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中國特色“公路兩個體系”發(fā)展戰(zhàn)略
本文選題:公路交通 + 公路兩個體系; 參考:《新視野》2014年04期
【摘要】:我國公路存在著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深層次的突出矛盾。我國的收費公路正承受著內部與外部的雙重壓力,處理不好可能會影響整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收費政策"是"收稅政策"的必要補充,可以長期有效解決公路發(fā)展資金,還可以將公路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負擔分開,調節(jié)交通流量,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完善的政策。實施"公路兩個體系"發(fā)展戰(zhàn)略,改革和完善收費公路政策,是實現我國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本途徑。
[Abstract]:There is a deep-level and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of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highway in our country. The toll roads in our country are under the double pressure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pressure. If they are not handled properly, they ma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economy and society. " Toll policy "is a necessary supplement to the" tax collection policy ",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highway development fund for a long time. It can also separate the burden of highway users from non-users and regulate traffic flow. It is a policy that needs to be improved for a long time. Implement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wo systems of highway" and reforming and perfecting the policy of toll road are the basic ways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ghway traffic in China.
【作者單位】: 交通運輸部規(guī)劃研究院戰(zhàn)略與政策研究所;
【分類號】:F54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琪;;掀起在公路交通戰(zhàn)線上增產節(jié)約的新高潮[J];公路;1959年11期
2 黃朝迎,張清;暴雨洪水災害對公路交通的影響[J];氣象;2000年09期
3 鄧澤英;美國:如何管理公路交通?[J];現代交通管理;2000年12期
4 裴玉龍,蓋春英;關于黑龍江省公路交通OD調查資料開發(fā)利用問題的探討[J];東北公路;2002年03期
5 ;入世后我國在公路交通服務貿易承諾的主要內容[J];遼寧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6 ;公路交通技術2002年總目錄[J];公路交通技術;2002年04期
7 楊炳煥;;淺談公路養(yǎng)護機械化的必要性[J];科技資訊;2006年18期
8 李作敏;;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評價與應用[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11期
9 余愛芬;楊明;楊容泉;;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及其實現[J];職業(yè)圈;2007年03期
10 陳孟莊;;福建省掀起公路綠化殲滅戰(zhàn)高潮[J];公路;1965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兆平;;景區(qū)公路的安全與環(huán)保探討[A];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2009)[C];2010年
2 徐國忠;;公路交通運輸企業(yè)的管理和發(fā)展[A];第三屆全國人—機—環(huán)境系統(tǒng)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7年
3 陳貽安;;關于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評價模型的探討[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4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A];橋區(qū)船舶航行安全與管理論文集(1)[C];2010年
5 徐菊明;;在湖北公路交通防災救災安保工程專家論壇會議上的講話[A];湖北公路交通防災救災安保工程專家論壇專輯[C];2008年
6 張紅玉;李會麗;;淺談我國公路的發(fā)展[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9卷)[C];2008年
7 龐俊達;;加快西部地區(qū)公路交通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簡介[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8 王勤;;淺談公路交通信息技術[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9 ;武漢公路交通[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湖北公路交通防災救災安保工程專家論壇隆重召開[A];湖北公路交通防災救災安保工程專家論壇專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通訊員 袁會暢邋本報記者 柴國榮 徐祖賢;“五型公路”:浙江公路又好又快發(fā)展的載體[N];中國經濟時報;2008年
2 本報特約記者 普正權 段小丫 通訊員 杜中語;昔日山道崎嶇 今朝四通八達[N];云南科技報;2009年
3 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誰持彩練津門舞[N];中國交通報;2011年
4 本報記者 陰文娟;從“行路難”到“大樞紐”[N];通遼日報;2008年
5 本報通訊員 李凡;托起經濟騰飛的脊梁[N];四平日報;2009年
6 樊福順;公路交通密織網絡 河南經濟換擋提速[N];中國信息報;2010年
7 郭平;開拓進取 打造強勢臨河交通[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1年
8 本報記者 李榮 通訊員 蔣明燦;天塹變通途 桂北歸咫尺[N];廣西日報;2009年
9 記者顧新勇 通訊員方少琴;河谷公路越來越通暢[N];伊犁日報(漢);2010年
10 趙冠南 項寧宇;建設大路網 打造五型路[N];溫州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春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公路交通與經濟社會發(fā)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2 陳畢伍;中國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3 廖軍;公路交通信息資源整合及系統(tǒng)實現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4 張生瑞;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系統(tǒng)分析與評價[D];長安大學;2002年
5 劉清平;山西公路發(fā)展史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6 秦曉春;公路景觀評價的感知理論與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8年
7 魏中華;公路景觀設計理論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8 李家春;公路邊坡降雨災害評價方法與指標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9 胡立偉;公路交通設施駕駛容錯能力分析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10 唐俊忠;高速公路通行負擔分析理論與方法[D];長安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作敏;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02年
2 婧婧;內蒙古公路交通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相關性定量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3 龔文春;“費改稅”對公路交通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4 史建;公路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滿意度測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5 曹玉姣;公路交通經濟影響評價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6 莊勇;新疆公路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評價[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7 侯海強;公路交通在西部開發(fā)中的地位、作用與發(fā)展對策[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8 馮虎;公路交通對新疆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測算分析[D];上海海事大學;2005年
9 王旭武;新疆公路交通“十一五”規(guī)劃實施效果分析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10 李永生;黑龍江省公路交通應急指揮中心的研究與設計[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47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204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