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畫作鑒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25 16:03
本文關鍵詞:宋徽宗畫作鑒藏研究
【摘要】:在宋代美術史研究中,宋徽宗趙佶是一個難以回避的人物。相對于沒有名款的大量兩宋佚名作品,有不少歸在徽宗名下的存世畫作可資探討。這些歸在徽宗名下的畫作題材廣泛,面貌多樣,風格技法也不完全統(tǒng)一;B畫中,既有體現(xiàn)精細工麗的寫實風格,又有體現(xiàn)“文人”好尚的水墨風格。精細工麗的寫實風格中有與崔白“體制清贍,作用疏通”畫法風格相近的畫作,也有和南宋“院體”花鳥畫風格相近的小景花鳥畫。水墨風格中,既有畫史、詩文集中常被提及與“士人畫”相關的“汀竹水鳥”、“溪鳧蘆雁”、“墨花墨禽”等題材,又有被后世所稱道的體現(xiàn)文人士大夫抒發(fā)心性的小寫意畫作。這些畫作有的反映了北宋末畫壇多元的技法風格,,有的則反映了后世的審美好尚和鑒藏家對作品歸屬的判斷。 本文從歸在徽宗名下的存世畫作出發(fā),由對徽宗名下花鳥畫鑒定論斷的檢討作為切入點,對歷代美術史、著錄中與徽宗個人風格有關的記述,作品的收藏與流傳予以梳理,探討在收藏流傳過程中,鑒賞家對有關徽宗畫作鑒藏知識的獲得與傳播。從作品的流傳與著錄的記載,考察歷代鑒賞家的言論怎樣影響了現(xiàn)代學者對畫作真?zhèn)蔚谋孀R與認知,“御畫”與“御題畫”,“供御畫”與“代筆”的解讀與闡釋。最后從徽宗的影響考察偽作與作偽,進而討論畫作在流傳過程中,作為符號的“徽宗”對精英與大眾收藏及后世追法徽宗的畫家的創(chuàng)作實踐的影響等微妙而復雜的互動關系。
【關鍵詞】:鑒賞知識 御畫 御題畫 代筆 符號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209.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錄7-10
- 引言10-18
- 第一章 :宋徽宗畫作再檢驗18-83
- 第一節(jié):繪畫淵源與個人風格18-47
- 一、繪畫淵源18-21
- 二、個人風格與繪畫特點21-47
- 第二節(jié):現(xiàn)代鑒定論斷的檢討47-83
- 一、標準器的建立47-50
- 二、風格畫法的比較50-68
- 三、書法、款押的比較68-83
- 第二章 :宋、元及明初徽宗畫作的收藏與流傳83-107
- 第一節(jié):宋、元內(nèi)府徽宗畫作的遞藏83-96
- 一、南宋內(nèi)府徽宗畫作的收藏 二、元代畫家徽宗畫作的收藏83-90
- 二、元代皇家徽宗畫作的收藏90-95
- 三、明初皇家徽宗畫作的收藏95-96
- 第二節(jié):宋元人有關徽宗畫作鑒賞知識的獲得與傳播96-107
- 一、美術史知識的獲得與傳播96-103
- 二、鑒藏知識的獲得與傳播103-107
- 第三章 :畫作的流傳與作偽107-147
- 第一節(jié):偽作的出現(xiàn)107-115
- 一、北宋末宮廷內(nèi)對徽宗畫作的臨仿與作偽的可能107-108
- 二、作偽與后人的誤判108-115
- 第二節(jié):遞藏的缺環(huán)與作偽115-147
- 一、摹本115-118
- 二、遞傳過程中鑒藏信息的被利用118-147
- 第四章 :鑒藏家與言論的力量147-172
- 第一節(jié):鑒賞家的力量147-154
- 一、《摹張萱<虢國夫人游春圖>》與《摹張萱<搗練圖>》在清代的流傳147-150
- 二、《寫生珍禽圖》、《四禽圖》在近現(xiàn)代的流傳150-154
- 第二節(jié):三人成虎154-172
- 一、“代筆說”的出現(xiàn)154-160
- 二、《雪江歸棹圖》的流傳與“代筆說”的進一步傳播 第五章:作為符號的“徽宗”160-172
- 第五章:作為符號的“徽宗”172-210
- 第一節(jié)、符號 的形成與傳播173-199
- 一、符號化的過程173
- 二、偽作的流布與傳播173-199
- 第二節(jié)、托古改制與借古開今199-210
- 結論210-215
- 參考文獻215-221
- 致謝221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韓剛;;“代御染寫”考釋——宋徽宗趙佶“代筆畫”證偽[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5年04期
本文編號:5720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rwkxbs/572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