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增值作用的空間異質性研究——以香港地鐵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4-04-20 14:40
以香港地鐵的沿線居屋住宅項目為例,通過構建特征價格模型(Hedonic Price Model)和地理加權回歸模型(Geographi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GWR),通過引用地理學的研究方法,豐富現(xiàn)有的軌道交通對房地產價格影響的研究,揭示地鐵對住宅項目的增值作用及其影響的空間異質性,填補了相關的研究缺口。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59558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圖1:研究對象(藍點)和地鐵站點(紅點)的空間分布
Jayantha等(2015)的研究證明使用住戶形態(tài)類近的樣本有助于提高房地產價格模型的整體有效程度。香港居屋是一種資助性房屋,交易流通受到政府的限制,住戶具有一定的同質性,與樓房的需求較一致;此外,居屋住戶大都為社會上中等收入家庭,較能代表整體,由此,本文選取居屋住宅作為研究樣....
圖2:D1200變量地理加權模型回歸結果
上述回歸結果可以得出,地鐵站點影響的邊際空間分布規(guī)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軌道交通站點住宅價格正外部性影響大體上呈由南向北遞增趨勢,中心城區(qū)影響較弱,而對北區(qū)邊陲聚居點較強,尤以香港東北地區(qū)最強;(2)地鐵站點影響與CBD距離有一定的關系,離CBD愈遠的站點,地鐵軌道交通....
本文編號:39595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3959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