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腦黑質內質網應激CHOP途徑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11 09:08
1)目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世界第二大神經退行性病變,其發(fā)病機制尚無定論。課題組前期已證明電針可能通過調控內質網應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相關信號通路蛋白及基因表達,達到阻止多巴胺能(Dopamine,DA)神經元破壞,從而延緩PD病程。但通過抑制凋亡來改善PD相關因子及癥狀的作用機制鮮少研究。故本實驗選取CHOP誘導的凋亡途徑進行研究,探索電針治療PD的新靶點,為臨床治療提供試驗及理論基礎。2)方法:選取SPF級雄性SD大鼠60只,適應性喂養(yǎng)一周后,進行3次相關行為學檢測,行為學表現無異常,按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3組:正常組(12只)、假手術組(15只)、模型組(33只)。采用頸背部皮下注射魚藤酮乳化液復制PD模型(2mg/kg,溶解于二甲亞砜,濃度2mg/ml),1次/d,連續(xù)28d,正常組不予處理,假手術組給予同等體積未混合魚藤酮粉末的二甲亞砜溶液,1次/d,連續(xù)28d。造模完成后,參考陳忻的行為學評分標準對大鼠行為學進行評分,將分數在2-8分范圍內的模型大鼠視為成功復制,...
【文章來源】: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大鼠自主運動的速度振幅圖
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腦黑質內質網應激CHOP途徑的影響研究23圖10各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免疫組化染色圖像(光鏡,400×)正常組及假手術組實驗結果間進行比較,結果無明顯差異。模型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平均光密度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電針治療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平均光密度明顯升高(P<0.01)。詳情見表9和圖11。表9各組大鼠的中腦黑質部TH的平均光密度比較(±S,6只鼠/組)組別TH正常組0.1220±0.0013假手術組0.1201±0.0026模型組0.0621±0.0033**電針治療組0.1087±0.0021##注:與正常組,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腦黑質內質網應激CHOP途徑的影響研究25圖12各組大鼠黑質內α-syn免疫組化染色(光鏡400×)正常組及假手術組實驗結果間無明顯差異,與正常組和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中腦黑質α-syn的平均光密度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電針治療組大鼠中腦黑質α-syn的平均光密度明顯降低(P<0.01)。詳情見表10和圖13。表10各組大鼠的中腦黑質部α-syn的平均光密度比較(±S,6只鼠/組)組別α-syn正常組0.0593±0.0016假手術組0.0549±0.0041模型組0.1245±0.0054**電針治療組0.0898±0.0032##注:與正常組,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五區(qū)域劃分法在小鼠曠場行為分析中的應用[J]. 王莉穎,姚涵,王文挺,武勝昔,朱霞. 神經解剖學雜志. 2019(06)
[2]電針對帕金森病大鼠中腦黑質轉錄活化因子6和轉錄因子X盒結合蛋白1 mRNA表達的影響[J]. 馬駿,袁利,王述菊,雷俊,汪瑤,李亞楠,余本璐. 針刺研究. 2019(11)
[3]帕金森病患者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回顧性分析[J]. 李惠,鄒小華,黎安良,周晉,田斌.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9(11)
[4]電針與手針在臨床和基礎中的比較研究[J]. 王天琪,范浩,石廣霞,王麗瓊,楊娜娜,劉存志. 河北中醫(yī). 2019(07)
[5]針灸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 王延慶,婁紅巖,盤曉芳,李雅迪,呂光耀. 新疆中醫(yī)藥. 2019(03)
[6]金針王樂亭經驗方配合火針治療原發(fā)帕金森病17例[J]. 蘭思楊,王春琛,劉慧琳,王麟鵬,李松. 中國針灸. 2019(05)
[7]黑質過表達α-突觸核蛋白對小鼠運動行為的影響[J]. 沈情情,王俊,蘇占會,謝俊霞. 青島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8]烏參醒腦方對6-羥基多巴胺誘導帕金森病大鼠的改善作用[J]. 黃億健,余江鋒,羅展遠,譚許朋,貝偉劍,郭姣. 中國新藥雜志. 2019(04)
[9]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 李子昂. 當代化工研究. 2019(02)
[10]DJ-1的結構和功能及其在帕金森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 黃楚欣,秦利霞,張海南.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碩士論文
[1]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質內自噬相關蛋白LC3-Ⅱ、P62表達的影響研究[D]. 余沛豪.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裴媛教授從肝腎論治帕金森病經驗總結[D]. 張帆.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76229
【文章來源】:湖北中醫(yī)藥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8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各組大鼠自主運動的速度振幅圖
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腦黑質內質網應激CHOP途徑的影響研究23圖10各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免疫組化染色圖像(光鏡,400×)正常組及假手術組實驗結果間進行比較,結果無明顯差異。模型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平均光密度明顯降低(P<0.01);與模型組相比,電針治療組大鼠中腦黑質TH的平均光密度明顯升高(P<0.01)。詳情見表9和圖11。表9各組大鼠的中腦黑質部TH的平均光密度比較(±S,6只鼠/組)組別TH正常組0.1220±0.0013假手術組0.1201±0.0026模型組0.0621±0.0033**電針治療組0.1087±0.0021##注:與正常組,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中腦黑質內質網應激CHOP途徑的影響研究25圖12各組大鼠黑質內α-syn免疫組化染色(光鏡400×)正常組及假手術組實驗結果間無明顯差異,與正常組和假手術組相比,模型組大鼠中腦黑質α-syn的平均光密度明顯升高(P<0.01);與模型組相比,電針治療組大鼠中腦黑質α-syn的平均光密度明顯降低(P<0.01)。詳情見表10和圖13。表10各組大鼠的中腦黑質部α-syn的平均光密度比較(±S,6只鼠/組)組別α-syn正常組0.0593±0.0016假手術組0.0549±0.0041模型組0.1245±0.0054**電針治療組0.0898±0.0032##注:與正常組,假手術組比較,**P<0.01;與模型組比較,##P<0.0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五區(qū)域劃分法在小鼠曠場行為分析中的應用[J]. 王莉穎,姚涵,王文挺,武勝昔,朱霞. 神經解剖學雜志. 2019(06)
[2]電針對帕金森病大鼠中腦黑質轉錄活化因子6和轉錄因子X盒結合蛋白1 mRNA表達的影響[J]. 馬駿,袁利,王述菊,雷俊,汪瑤,李亞楠,余本璐. 針刺研究. 2019(11)
[3]帕金森病患者圍術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的回顧性分析[J]. 李惠,鄒小華,黎安良,周晉,田斌.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19(11)
[4]電針與手針在臨床和基礎中的比較研究[J]. 王天琪,范浩,石廣霞,王麗瓊,楊娜娜,劉存志. 河北中醫(yī). 2019(07)
[5]針灸治療帕金森病的研究進展[J]. 王延慶,婁紅巖,盤曉芳,李雅迪,呂光耀. 新疆中醫(yī)藥. 2019(03)
[6]金針王樂亭經驗方配合火針治療原發(fā)帕金森病17例[J]. 蘭思楊,王春琛,劉慧琳,王麟鵬,李松. 中國針灸. 2019(05)
[7]黑質過表達α-突觸核蛋白對小鼠運動行為的影響[J]. 沈情情,王俊,蘇占會,謝俊霞. 青島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8]烏參醒腦方對6-羥基多巴胺誘導帕金森病大鼠的改善作用[J]. 黃億健,余江鋒,羅展遠,譚許朋,貝偉劍,郭姣. 中國新藥雜志. 2019(04)
[9]帕金森病藥物治療的研究進展[J]. 李子昂. 當代化工研究. 2019(02)
[10]DJ-1的結構和功能及其在帕金森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 黃楚欣,秦利霞,張海南. 中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9(01)
碩士論文
[1]電針對帕金森病模型大鼠黑質內自噬相關蛋白LC3-Ⅱ、P62表達的影響研究[D]. 余沛豪.湖北中醫(yī)藥大學 2017
[2]裴媛教授從肝腎論治帕金森病經驗總結[D]. 張帆.遼寧中醫(yī)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76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mpalunwen/30762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