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片類扭曲曲面薄壁件銑削加工變形仿真與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葉片類扭曲曲面薄壁件銑削加工變形仿真與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航空發(fā)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其工作過程中的安全可靠性成為現(xiàn)代飛機戰(zhàn)術性能提高及服役壽命延長的重要前提。伴隨著一代代高性能新型航空發(fā)動機的不斷出現(xiàn),發(fā)動機的制造技術亦不斷快速發(fā)展,而葉片制造技術的改進是其最顯著的體現(xiàn)之一。 本文針對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加工過程中的受力變形問題,提出基于數(shù)控仿真無干涉刀具軌跡進行載荷加載的動態(tài)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預測葉片的加工型面精度及表面質量,并進行誤差補償,以達到減小加工變形誤差并提高加工質量的目的。 首先,,為了實現(xiàn)動態(tài)仿真過程銑削力載荷的正確施加,須對葉片曲面進行Gauss曲率分析,借助UG軟件的數(shù)控仿真模塊生成葉片加工無干涉刀具軌跡,并基于Oxley理論計算銑削力,為仿真分析的進行奠定理論基礎。 其次,對葉片銑削過程進行動態(tài)有限元仿真模擬。建立Johnson-Cook材料本構模型及剪切失效準則模型,通過采用側面銑、翻面銑及螺旋銑三種銑削方案對葉片進行銑削過程模擬,研究葉片表面殘余應力及加工變形情況,優(yōu)選銑削方案。 再次,采用優(yōu)選的銑削方案,對整體葉盤葉片進行銑削加工仿真。通過進行單因素銑削用量的加工模擬,分析研究銑削參數(shù)對葉片加工型面精度及表面質量的影響規(guī)律。 最后,基于仿真分析所得變形結果對整體葉盤葉片進行多次循環(huán)反變形誤差補償,保證葉片的變形誤差在設計公差范圍以內(nèi)。并通過相關銑削加工實驗,驗證有限元仿真方法的正確性及有效性。
【關鍵詞】:葉片 刀具軌跡 有限元仿真 加工變形 誤差補償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V261.23;V232.4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緒論12-18
- 1.1 課題研究背景及意義12-13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1.2.1 葉片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13-14
- 1.2.2 葉片加工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14-15
- 1.2.3 變形預測與補償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15-16
- 1.3 論文研究內(nèi)容與章節(jié)安排16-18
- 1.3.1 論文研究內(nèi)容16-17
- 1.3.2 論文章節(jié)安排17-18
- 第2章 無干涉刀具軌跡生成及銑削力計算18-29
- 2.1 前言18
- 2.2 葉片結構及加工技術要求18-19
- 2.3 葉片加工誤差產(chǎn)生原因及控制策略19-22
- 2.4 葉片加工軌跡規(guī)劃22-24
- 2.4.1 葉片曲面曲率分析22-23
- 2.4.2 生成無干涉刀具軌跡23-24
- 2.5 銑削力計算24-28
- 2.6 本章小結28-29
- 第3章 銑削方式對葉片加工變形的影響規(guī)律29-40
- 3.1 引言29
- 3.2 葉片銑削加工有限元模擬關鍵技術29-31
- 3.2.1 材料本構模型的建立29-30
- 3.2.2 剪切失效準則30-31
- 3.2.3 網(wǎng)格劃分與邊界條件定義31
- 3.3 葉片銑削過程及結果分析31-37
- 3.3.1 葉片及刀具材料性質31-32
- 3.3.2 銑削方案確立及仿真過程32-33
- 3.3.3 銑削結果分析33-37
- 3.4 實驗驗證37-39
- 3.5 本章小結39-40
- 第4章 銑削參數(shù)對葉片加工質量的影響40-49
- 4.1 引言40
- 4.2 葉片加工質量的定義40-42
- 4.2.1 宏觀型面尺寸誤差40-41
- 4.2.2 微觀表面完整性41-42
- 4.3 仿真銑削參數(shù)對葉片表面殘余應力及表面粗糙度的影響42-46
- 4.3.1 銑削參數(shù)對葉片表面殘余應力的影響42-44
- 4.3.2 銑削參數(shù)對葉片表面粗糙度的影響44-46
- 4.4 葉片加工變形規(guī)律46-48
- 4.5 本章小結48-49
- 第5章 葉片變形誤差補償及實驗驗證49-60
- 5.1 引言49
- 5.2 誤差補償策略及方法49-50
- 5.3 刀位軌跡補償方法50-52
- 5.4 曲線擬合及曲面重構52-54
- 5.5 有限元仿真驗證54-55
- 5.6 實驗驗證55-59
- 5.6.1 實驗所用材料及設備55-56
- 5.6.2 數(shù)控 NC 代碼生成56
- 5.6.3 實驗加工過程56-58
- 5.6.4 結果對比分析58-59
- 5.7 本章小結59-60
- 結論60-62
- 參考文獻62-65
- 致謝65-66
-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含錄用)的學術論文6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永林;林立;黃澤華;;薄壁葉片加工誤差分析與預測[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2 全宏聲;第三代單晶高溫合金TMS-75和TMS-82[J];材料工程;2000年06期
3 趙永慶,趙香苗,朱康英,羅國珍,周廉;阻燃鈦合金[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6年05期
4 呂丹;童創(chuàng)明;鄧發(fā)升;解超旭;;三次NURBS曲線控制點的計算[J];彈箭與制導學報;2006年04期
5 黃維;黃春峰;王永明;陳建民;;先進航空發(fā)動機關鍵制造技術研究[J];國防制造技術;2009年03期
6 陳榮章,王羅寶,李建華;鑄造高溫合金發(fā)展的回顧與展望[J];航空材料學報;2000年01期
7 藺小軍;劉維維;任軍學;史耀耀;肖德智;;薄壁葉片加工變形誤差補償技術[J];航空制造技術;2010年14期
8 陳光明;;基于并聯(lián)機床的汽輪機葉片數(shù)控加工技術研究[J];機床與液壓;2010年11期
9 ;Third-order point contact approach for five-axis sculptured surface machining using non-ball-end tools(II): Tool positioning strategy[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8期
10 郭魂;左敦穩(wěn);劉遠偉;王珉;童國權;;航空腔型薄壁件銑削變形的預測[J];吉林大學學報(工學版);2008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黃志剛;航空整體結構件銑削加工變形的有限元模擬理論及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2 胡創(chuàng)國;薄壁件精密切削變形控制與誤差補償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林立;復雜薄壁葉片加工誤差分析與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許曉蘭;逆向工程中的NURBS曲面重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年
3 李佑宏;葉片五軸數(shù)控加工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劉玉娟;航空發(fā)動機葉片制造技術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關鍵詞:葉片類扭曲曲面薄壁件銑削加工變形仿真與實驗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64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angkongsky/346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