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創(chuàng)業(yè)板IPO上市財務造假問題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7-14 05:15
本文關鍵詞:基于創(chuàng)業(yè)板IPO上市財務造假問題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創(chuàng)業(yè)板 IPO財務造假 新大地 財務造假手段
【摘要】:財務造假充斥著我國的證券市場,且具有越演越烈的趨勢,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有效防止IPO財務造假,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推動我國證券市場健康發(fā)展迫在眉睫。 本文通過引用GONE理論、博弈論理論和信息不對稱理論對IPO財務造假的內(nèi)外部環(huán)境進行分析,并對新大地成本、收入、利潤等分析得出IPO財務造假的手段主要是少計成本、虛增收入、虛增資產(chǎn)、隱瞞重要事項等,分析得出財務造假的原因只要是企業(yè)內(nèi)部管理問題嚴重,各主體相關利益的驅(qū)動,公司財務人員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不高,中介機構與公司的勾結,違約成本低等,在此基礎之上得出對IPO財務造假手段的預防獎懲措施,主要涉及對相關利益主體如新大地公司自身、中介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保薦機構南京證券等的獎懲制度的建設及實施;具體措施分為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體系,完善公司董事管理制度,加強對財務人員的教育、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增加信息透明度、強對投資者的教育、建立股票回購標準、加大對中介機構監(jiān)督與處罰、完善貨市制度等,為廣大投資者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投資環(huán)境。本文主要分為五部分:第一部分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義、內(nèi)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研究創(chuàng)新;第二部分包括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簡述包括財務造假概念、特征及危害的介紹以及相關理論綜述。第三部分在介紹新大地公司的基礎上回顧了新大地公司財務造假案件的始末,分析新大地公司的收入、成本、利潤及造假手段以及原因進行分析總結;第四部分從預防措施、獎懲措施、證券市場的制度規(guī)范以及對財務造假的源頭堵截等方面提出防治上市公司財務造假的措施。第五部分總結與展望。本文的研究意義的主要體現(xiàn)在對國內(nèi)上市公司的原因的探尋上,與此同時,本文還較為深入的分析了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的許多造假方法,并從本質(zhì)上對這種情況予以研究,進而為相關對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礎,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關鍵詞】:創(chuàng)業(yè)板 IPO財務造假 新大地 財務造假手段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75;F832.5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緒論10-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義10-11
- 1.2 文獻綜述11-14
- 1.2.1 國外文獻綜述11-13
- 1.2.2 國內(nèi)文獻綜述13-14
- 1.3 研究內(nèi)容及思路14-16
- 1.3.1 研究內(nèi)容14-15
- 1.3.2 研究思路15-16
- 1.4 研究方法及創(chuàng)新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研究創(chuàng)新17-18
- 2 理論基礎18-30
- 2.1 IPO財務造假的概念特征及影響18-19
- 2.1.1 IPO財務造假的概念18
- 2.1.2 報表粉飾18
- 2.1.3 盈余管理與利潤操縱18-19
- 2.1.4 會計信息失真19
- 2.2 IPO財務造假的特征19-21
- 2.2.1 主體通常是高層管理者19-20
- 2.2.2 會計資料作為造假的客體20
- 2.2.3 公司的實際盈利水平不變20
- 2.2.4 疏忽行為也屬于造假行為20
- 2.2.5 造假行為不間斷20-21
- 2.3 IPO財務造假的影響21-22
- 2.3.1 損害投資者利益21
- 2.3.2 損害關聯(lián)單位利益21
- 2.3.3 損害公司內(nèi)部有關人員利益21-22
- 2.3.4 損害相關中介機構利益22
- 2.3.5 減弱市場配置資源的能力22
- 2.3.6 造成誠信缺失及投資者對上市公司的不信任22
- 2.4 IPO財務造假的環(huán)境分析22-27
- 2.4.1 苛刻的首次公開發(fā)行股票并上市條件23-25
- 2.4.2 地方政府尋租普遍25
- 2.4.3 造假成本與收益差距懸殊25-26
- 2.4.4 公司上市后巨額收益的強大誘惑力26-27
- 2.4.5 密切的公司上市與中介機構的關系27
- 2.5 IPO財務造假理論基礎27-30
- 2.5.1 GONE理論27-28
- 2.5.2 博弈論理論28
- 2.5.3 信息不對稱理論28
- 2.5.4 從公司角度探討內(nèi)部控制制度28-30
- 3 公司財務造假問題的手段及原因分析:以新大地為例30-48
- 3.1 新大地簡介30
- 3.2 新大地財務造假分析30-38
- 3.2.1 公司自身30-36
- 3.2.2 注冊會計師瞞報招股書且兼職執(zhí)業(yè)36-37
- 3.2.3 關聯(lián)客戶37-38
- 3.3 新大地財務造假手段分析38-45
- 3.3.1 產(chǎn)品銷售單價虛高38-41
- 3.3.2 虛增收入41-43
- 3.3.3 虛增固定資產(chǎn)43
- 3.3.4 遺漏關聯(lián)方關系及其交易43-45
- 3.4 新大地財務造假的原因分析45-48
- 3.4.1 企業(yè)內(nèi)部管理問題嚴重45
- 3.4.2 各主體相關利益的驅(qū)動45-46
- 3.4.3 令人堪憂的財務人員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46
- 3.4.4 中介機構與公司的勾結46-47
- 3.4.5 地方政府監(jiān)管制度缺失47
- 3.4.6 違約成本低47-48
- 4 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IPO財務舞弊預防策略48-56
- 4.1 預防措施48-50
- 4.1.1 改善內(nèi)部控制環(huán)境48
- 4.1.2 完善董事管理制度48-49
- 4.1.3 財務人員職業(yè)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49
- 4.1.4 增加自身財務透明度和誠信文化的建設49-50
- 4.2 中介機構服務質(zhì)量的提升50-51
- 4.2.1 完善中介機構的審查機制50-51
- 4.2.2 中介機構實力及誠信度提升機制建設51
- 4.3 監(jiān)管機構的監(jiān)管與反監(jiān)管51-53
- 4.3.1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51
- 4.3.2 執(zhí)行審批程序要嚴格51-52
- 4.3.3 建設完善的中介機構監(jiān)督體系52
- 4.3.4 建立民主機制加強對監(jiān)管機構的監(jiān)督52
- 4.3.5 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52-53
- 4.3.6 嚴厲執(zhí)行對各部門的獎勵及處罰53
- 4.4 完善制度規(guī)范證券市場53-55
- 4.4.1 完善股票定價制度53
- 4.4.2 配股制度需要進一步完善53-54
- 4.4.3 完善IPO保薦制度54-55
- 4.5 源頭堵截,減少誘發(fā)財務造假的因素55-56
- 4.5.1 加強對投資者的教育55
- 4.5.2 剔除地方政府的保護主義55-56
- 5 結論及展望56-58
- 5.1 結論56-57
- 5.2 展望57-58
- 參考文獻58-61
- 致謝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文斌;陳超;;新股上市后盈利能力下滑及募集資金使用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4期
2 吳革;;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防范與治理[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0年02期
3 張曉寧;;上市公司財務欺詐的原因分析及對策建議[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年02期
4 艾永梅;;我國上市公司會計造假行為的博弈分析[J];科學經(jīng)濟社會;2011年03期
5 朱偉亮;;財務人員從被動財務造假到主動財務造假的行為學分析[J];財會研究;2011年23期
6 黃月春;;試論盈余管理和財務造假的差別[J];會計師;2012年01期
7 韋琳;徐立文;劉佳;;上市公司財務報告舞弊的識別——基于三角形理論的實證研究[J];審計研究;2011年02期
8 鄭賢龍;;淺析IPO財務造假動因、手段及防范對策[J];商業(yè)會計;2013年17期
9 修玉強;;初步識別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方法[J];中國外資;2011年17期
10 徐廣萍;;試論如何防范財務造假[J];時代金融;2012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鄧慶山;基于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失真識別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5397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5397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