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調整的股價異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3 14:11
本文關鍵詞:我國融資融券標的證券調整的股價異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融資融券交易制度又稱為證券信用交易制度,在這種交易模式下,當投資者對證券未來價格持樂觀態(tài)度時,可通過融資買入獲得收益;當投資者對未來證券價格持悲觀態(tài)度時,即可通過融券賣空來獲得收益。融資融券交易豐富了證易市場的交易制度,通過改變股票供求彈性來實現(xiàn)供求關系的變化,使得股價更加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市場定價效率。2010年3月31日融資融券交易的正式開展,標志著我國20多年的單邊市做市時代的終結。本文在總結分析了我國融資融券業(yè)務的發(fā)展歷程和現(xiàn)狀的基礎上,分析了存在的風險并在最后提出了相關的政策性建議。利用事件研究法對我國2010年3月31日融資融券交易正式接受申報,2011年12月5日標的證券的調整以及2013年9月22日創(chuàng)業(yè)板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調整所引起的股價異動進行分析,采用參數(shù)檢驗和非參數(shù)檢驗相結合的方法對實證結果進行顯著性檢驗。得出以下結論:(1)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調入,在公告日之前即有異常收益和累積異常收益的變動。說明我國對市場信息的監(jiān)管還不夠嚴格,有內(nèi)幕消息泄露的可能。(2)融資融券標的證券的調入,無論在市場處于上行還是下行階段,在實施日之后均有異常收益,且為正效應。市場上行時,累積異常收益上升幅度較大,結果顯著;市場下行時,異常收益小幅上升但是不顯著,隨后即大幅下降,表現(xiàn)為負效應且顯著。在不同的市場行情中,融資融券都能夠加快股票價格的調整。
【關鍵詞】:融資融券交易 標的證券調整 事件研究法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5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緒論8-14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8-9
- 1.2 文獻綜述9-11
- 1.2.1 融資融券對市場影響的研究綜述9-10
- 1.2.2 事件研究法的文獻綜述10-11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論文的主要框架11-12
- 1.3.1 研究方法11-12
- 1.3.2 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12
- 1.4 本文可能的創(chuàng)新與不足12-14
- 1.4.1 本文可能的創(chuàng)新12-13
- 1.4.2 本文的不足13-14
- 2 融資融券交易的理論概述及現(xiàn)狀14-20
- 2.1 融資融券基本概念14
- 2.2 融資融券交易的作用14-15
- 2.3 融資融券業(yè)務中的風險15-16
- 2.4 我國融資融券交易的特點16-18
- 2.4.1 融資融券交易模式的比較16-17
- 2.4.2 我國對融資融券業(yè)務的管理17-18
- 2.5 融資融券在我國的發(fā)展現(xiàn)狀18-20
- 2.5.1 融資融券在我國的發(fā)展歷程18
- 2.5.2 融資融券在我國的交易運行情況18-19
- 2.5.3 我國融資融券交易的主要問題19-20
- 3 事件研究法的理論分析20-25
- 3.1 有效市場假說與事件研究法20
- 3.2 事件研究法簡介20-25
- 3.2.1 事件研究法的基本步驟20-22
- 3.2.2 正常收益模型簡介22-23
- 3.2.3 異常收益的顯著性檢驗23-25
- 4 實證分析(一)25-35
- 4.1 確定事件研究法所需的樣本、事件日、事件窗口、模型25-26
- 4.1.1 確定事件及事件窗口估計窗口25
- 4.1.2 樣本選取25
- 4.1.3 正常收益模型的選取25-26
- 4.2 實證結果及分析26-27
- 4.3 累積異常收益的統(tǒng)計檢驗27-33
- 4.3.1 參數(shù)檢驗27-30
- 4.3.2 非參數(shù)檢驗30-32
- 4.3.3 極端樣本數(shù)據(jù)檢驗32-33
- 4.4 本章小結33-35
- 5 實證分析(二)35-40
- 5.1 確定事件研究法所需的樣本、事件日、事件窗口、模型35-36
- 5.1.1 確定事件及事件日、事件窗口估計窗口35
- 5.1.2 樣本選取35
- 5.1.3 正常收益的模型選擇35-36
- 5.2 實證結果及分析36-37
- 5.3 累積異常收益的檢驗分析37-39
- 5.4 本章小結39-40
- 6 實證(三)40-45
- 6.1 確定事件研究法所需的樣本、事件日、事件窗口、模型40-41
- 6.1.1 確定事件及事件窗口估計窗口40
- 6.1.2 樣本選取40
- 6.1.3 正常收益模型的選取40-41
- 6.2 實證結果及分析41-43
- 6.3 累積異常收益統(tǒng)計檢驗43
- 6.4 本章小結43-45
- 7 總結及政策性建議45-48
- 7.1 本文小結45
- 7.2 對我國融資融券發(fā)展的政策性建議45-48
- 7.2.1 完善監(jiān)管45-46
- 7.2.2 適時調整保證金比例46
- 7.2.3 進一步擴大標的證券范圍46
- 7.2.4 加強投資者教育46-47
- 7.2.5 提升其抗風險能力47-48
- 致謝48-49
- 參考文獻49-51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葛銳;于靜之;楊彬彬;尹愛田;;藥物政策評價:事件研究方法應用探討[J];中國衛(wèi)生經(jīng)濟;2010年11期
2 楊萍;;未來盈利預測信息的有用性研究[J];未來與發(fā)展;2010年06期
3 李蕊;;股權分置改革的市場效應——基于M&M定理的思考[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王福嶺;李巍;羅國慶;;我國融資融券授信制度研究及其影響分析[J];現(xiàn)代管理科學;2009年09期
5 周夢星;;論新聘基金經(jīng)理對基金業(yè)績的影響[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0年09期
6 劉青;;限售股解禁前后盈余管理行為對股價效應的影響研究[J];現(xiàn)代商貿(mào)工業(yè);2012年12期
7 湯玉寶;劉旭
本文編號:3881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zbyz/3881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