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醒目課程”建構與實踐研究——基于中華文化教育
發(fā)布時間:2021-01-15 05:33
本研究以中華文化為支撐,以幼兒生活圈嶺南文化為依托,結合幼兒發(fā)展需求,從課程研究意義、理論基礎、建構實踐探索的目標、策略及成效等方面展開探討,將中華文化分為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三維度,用文化認同、生活擔當、問題解決、創(chuàng)意表達四大核心目標,探索學前教育中華文化課程構建,借助粵港澳大灣區(qū)交流平臺,有效促進祖國優(yōu)秀文化傳承與發(fā)展,培養(yǎng)具有家國情懷的"有根"兒童。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 2020,(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學前教育“醒目課程”體系的內(nèi)涵及理論基礎
(一)何為“醒目”
(二)課程體系理論基礎
三、學前教育“醒目課程”體系建構實踐探索
(一)建構實踐歷程
(二)課程目標
(三)課程內(nèi)容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原則與路徑
1. 課程資源開發(fā)原則
2. 課程資源開發(fā)路徑
(五)實施策略
1. 區(qū)級三大推動策略
2. 園級采用五環(huán)模式:“學—問—思—辯—行”
四、成效與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同屬性論[J]. 蔣艷.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1)
[2]理論溯源·核心理念·當代價值:紅色文化的理性挖掘[J]. 劉曉華,張文彬.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3]中國文化的古今變化及其聯(lián)系——關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系的思考[J]. 李維武.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5)
[4]我國元認知理論與實踐研究綜述[J]. 王菲菲,楊雪,黃海林. 高教研究與實踐. 2012(03)
[5]左右腦功能差異研究對學習方式變革的若干啟示[J]. 陳建翔. 江蘇教育研究. 2010(13)
[6]論元認知[J]. 董奇.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89(01)
博士論文
[1]論課程文化自覺[D]. 王德如.西南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庸》人本教育哲學思想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 王婷婷.石河子大學 2019
[2]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研究[D]. 黃范文.浙江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78331
【文章來源】:現(xiàn)代教育. 2020,(04)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問題的提出
二、學前教育“醒目課程”體系的內(nèi)涵及理論基礎
(一)何為“醒目”
(二)課程體系理論基礎
三、學前教育“醒目課程”體系建構實踐探索
(一)建構實踐歷程
(二)課程目標
(三)課程內(nèi)容
(四)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原則與路徑
1. 課程資源開發(fā)原則
2. 課程資源開發(fā)路徑
(五)實施策略
1. 區(qū)級三大推動策略
2. 園級采用五環(huán)模式:“學—問—思—辯—行”
四、成效與思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共同屬性論[J]. 蔣艷.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1)
[2]理論溯源·核心理念·當代價值:紅色文化的理性挖掘[J]. 劉曉華,張文彬. 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6)
[3]中國文化的古今變化及其聯(lián)系——關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關系的思考[J]. 李維武.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17(05)
[4]我國元認知理論與實踐研究綜述[J]. 王菲菲,楊雪,黃海林. 高教研究與實踐. 2012(03)
[5]左右腦功能差異研究對學習方式變革的若干啟示[J]. 陳建翔. 江蘇教育研究. 2010(13)
[6]論元認知[J]. 董奇. 北京師范大學學報. 1989(01)
博士論文
[1]論課程文化自覺[D]. 王德如.西南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中庸》人本教育哲學思想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 王婷婷.石河子大學 2019
[2]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與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研究[D]. 黃范文.浙江理工大學 2016
本文編號:29783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9783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