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的中鐵快運物流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2-10 22:32
本文關鍵詞:基于物聯網的中鐵快運物流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系統(tǒng)建模 價值鏈分析 因子分析 層次分析 模糊綜合評價
【摘要】:隨著物流信息化的發(fā)展,在鐵路物流中應用物聯網(IOT, Internet of Things)成為現實,鐵路物流應用物聯網后能夠產生巨大的效益,對物流企業(yè)和鐵路局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本文的研究核心是:構建合適的評價模型,利用模型對比分析物聯網應用后物流企業(yè)效益的變化。首先,論文對物聯網在物流領域的應用、物流效益評價、中鐵快運效益評價等相關研究進行了分析。其次,論文對物聯網技術和中鐵快運物流模式進行詳細的論述。然后對基于物聯網的中鐵快運物流效益評價理論做了定性的分析。再者,基于物流公司的視角,考慮利益相關者利益,運用價值鏈分析理論,對比分析物聯網應用前后的流程、實地考察、問卷調研、因子分析進行系統(tǒng)建模,最終構建了基于物聯網的中鐵快運物流效益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包括4個準則層、15個一級指標、45個二級指標、兩個方案層:將中鐵快運現有業(yè)務流程產生的效益作為方案一,將應用物聯網后的中鐵快運業(yè)務流程產生的效益作為方案二。最后,采用層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和基于灰色關聯度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的改進算法求解各個指標的權重,對中鐵快運大連營運部和齊齊哈爾營運部做了實證分析,采用模糊綜合評價(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FCE)對兩種方案進行評價,得出兩種方案的優(yōu)劣比較。論文的理論價值在于用價值鏈分析理論對中鐵快運進行價值活動的分析,應用利益相關者理論對中鐵快運物流利益主體進行確定,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構建指標體系,運用改進后的GRA算法和AHP方法確定權重,用FCE方法進行實證分析。其實際意義在于,基于中鐵快運的視角,對應用物聯網前后的物流效益進行對比分析,構建了基于物聯網的中鐵快運物流效益評價指標體系,進而對中鐵快運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實證分析,評價物聯網應用前后的物流效益差別,從而為物流企業(yè)是否應用物聯網技術提供決策意見。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259.23;F532.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劉雨華;;基于梯形模糊數的指標權重確定方法的應用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2 鐘章隊;倪明;;基于物聯網的鐵路安全信息保障系統(tǒng)[J];中國鐵路;2011年11期
,本文編號:12761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jtysjj/1276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