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同伴交往不良及教育對策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6 14:01
隨著現(xiàn)代化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社會迫切需要加強現(xiàn)代化的職業(yè)教育,但由于傳統(tǒng)的偏見,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很少被關注。為了探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推動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本文針對同伴交往不良這一困擾中職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問題展開研究。中職生年齡正處于前與少年后期相接,后與青年中期相接的時期,在身心發(fā)展和社會成熟方面處于承前啟后,急劇變化,逐漸走向成熟的時期,而由于傳統(tǒng)的偏見,大學的擴招,中職生在心理上承受著更多的自卑、焦慮,面臨著許多心理困擾,其中,同伴交往不良是困擾中職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突出問題之一。 本研究在文獻研究的基礎上,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輔以個別訪談,對中職生同伴交往狀況及其同伴交往不良的基本特征進行了探討。結果表明,整體同伴交往水平呈中等,近60%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交往困擾,其困擾主要集中在異性交往和交際交往上;同伴交往存在年級差異,二年級交往困擾最多;整體同伴交往水平不存在性別差異,但男女生突出的交往困擾不同,男生為異性交往,女生為交際交往;同伴交往不良與學習成績不良呈正相關;同伴交往不良者對自身的交往狀況存在認知偏差;同伴交往狀況與家庭基本情況的關系為,同伴交...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一、 問題的提出
(一) 同伴交往不良的界定
(二) 國內(nèi)外關于同伴交往不良研究的現(xiàn)狀
(三)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及教育對策研究的意義
二、 問卷調(diào)查
(一) 調(diào)查對象
(二) 問卷與調(diào)查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三、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原因
(一) 客觀原因
(二) 主觀原因
四、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教育對策
(一) 指導同伴交往的原則
(二) 指導同伴交往的策略
(三) 同伴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
(四) 指導同伴交往的主要內(nèi)容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社會能力培養(yǎng)研究與啟示[J]. 黃天元.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6)
[2]農(nóng)村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J]. 穆玉吉,張樂怡. 中國健康教育. 2003(05)
[3]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 周維龍.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01)
[4]青少年同伴關系的特點與功能分析[J]. 張茜. 當代教育科學. 2003(01)
[5]初中生社會交往策略的發(fā)展及其與同伴接納的關系[J]. 高琨,鄒泓,劉艷.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4)
[6]友誼關系如何影響青少年社會技能的發(fā)展[J]. 萬晶晶.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2(05)
[7]國外兒童同伴關系研究進展[J]. 萬晶晶,周宗奎.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3)
[8]論中學生人際交往的誤區(qū)[J]. 耿立志.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2(08)
[9]關于兒童、青少年同伴關系研究的進展[J]. 王朝霞. 陰山學刊. 2002(03)
[10]小學生與同學沖突情境下的應對方式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 徐穎哲.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6)
碩士論文
[1]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 苗雪紅.西北師范大學 2002
[2]中學生社會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 杜勝凱.西南師范大學 2001
[3]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礙特征與教育對策研究[D]. 魏宏聚.西南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387591
【文章來源】:東北師范大學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錄
一、 問題的提出
(一) 同伴交往不良的界定
(二) 國內(nèi)外關于同伴交往不良研究的現(xiàn)狀
(三)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及教育對策研究的意義
二、 問卷調(diào)查
(一) 調(diào)查對象
(二) 問卷與調(diào)查方法
(三) 結果與分析
三、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原因
(一) 客觀原因
(二) 主觀原因
四、 中職生同伴交往不良的教育對策
(一) 指導同伴交往的原則
(二) 指導同伴交往的策略
(三) 同伴交往能力培養(yǎng)的主要方法
(四) 指導同伴交往的主要內(nèi)容
結束語
注釋
參考文獻
附錄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美國社會能力培養(yǎng)研究與啟示[J]. 黃天元. 比較教育研究. 2003(06)
[2]農(nóng)村職業(yè)學校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J]. 穆玉吉,張樂怡. 中國健康教育. 2003(05)
[3]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研究[J]. 周維龍. 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3(01)
[4]青少年同伴關系的特點與功能分析[J]. 張茜. 當代教育科學. 2003(01)
[5]初中生社會交往策略的發(fā)展及其與同伴接納的關系[J]. 高琨,鄒泓,劉艷.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4)
[6]友誼關系如何影響青少年社會技能的發(fā)展[J]. 萬晶晶. 重慶三峽學院學報. 2002(05)
[7]國外兒童同伴關系研究進展[J]. 萬晶晶,周宗奎. 心理發(fā)展與教育. 2002(03)
[8]論中學生人際交往的誤區(qū)[J]. 耿立志.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02(08)
[9]關于兒童、青少年同伴關系研究的進展[J]. 王朝霞. 陰山學刊. 2002(03)
[10]小學生與同學沖突情境下的應對方式教育的必要性及措施[J]. 徐穎哲.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1(06)
碩士論文
[1]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 苗雪紅.西北師范大學 2002
[2]中學生社會交往不良的成因及對策研究[D]. 杜勝凱.西南師范大學 2001
[3]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礙特征與教育對策研究[D]. 魏宏聚.西南師范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38759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8759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