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汽車控制系統(tǒng)
本文關鍵詞:純電動汽車控制系統(tǒng),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純電動汽車應用技術作為當今汽車行業(yè)高新技術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涉及車輛工程、電機驅動技術、控制技術、電池技術等領域的核心技術。在石油資源面臨枯竭,環(huán)境保護態(tài)勢日趨嚴峻的緊迫需求下,電動汽車的發(fā)展業(yè)已成為全球的共識,從而成為當前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 本文對輪式驅動電動汽車的控制系統(tǒng)進行了相關系列關鍵技術的研究,聚焦于基于TMS320F2812 DSP的兩輪獨立驅動電動汽車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并以實驗樣車的設計和實現(xiàn)為切入點,進行了相關問題系統(tǒng)深入的分析、研究、設計和實驗。 首先,本文對電子差速系統(tǒng)的控制策略進行了研究。在對比研究現(xiàn)有的兩種不同控制方式的電子差速方案基礎上,提出了以Ackerman-Jeantand轉向模型為參考的性能良好的電子差速方案,并進而結合現(xiàn)有轉向系統(tǒng),設計并實現(xiàn)了樣車的轉向系統(tǒng)。 其次,在電機驅動及其控制的理論分析基礎上,設計了基于TMS320F2812DSP的兩輪獨立驅動的電動汽車控制系統(tǒng),給出了性能完善的硬件電路及其軟件的設計方案。該方案考慮了潛在的電磁干擾(EMI)問題,深入系統(tǒng)地給出了相應的消除電磁干擾的技術措施。 最后,本文對設計完成的樣車從機械結構、電氣系統(tǒng)兩個方面對其特性參數(shù)進行了描述,通過大量的全方位的整車實驗研究,驗證了控制系統(tǒng)與整車運行系統(tǒng)的可行性及可靠性,并最終實現(xiàn)了樣車的示范運行實驗。
【關鍵詞】:電動汽車 輪轂電機 電子差速 DSP2812 電磁干擾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U469.72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錄5-7
- 第一章 緒論7-19
- 1.1 課題背景及選題意義7-8
- 1.2 電動汽車的歷史8-9
- 1.3 電動汽車的現(xiàn)狀9-11
- 1.3.1 國外發(fā)展現(xiàn)狀9-10
- 1.3.2 國內(nèi)發(fā)展現(xiàn)狀10-11
- 1.4 發(fā)展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關鍵技術11-13
- 1.4.1 發(fā)展電動汽車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11-12
- 1.4.2 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12-13
- 1.5 電動汽車輪式驅動研究現(xiàn)狀13-15
- 1.6 電動汽車驅動系統(tǒng)15-17
- 1.7 本課題的主要研究工作17-19
- 第二章 電子差速控制研究19-32
- 2.1 傳統(tǒng)機械差速器原理20-21
- 2.2 現(xiàn)有電子差速模型的分析21-26
- 2.2.1 基于速度控制的電子差速模型21-23
- 2.2.2 基于轉矩控制的電子差速模型23-26
- 2.3 本樣車的電子差速控制26-29
- 2.4 電動汽車轉向系統(tǒng)29-30
- 2.4.1 轉向系統(tǒng)的類型29
- 2.4.2 線控轉向系統(tǒng)29-30
- 2.4.3 樣車的轉向系統(tǒng)30
- 2.5 本章小結30-32
- 第三章 基于DSP的控制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32-59
- 3.1 輪式驅動與輪轂電機32-33
- 3.1.1 輪式驅動方式32-33
- 3.1.2 輪轂電機33
- 3.2 應用于電動汽車的電機驅動控制策略分析33-39
- 3.2.1 電壓控制策略34-37
- 3.2.2 轉矩閉環(huán)控制策略37-38
- 3.2.3 轉速閉環(huán)控制策略38
- 3.2.4 樣車采用的控制策略38-39
- 3.3 基于TMS20F2812的控制系統(tǒng)設計39-49
- 3.3.1 總體概述39-40
- 3.3.2 PWM調(diào)制方式的研究40-42
- 3.3.3 電流檢測42-43
- 3.3.4 轉子位置檢測和速度計算43-46
- 3.3.5 驅動與過流保護46-47
- 3.3.6 開關電源的保護電路47
- 3.3.7 控制系統(tǒng)的軟件設計47-49
- 3.4 控制系統(tǒng)的電磁兼容分析49-52
- 3.4.1 電磁兼容設計的必要性和常用方法49-50
- 3.4.2 樣車電子線路的抗干擾設計50-51
- 3.4.3 軟件抗干擾設計51-52
- 3.5 相關實驗結果分析52-58
- 3.6 本章小結58-59
- 第四章 樣車實施方案59-70
- 4.1 設計目標59
- 4.2 輪式驅動電動汽車的樣車59-60
- 4.3 樣車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60-69
- 4.3.1 控制輸入61-63
- 4.3.2 驅動電路63-64
- 4.3.3 主控電路64-65
- 4.3.4 顯示電路65-67
- 4.3.5 電源67-69
- 4.3.6 指示操作臺69
- 4.4 本章小結69-70
- 全文總結70-71
- 參考文獻71-7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74-75
- 附錄 1: 車驅動系統(tǒng)電路原理圖75-78
- 附1.1 機位置檢測信號整形電路原理圖75
- 附1.2 機驅動電路原理圖75-77
- 附1.3 輸入及電流反饋信號處理電路77-78
- 致謝78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靳彪;張欣;楊慶保;;純電動汽車低速轉向差速控制模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2 董迪晶;;淺談中國發(fā)展純電動汽車的現(xiàn)狀和面臨的問題[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5期
3 柴海波;鄢治國;況明偉;吳建東;;電動車驅動電機發(fā)展現(xiàn)狀[J];微特電機;2013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強;基于橫擺力矩和變滑轉率聯(lián)合控制的電子差速控制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梁力艷;微型電動轎車制動能量回收技術研究與開發(fā)[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羅明勝;電驅動教練車的模擬操縱控制方法的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4 龔昌盛;純電動汽車驅動系統(tǒng)回饋制動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雷卓;微型純電動汽車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6 黃真;電動汽車驅動控制系統(tǒng)及CAN總線網(wǎng)絡控制系統(tǒng)[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7 朱小燕;電動汽車交流驅動電機矢量控制算法的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8 王憶望;微型電動轎車動力傳動匹配與結構性能優(yōu)化的關鍵技術研究[D];揚州大學;2011年
9 葛慶光;純電動汽車整車控制器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張進;電動汽車主動同步變速器控制系統(tǒng)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純電動汽車控制系統(tǒng),,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029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qiche/502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