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評論中民本思想的符號學解讀
【學位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G212.2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jié)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與民本思想
1.1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概況
1.2 民本思想內(nèi)涵和外延
1.3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中的民本思想
1.4 選擇《中國新聞周刊》作為分析的理由
第二節(jié) 符號學:新聞評論研究的新視角
2.1 什么是符號學及符號學理論
2.2 符號學研究中的話語分析方法
2.3 話語分析研究新聞評論的意義
第二章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中民本思想的主題結構分析
第一節(jié) 選題與民生相關度高
1.1 民生熱點話題
1.2 主題以民眾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
1.3 主題特點分析:民本性、公共性、爭議性等
第二節(jié) 民本思想宏觀主題結構分析
2.1 梵·迪克的主題及主題結構
2.2 典型文本宏觀主題結構推導
2.3 民本評論宏觀主題結構圖
第三章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中民本思想的話語表達分析
第一節(jié) 民本話語扣準時代脈搏
第二節(jié) 國以民為本、政以民為本、官以民為本的分析視角
2.1 文本中段落的分布及比例
2.2 以民為本分析問題——高瞻遠矚、力透紙背
2.3 民眾的立場解決問題——高屋建瓴和啟蒙性
第三節(jié) 文本中民本思想的句類表達
3.1 陳述句:民本事實的敘述
3.2 疑問句:深化民本主題
3.3 遞進句:表現(xiàn)民本態(tài)度
3.4 假設句:民本預測
第四節(jié) 文本中民本思想詞語表達
4.1 關注民生、民情、民意、民利等熱點詞組
4.2 動詞:歧視、承擔等
4.3 動名詞:抑制房價、調(diào)房市等
4.4 感情色彩:褒義、貶義
第四章 《中國新聞周刊》評論中民本話語的認知分析
第一節(jié) 民本話語認知視角
1.1 新聞主體主觀認知
1.2 受眾認知
第二節(jié) 民本話語在評論中的認知再現(xiàn)
2.1 事實認知
2.2 價值觀認知
第三節(jié) 民本思想評論與社會認知互動
3.1 民本思想與政治意識
3.2 民本話語與社會交往
3.3 民本話語與社會權利
第五章 《中國新聞周刊》民本思想評論的啟示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桂峰;;民本思想研究述評[J];法制與社會;2010年05期
2 李彬;從片段到體系:西方符號學研究一瞥[J];國際新聞界;1999年06期
3 周家榮;;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的發(fā)展歷程與歷史歸宿[J];江南社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4 張分田;關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J];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5 孟憲霞;戴明璽;;民本思想的來源及其現(xiàn)代轉型[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6 朱學東;;破碎的世界也有希望[J];南風窗;2008年11期
7 朱學東;;重建我們的社會生活[J];南風窗;2008年13期
8 張分田;;從社會大眾的政治心態(tài)看民本思想的文化功能[J];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07年00期
9 張分田,張鴻;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內(nèi)涵與外延芻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10 范松楠;;傳播學之符號學直流淺談[J];新聞愛好者;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娟;《每周質(zhì)量報告·記者調(diào)查》的新聞話語分析[D];安徽大學;2005年
2 胡靜雅;報紙新聞話語綜合性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3 于琨;從話語分析視角看中日媒體有關“有毒水餃”事件報道[D];中國人民大學;2008年
4 任海燕;我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在當代的繼承與發(fā)展[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徐靖詩;中國傳統(tǒng)民本思想及啟示[D];西南大學;2009年
6 左實;《南方都市報》社論話語形態(tài)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7 張北辰;基于符號學向度的《讀者》文本話語分析[D];蘭州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8504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fangdichanjingjilunwen/2850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