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風建設長效機制構建研究
本文關鍵詞: 高職院校 大學生 學風建設 長效機制 出處:《職教論壇》2017年2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建構優(yōu)良學風是高職院校建設的應然命題。當前,高職院校的學風存在建設理念模糊、教學管理缺位,學生學習目標缺失、自我發(fā)展意識不強、紀律意識淡薄、自律性偏低、學習氛圍不濃等問題。這些問題的最終解決,有賴于通過建構制度文化管學風、全員參與育學風、科學管理促學風、就業(yè)導向強學風、產教融合助學風、特色活動濃學風的學風建設長效機制,使得高職院校的學風從根本上改觀,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good style of study is the proper pro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 study styl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vague concept of construction, lack of teaching management, lack of students' learning goals, weak sense of self-development and weak sense of discipline. The final solution of these problems depend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system of cultural management style of study, full participation in the style of study, scientific management to promote the style of study, employment-oriented strong style of study.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of learning style with strong learning style of characteristic activities make the style of stud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hange fundamentally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作者單位】: 嘉應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新媒體時代大學生信仰風險困境與對策研究”(編號:2017GXSZ068),主持人:楊杰 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學科共建項目“基于有效學習視角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研究”(編號:GD15XJY19),主持人:張登山
【分類號】:G711
【正文快照】: 學風是一所學校的靈魂,體現學校的辦學精神、文化蘊涵和育人風氣。學風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學風包括教風,教風是學風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和學生都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從狹義上講,學風主要指學生的學習風氣。本文主要從狹義上論述學風。優(yōu)良的學風是保證和提高育人質量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羽君,劉遠;學生自我發(fā)展意識的培養(yǎng)[J];湖南教育;2000年15期
2 郝亮;鄭嵐;;學校文化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關系研究[J];才智;2011年29期
3 ;“參與式扶貧”激發(fā)農民自我發(fā)展意識[J];林業(yè)與社會;2003年02期
4 岳欣云;;“迷失”與“回歸”——試論教師自我意識對教師生命發(fā)展的作用[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08期
5 劉建軍;;怎樣成為一名卓越的教師[J];湖南教育(上);2012年04期
6 薛生海;;試論青海各民族的自我發(fā)展意識[J];青海師范大學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郭雨峰;;小學數學課堂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養(yǎng)初探[J];新課程學習(上);2014年07期
8 李莉;祝紅艷;;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學自學能力[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年01期
9 肖楠;;大學生發(fā)展及其動態(tài)過程的四階段論[J];當代教育論壇;2014年02期
10 鄭艷;張燕;張占朝;;促進農村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路徑探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2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侯春英;教師要適應課改的要求[N];伊犁日報(漢);2007年
2 李書奇邋記者 孟凡明;發(fā)揮名校效應[N];吉林日報;2007年
3 特邀嘉賓:孫金龍委員 (團中央書記處書記) 劉恕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 方俐洛委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主持人:本報記者 藺玉紅;“網德”建設刻不容緩[N];光明日報;2001年
4 孫健雯;庫倫旗農村黨員“雙帶”領跑新農村建設[N];通遼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蘇娟娟;中學語文名師專業(yè)成長經驗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黃淑云;對中學英語教師角色的反思,提高職業(yè)自我發(fā)展意識[D];遼寧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450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5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