的泡沫、反流的膽汁胰液,這些均影響對胃腸道黏膜的觀察,同時檢查時進行黏膜沖洗則延長了檢查時間,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時增加了鎮(zhèn)靜鎮(zhèn)痛藥物的用量,增加了患者額外的負擔。加之胃腸道本身走行的復雜性,消化內鏡的操作受到內鏡醫(yī)師經驗影響較大,特別是結腸鏡檢查,遠較胃鏡檢查復雜,操作難度也大大增加。對于許多患者來說,因擔心檢查的痛苦和恐懼常拒絕接受結腸鏡篩查。為提高鏡下黏膜清晰度,增加患者的耐受性,提高病變檢出率,內鏡醫(yī)師和內鏡研發(fā)者們作出了不懈努力,如內鏡檢查前服用各種祛泡劑、蛋白酶類藥物祛除消化道內的泡沫、粘液,使用二氧化碳氣體、水灌注、油灌注,透明帽輔助結腸鏡進鏡提高進鏡速度及病變檢出率,新的高清放大內鏡,電子色素內鏡、激光共聚焦顯微內鏡的研發(fā)及推廣使用,以上措施有助于提高鏡下病變的檢出。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各種先進的內鏡設備及內鏡檢查前藥物應用遠未普及,而且從患者的費用角度考慮,如果能夠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內鏡檢查時黏膜清潔度差、患者不能耐受、病變檢出率較低的問題,將會讓更多的患者受益。因此,我們的研究從這些方面著眼,力爭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采用新的簡潔的方法來解決臨床問題。在安全前提下,不延長檢查時間,不增加額外的費用,取得高的性價比,能夠被各內鏡醫(yī)師和患者更好的接受和推廣。研究目的觀察服用二甲基硅油后聯(lián)合體位360度水平翻轉可否提高胃鏡下黏膜的清潔度及鏡下病變檢出率;以及觀察腸鏡檢查過程中聯(lián)合二氧化碳氣體注入及腸鏡前端安置透明帽能否提高進鏡速度及提高鏡下息肉檢出率。研究內容1.服用二甲基硅油后聯(lián)合水平翻轉對胃鏡下病變檢出及黏膜清潔度的影響本研究從2013年7月到2013年8月共納入1182名患者擬行胃鏡檢查的患者,根據(jù)排除標準,最后共納入993名患者。記錄患者的一般情況:年齡、性別、主訴、聯(lián)系方式。隨機設為3組,分別為A、B、C組,其中A組為常規(guī)胃鏡對照組,即口服二甲基硅油后等待20分鐘再行胃鏡檢查組;B組為服用二甲基硅油后分別等待5分鐘、10分鐘、15分鐘、20分鐘再進行體位翻轉360度,行胃鏡檢查組;C組為服用二甲基硅油后立即行體位翻轉360度,并分別等待5分鐘、10分鐘、15分鐘、20分鐘再行胃鏡檢查組。B組和C組分別根據(jù)等待時間分為4個亞組,即B5、B10、B15、B20組;C5、C 10、C 15、C 20組。分別由4位有經驗的內鏡醫(yī)師行胃鏡檢查,并作出鏡下診斷,如鏡下取病理活檢則待病理報告后綜合診斷。檢查完成后,由二位獨立的研究者進行鏡下黏膜可視度評分(mucosal visibility score,MVS)的評估。分別取食管至十二指腸球部6個部位作為觀察點,評分標準為:1分:黏膜非常清潔,可見度極佳;2分:黏膜有少許泡沫氣泡存在,但不影響觀察;3分:黏膜附著較多泡沫粘液,影響觀察,沖洗水量50m L;4分:黏膜附著較多泡沫粘液,影響觀察,沖洗水量50m L.,分別評分后將6個部位的分數(shù)相加,總分即為患者的總的黏膜可視度評分。2.二氧化碳氣體注入聯(lián)合頂端安置透明帽對結腸鏡進鏡速度及息肉檢出的影響。2014年5月至2014年8月,選取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共841名,剔除部分不符合納入標準的人員253名,受試者為588名,常規(guī)腸道準備后,隨機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為行常規(guī)腸鏡檢查,進鏡及退鏡過程中均采用空氣注入;實驗組為采用二氧化碳注入聯(lián)合頂端安置透明帽輔助結腸鏡檢查的患者。記錄患者一般情況,年齡、性別、主訴。本實驗由四位腸鏡檢查例數(shù)為500-1000例的內鏡醫(yī)師完成,退鏡仔細觀察息肉病變的數(shù)量、位置,并完成診斷。2名技術員在檢查過程中記錄進鏡時間。主要結果1.所有行胃鏡檢查的患者各組一般情況均無差異(P0.05),各組MVS總分為:A組MVS為8.68±1.76,B組各亞組B5、B10、B15和B20的MVS總分分別為8.15±1.52、7.96±1.53、8.01±1.60和7.9±1.67,B10組、B15組和B20組與A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B組各亞組的MVS總分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B組各亞組的鏡下黏膜病變比例(B5=19%,B10=18%,B15=19%,B20=19%)均高于A組(A=17%),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5組的MVS為8.07±1.48,與A組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而C10組、C15組、C20組的MVS總分分別為7.54±1.40,7.71±1.54和7.46±1.31,與A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但C組各亞組間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C組各組鏡下病變發(fā)現(xiàn)比例為C5=16%、C10=18%、C15=22%、C20=22%均高于A組病變發(fā)現(xiàn)率,但比較其起來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不同部位MVS評分比較:食管的MVS為1.07±0.26,胃底為1.53±0.71,胃體近端為1.82±0.69,胃體遠端為1.24±0.47,胃竇為1.20±0.49,十二指腸為1.08±0.32。所有組別評分最高的位置在胃體上部,其次為胃底。除了在胃底部位,各部位的評分比較在A組和B組、C組各組間均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胃底部位的MVS在B10組(1.50±0.66),B15組(1.55±0.72),B20組(1.53±0.67),C10組(1.42±0.66),C15組(1.35±0.57),和C20組(1.34±0.63)與A組(1.86±0.80)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但在B組和C組各亞組比較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2.使用常規(guī)結腸鏡檢查的患者一般情況與行二氧化碳氣體注入聯(lián)合透明帽輔助進鏡的腸鏡檢查患者在性別構成比、年齡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進鏡時間顯著縮短(5.96±0.10min vs.6.63±0.11min,P0.01)。實驗組總息肉發(fā)現(xiàn)率(36.05%)顯著高于對照組(25.25%)(P0.01),微小息肉(直徑5mm)發(fā)現(xiàn)率顯著高于對照組(32.88%vs.23.55%,P0.05),右半結腸息肉發(fā)現(xiàn)率亦顯著高于對照組(11.86%vs.6.48,P0.05)。結論1.服用二甲基硅油后行體位翻轉360度可以提高鏡下黏膜清潔度,最適方法為服藥后立即體位翻轉360度后等待10分鐘可達到最佳黏膜清潔度,服用二甲基硅油聯(lián)合體位翻轉更有利于鏡下發(fā)現(xiàn)病變。2.二氧化碳氣體替代空氣注入聯(lián)合透明帽輔助結腸鏡進鏡可以提高進鏡速度及鏡下息肉發(fā)現(xiàn)率,對結腸微小息肉及右半結腸息肉的發(fā)現(xiàn)更具優(yōu)勢。
【關鍵詞】:胃鏡 二甲基硅油 體位翻轉 黏膜可視度評分 結腸鏡 二氧化碳 透明帽 胃癌 結直腸癌 息肉
【學位授予單位】:第三軍醫(yī)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R57
【目錄】:
- 縮略語表4-5
- 英文摘要5-10
- 中文摘要10-13
- 第一章 前言13-17
- 第二章 體位翻轉聯(lián)合二甲基硅油對胃鏡下黏膜清潔度及病變檢出率的影響17-32
- 2.1 引言17
- 2.2 研究對象與方法17-22
- 2.3 結果22-27
- 2.4 討論27-32
- 第三章 二氧化碳氣體注入聯(lián)合透明帽輔助結腸鏡對進鏡速度及息肉檢出的影響32-43
- 3.1 引言32
- 3.2 研究對象與方法32-36
- 3.3 結果36-38
- 3.4 討論38-43
- 全文結論43-44
- 參考文獻44-55
- 文獻綜述一 提高病變檢出率的胃鏡技術研究進展55-68
- 參考文獻62-68
- 文獻綜述二 提高病變檢出率結腸鏡技術進展68-93
- 參考文獻82-93
- 附錄93-98
- 攻讀期間發(fā)表的論著98-99
- 致謝9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Seyed Mohammad Kazem Hosseini Asl;Gholam Reza Sivandzadeh;;Efficacy of premedication with activated Dimethicone or N-acetylcysteine in improving visibility during upper endoscop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年37期
2 Junko Ueda;Shogo Kikuchi;Yukari Totsuka;Manami Inoue;;Comparative 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 between Japan and Chin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年39期
3 Keith L Obstein;Pietro Valdastri;;Advanced endoscopic technologies for colorectal cancer screening[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04期
本文關鍵詞:提高消化內鏡下病變檢出率的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06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yxlbs/306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