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提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2 13:28
近些年來,由于港口腹地經濟的發(fā)展,集輸運條件的改善以及新航線的不斷開拓,大連集裝箱碼頭取得了快速發(fā)展,集裝箱吞吐量連年攀升。然而,隨著集裝箱船舶大型化步伐的加快,對掛靠港的泊位前沿水深、裝卸條件、作業(yè)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班輪公司為了降低航運成本,減少了掛靠港數(shù)量,從而加劇了各大港口間的激烈競爭。作為老港口,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大連集裝箱碼頭面臨著巨大的發(fā)展壓力。而對港口而言,泊位通過能力大小,是港口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因此,提升泊位通過能力,吸引航線掛靠,成為擺在大連集裝箱碼頭發(fā)展面前的重要課題。然而,近年來,隨著集裝箱吞吐量的增長,碼頭在生產作業(yè)中暴露出了機械緊張、翻搗量大、設備故障率高等諸多問題,極大地降低了港口作業(yè)效率,從而嚴重影響了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提升。因此,解決這些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已顯得刻不容緩。本文結合泊位通過能力相關理論和實際操作經驗,對影響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主要因素和大連集裝箱碼頭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問題展開了分析研究。根據灰色原理,建立GM(1,1)模型,并通過殘差序列、關聯(lián)度以及均方差比檢驗,證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從而對大連集裝箱碼頭未來五年的集裝箱吞吐...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情況
1.2.1 港口泊位通過能力方面的研究情況
1.2.2 港口預測方法方面的研究情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內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內容
1.4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基本理論
2.1 集裝箱碼頭泊位
2.1.1 集裝箱泊位定義及主要參數(shù)
2.1.2 集裝箱碼頭泊位的布局形式及投入數(shù)量
2.1.3 集裝箱港口岸邊裝卸橋
2.1.4 集裝箱碼頭泊位生產與港口軟環(huán)境
2.2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
2.2.1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及相關定義
2.2.2 研究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提升的意義
第3章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現(xiàn)狀及吞吐量預測
3.1 大連集裝箱碼頭現(xiàn)狀
3.1.1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發(fā)展狀況
3.1.2 經濟腹地開拓及港口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
3.1.3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集輸運條件
3.1.4 大連集裝箱碼頭航線狀況
3.1.5 大連集裝箱碼頭發(fā)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3.2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泊位作業(yè)組織過程
3.2.1 集裝箱港口的泊位生產計劃
3.2.2 船舶裝卸作業(yè)
3.3 大連集裝箱碼頭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3.1 碼頭作業(yè)中集裝箱翻搗量大
3.3.2 碼頭作業(yè)中出現(xiàn)作業(yè)沖突
3.3.3 港口裝卸設備故障率高的原因
3.3.4 碼頭裝卸工藝陳舊
3.3.5 碼頭信息化水平低
3.3.6 完船等引水、拖輪
3.4 大連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預測
3.4.1 吞吐量預測的意義及預測手段
3.4.2 灰色模型及選擇灰色模型的理由
3.4.3 建立GM(1,1)模型
3.4.4 模型合理性檢驗
3.4.5 預測未來5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及結果分析
第4章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
4.1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分析
4.1.1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泊位情況
4.1.2 影響碼頭泊位生產的自然因素及設備條件
4.2.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與分析
4.2.1 泊位通過能力計算公式
4.2.2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主要參數(shù)取值分析
4.2.3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
4.2.4 泊位通過能力計算結果分析
4.3 泊位通過能力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4.3.1 計算公式的參數(shù)分析
4.3.2 影響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主要原因
第5章 提高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措施
5.1 提高集裝箱船舶單船裝卸箱量
5.1.1 引進航線,調整船型比例
5.1.2 采取港航互動戰(zhàn)略
5.1.3 發(fā)揮"保稅港區(qū)"優(yōu)勢增加貨源
5.1.4 利用臨港產業(yè)資源
5.1.5 開拓內貿貨源
5.1.6 大力推進"散改集"
5.2 提高大連集裝箱碼頭的作業(yè)效率
5.2.1 降低集裝箱翻搗量
5.2.2 減少港口在船舶、堆場作業(yè)中的作業(yè)沖突
5.2.3 降低港口作業(yè)高峰期,閘口內外壓車率
5.2.4 降低港口設備的故障率
5.2.5 嘗試新裝卸工藝
5.2.6 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
5.3 縮短集裝箱船舶靠離泊時間
5.3.1 中控船調打好提前量
5.3.2 解決等拖輪、引水的問題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1.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1.2 研究體會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7731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情況
1.2.1 港口泊位通過能力方面的研究情況
1.2.2 港口預測方法方面的研究情況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內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內容
1.4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基本理論
2.1 集裝箱碼頭泊位
2.1.1 集裝箱泊位定義及主要參數(shù)
2.1.2 集裝箱碼頭泊位的布局形式及投入數(shù)量
2.1.3 集裝箱港口岸邊裝卸橋
2.1.4 集裝箱碼頭泊位生產與港口軟環(huán)境
2.2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
2.2.1 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及相關定義
2.2.2 研究集裝箱港口泊位通過能力提升的意義
第3章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現(xiàn)狀及吞吐量預測
3.1 大連集裝箱碼頭現(xiàn)狀
3.1.1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發(fā)展狀況
3.1.2 經濟腹地開拓及港口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
3.1.3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集輸運條件
3.1.4 大連集裝箱碼頭航線狀況
3.1.5 大連集裝箱碼頭發(fā)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
3.2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泊位作業(yè)組織過程
3.2.1 集裝箱港口的泊位生產計劃
3.2.2 船舶裝卸作業(yè)
3.3 大連集裝箱碼頭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3.3.1 碼頭作業(yè)中集裝箱翻搗量大
3.3.2 碼頭作業(yè)中出現(xiàn)作業(yè)沖突
3.3.3 港口裝卸設備故障率高的原因
3.3.4 碼頭裝卸工藝陳舊
3.3.5 碼頭信息化水平低
3.3.6 完船等引水、拖輪
3.4 大連集裝箱碼頭集裝箱吞吐量預測
3.4.1 吞吐量預測的意義及預測手段
3.4.2 灰色模型及選擇灰色模型的理由
3.4.3 建立GM(1,1)模型
3.4.4 模型合理性檢驗
3.4.5 預測未來5年的集裝箱吞吐量及結果分析
第4章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及影響因素分析
4.1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分析
4.1.1 大連集裝箱碼頭的泊位情況
4.1.2 影響碼頭泊位生產的自然因素及設備條件
4.2.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與分析
4.2.1 泊位通過能力計算公式
4.2.2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主要參數(shù)取值分析
4.2.3 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計算
4.2.4 泊位通過能力計算結果分析
4.3 泊位通過能力主要影響因素分析
4.3.1 計算公式的參數(shù)分析
4.3.2 影響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主要原因
第5章 提高大連集裝箱碼頭泊位通過能力的措施
5.1 提高集裝箱船舶單船裝卸箱量
5.1.1 引進航線,調整船型比例
5.1.2 采取港航互動戰(zhàn)略
5.1.3 發(fā)揮"保稅港區(qū)"優(yōu)勢增加貨源
5.1.4 利用臨港產業(yè)資源
5.1.5 開拓內貿貨源
5.1.6 大力推進"散改集"
5.2 提高大連集裝箱碼頭的作業(yè)效率
5.2.1 降低集裝箱翻搗量
5.2.2 減少港口在船舶、堆場作業(yè)中的作業(yè)沖突
5.2.3 降低港口作業(yè)高峰期,閘口內外壓車率
5.2.4 降低港口設備的故障率
5.2.5 嘗試新裝卸工藝
5.2.6 提高港口信息化水平
5.3 縮短集裝箱船舶靠離泊時間
5.3.1 中控船調打好提前量
5.3.2 解決等拖輪、引水的問題
第6章 結論與展望
6.1 結論
6.1.1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6.1.2 研究體會
6.2 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797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379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