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理論的碳市場交易價格預測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灰色理論的碳市場交易價格預測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價格 灰色理論 GM(1 1)模型
【摘要】:溫室氣體排放不斷增加,加速了世界范圍內氣候的異常變化及大規(guī)模全球變暖的進程,逐漸成為了世界各國所共同關注的焦點!毒┒甲h定書》的簽訂促使北美及歐盟各國紛紛組建碳市場進行交易活動。2013年6月18日,深圳啟動了國內第一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中國碳交易市場從那一刻開始正式起步。面對市場上日益活躍的碳排放權交易,對于一個需要進行碳交易活動的企業(yè)而言,充分地掌握未來一段時間內的碳交易價格是極其必要的。本文從國內外碳交易市場紛繁復雜的研究現(xiàn)狀中,梳理出我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機制與運行狀況,并藉此確立了論文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企業(yè)的決策活動路徑,通過對決策路徑的研究,挖掘出在決策路徑中發(fā)揮重要影響的因素,即碳交易價格;其次,通過分析我國碳交易市場上價格預測的難點,結合灰色理論的特點,說明了灰色理論的GM(1,1)模型在現(xiàn)實預測中的可行性,并建立起GM(1,1)模型以及GM(1,1)的結果優(yōu)化模型;最后通過GM(1,1)模型和GM(1,1)的結果優(yōu)化模型對碳交易試點的價格進行預測分析,得出相應的研究結論。研究結果:(1)在實際的碳交易活動中,企業(yè)可根據(jù)本文所做出的碳交易決策路徑進行碳交易方式的選擇;(2)企業(yè)在碳交易時可以使用GM(1,1)模型,特別是帶有殘差修正的GM(1,1)結果優(yōu)化模型進行碳價格預測;利用帶有殘差修正的GM(1,1)結果優(yōu)化模型進行預測,精確度較高,對企業(yè)判斷碳交易價格的走勢有一定的參考;這樣做既有利于加強企業(yè)進行碳交易決策的科學性,又有利于減少企業(yè)在碳市場中的實際交易風險。
【關鍵詞】:碳交易市場 碳交易價格 灰色理論 GM(1 1)模型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F224;X196;F832.5
【目錄】: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法12-13
- 1.2.1 技術路線圖12
- 1.2.2 研究方法12-13
- 1.3 研究內容和創(chuàng)新點13-15
- 1.3.1 研究內容13-14
- 1.3.2 創(chuàng)新點14-15
- 第2章 文獻綜述15-22
- 2.1 碳交易市場的文獻研究15-17
- 2.1.1 碳交易市場的基礎理論15-16
- 2.1.2 碳交易的配額分配機制16-17
- 2.1.3 碳交易的價格研究17
- 2.2 預測方法的文獻研究17-20
- 2.2.1 基本分析法17-18
- 2.2.2 技術分析法18
- 2.2.3 時間序列法18-19
- 2.2.4 神經網絡法19
- 2.2.5 灰色系統(tǒng)理論19-20
- 2.3 現(xiàn)有文獻評述20-22
- 第3章 我國碳交易市場下企業(yè)決策路徑中的碳交易價格研究22-34
- 3.1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交易現(xiàn)狀22-26
- 3.1.1 控排企業(yè)的確定22-23
- 3.1.2 碳排放配額的確定23-25
- 3.1.3 碳交易規(guī)則25
- 3.1.4 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運作情況25-26
- 3.2 我國碳交易市場中的企業(yè)決策路徑26-30
- 3.2.1 影響企業(yè)碳交易決策路徑的因素分析27-29
- 3.2.2 我國碳交易市場下的企業(yè)決策路徑分析29-30
- 3.3 碳交易決策中的交易價格30-32
- 3.3.1 碳交易價格K線理論30-31
- 3.3.2 碳交易價格預測的難點31-32
- 3.4 本章小結32-34
- 第4章 碳交易價格的灰色預測模型34-46
- 4.1 灰色理論在碳交易價格預測中的可行性34-35
- 4.2 灰色理論的介紹35-36
- 4.2.1 灰色理論概述35-36
- 4.2.2 灰色理論的主要內容36
- 4.3 灰色理論的預測模型36-45
- 4.3.1 灰色預測方法36-38
- 4.3.2 GM(1,1)的預測模型38-41
- 4.3.3 GM(1,1)的結果優(yōu)化模型41-45
- 4.4 本章小結45-46
- 第5章 實證分析46-56
- 5.1 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介紹46-47
- 5.1.1 湖北碳交易試點簡介46
- 5.1.2 廣東碳交易試點簡介46-47
- 5.2 數(shù)據(jù)的選取47
- 5.3 實證模型研究47-54
- 5.3.1 湖北碳交易試點的實證模型研究47-49
- 5.3.2 廣東碳交易試點的實證模型研究49-54
- 5.4 實證研究結果的分析與總結54-55
- 5.5 本章小結55-56
- 結論與展望56-57
- 致謝57-58
- 參考文獻58-6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潔;夏炎;范英;劉婧宇;;全國碳市場與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5年10期
2 段茂盛;龐韜;;全國統(tǒng)一碳排放權交易體系中的配額分配方式研究[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3 胡雷;王軍鋒;;中國碳交易市場面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中國主體功能區(qū)框架下構建碳市場的思路分析[J];未來與發(fā)展;2013年01期
4 甘暉;;福建省碳交易市場的現(xiàn)狀及政策建議[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5 隗斌賢;揭筱紋;;基于國際碳交易經驗的長三角區(qū)域碳交易市場構建思路與對策[J];管理世界;2012年02期
6 彭玉鎦;付彥琪;;碳金融在鄱陽湖生態(tài)經濟區(qū)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7 江璐林;;全球碳交易價格波動影響因素分析[J];文史博覽(理論);2011年10期
8 鄭艷;梁帆;;氣候公平原則與國際氣候制度構建[J];世界經濟與政治;2011年06期
9 張健華;;我國碳交易市場發(fā)展的制約因素及路徑選擇[J];金融論壇;2011年05期
10 雷立鈞;荊哲峰;;國際碳交易市場發(fā)展對中國的啟示[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申志濤;基于灰色系統(tǒng)預測理論的商品住宅價格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莉;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的灰色分析[D];山東大學;2008年
3 程松林;基于灰色理論的武漢商品房價格預測和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賈凌云;人口預測的灰色增量模型及其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6年
5 張浩;灰色系統(tǒng)理論在我國宏觀經濟分析中的應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學;2005年
6 趙梅娟;GM(1,,1)模型的改進及其應用[D];江蘇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7158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touziyanjiulunwen/71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