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轉讓信托受益權的價值評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5 01:12
本文關鍵詞:可轉讓信托受益權的價值評估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截至2014年第3季度,信托行業(yè)全行業(yè)資產(chǎn)管理規(guī)模已經(jīng)將近13億元,其中有約3.7億元的規(guī)模是由可以實現(xiàn)轉讓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信托受益權構成,然而信托產(chǎn)品流動性缺失、門檻偏高逐漸成為制約行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瓶頸。早在2013年6月,華寶信托已經(jīng)推出了“流通寶”的平臺服務,該平臺不僅能夠提供信托受益權的轉讓,并且預想能夠根據(jù)如市場、同期理財產(chǎn)品收益率等多種因素對信托受益權進行定價,不過目前還只是一個預期,實際上還是以實際持有份額和收益率進行簡單的計算來進行估價,并且只針對有固定收益率的產(chǎn)品。其次,還有一些信托公司和金融服務機構也嘗試過對信托受益權進行抵押融資,雖然較轉讓有所區(qū)別,但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信托受益權的流通性,比如平安信托已經(jīng)于2014年1月10日已經(jīng)完成信托受益權質押融資業(yè)務的首單操作。 一直以來,信托產(chǎn)品因期限長、金額大、非標準的產(chǎn)品特點而較難獲得流動性,但信托客戶由于各種原因希望通過轉讓信托受益權獲得流動資金的需求卻日益強烈。業(yè)內雖然對信托受益權的轉讓和質押,都做過許多嘗試,經(jīng)歷過許多的探索,但依然缺乏規(guī)范的、統(tǒng)一的、能夠讓交易雙方感覺合理的轉讓平臺,其中最大的瓶頸在于信托受益權的定價問題。 本文從目前的實際需求出發(fā),結合已有轉讓和質押融資平臺,比如華寶信托“流通寶”、平安信托質押平臺等,綜合考慮影響可轉讓信托受益權(下文所指可轉讓信托受益權,均指符合文中第2章第3節(jié)可轉讓條件的信托受益權)預期收益率的期限、風險、資金成本、規(guī)模等要素,結合債券定價模型及可轉讓信托受益權收益率影響因素分析的結果,擬推出能夠適應可轉讓信托受益權對應特點的定價模型。該模型在債權定價的模型的基礎上,因綜合考慮信托受益權的影響因素,并將該類影響因素的影響直接反映到最終的轉讓參考價格之中,與以往的轉讓模型及信托經(jīng)理撮合成交來比,該模型更加科學的反映了信托受益權的實際價值。最終,依據(jù)待轉讓信托受益權的案例對該模型進行驗證,最終得出待轉讓信托受益權的參考價格,對出讓方和受讓方而言,收益率都能達到雙方的預期水平。
【關鍵詞】:可轉讓信托受益權 價值評估 實證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云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49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緒論7-17
- 1.1 選題背景及意義7-9
-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9-15
- 1.2.1 國內文獻研究綜述9-13
- 1.2.2 國外文獻研究綜述13-15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16
- 1.3.2 研究方法16
- 1.4 本文可能的創(chuàng)新之處與不足16-17
- 第二章 信托受益權的相關理論17-20
- 2.1 信托受益權的定義17
- 2.2 信托受益權的特征17-18
- 2.2.1 信托受益權屬于兼具物權和債權性質的財產(chǎn)權17
- 2.2.2 信托受益權屬于可轉讓的財產(chǎn)權利17-18
- 2.3 信托受益權轉讓概述18-20
- 2.3.1 轉讓人對信托受益權必須具有合法所有權18
- 2.3.2 轉讓行為需符合信托文件規(guī)定18-19
- 2.3.3 信托受益權完成轉讓后,應及時向受托人出備案登記19-20
- 第三章 影響可轉讓信托受益權預期收益率的實證分析20-29
- 3.1 可轉讓信托受益權預期收益率影響因素構成分析20-23
- 3.1.1 資金的運用方式20-21
- 3.1.2 資金的投資領域21-22
- 3.1.3 信托產(chǎn)品發(fā)行規(guī)模與期限結構22
- 3.1.4 風險控制措施22-23
- 3.1.5 無風險利率23
- 3.2 可轉讓信托受益權預期收益率的實證分析23-29
- 第四章 相關金融資產(chǎn)定價模型的研究29-37
- 4.1 債券定價模型29-37
- 4.1.1 固定收益率金融資產(chǎn)定價算法29-32
- 4.1.2 浮動利率債券定價算法32-37
- 第五章 可轉讓信托受益權定價模型的提出37-43
- 5.1 信托受益權轉讓定價模型37-43
- 5.1.1 定價假設38
- 5.1.2 定價模型38-39
- 5.1.3 轉讓定價舉例39-41
- 5.1.4 模型評價41-43
- 第六章 總結43-45
- 參考文獻45-47
- 致謝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許雄斌;;信托創(chuàng)新產(chǎn)品的定價機制與模型[J];宏觀經(jīng)濟研究;2008年04期
2 鄒亞寶;;媒體對有限理性投資者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3 孫聚民;;信托受益權的應用研究[J];財會通訊(理財版);2007年03期
4 楊紅;張衛(wèi)東;;金融不良資產(chǎn)處置定價中的股權評估[J];中國資產(chǎn)評估;2006年07期
5 鄧旭升;肖繼五;;我國集合信托產(chǎn)品預期收益率的影響因素及市場風險評價——基于SVAR-GARCH-M模型與因子分析法的實證研究[J];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6 周文淵;李f
本文編號:3924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924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