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專業(yè)認同圖景與建構過程——基于對幼兒教師Y的敘事探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narrative inquiry method is used to explor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picture and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a child teacher Y in the middle stage of career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tension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 contained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discourse and the self-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which makes it form a conflicting profession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ere is a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fessional expec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autonomous construc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including active response, shallow response, spontaneous experience fit and deviation from the direction of experience.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construction is also influenced by personal life history and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to a great extent.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 is the process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system, theoretical discourse and teachers' practical discourse game, whil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cision-making should also pay attention to and consider teachers' personal development. Historical situation and various factors influenc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provide corresponding professional support.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分類號】:G6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華軍;朱旭東;;論教師專業(yè)精神的內涵[J];教師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張更立;幼兒教師新課程活動角色的適應[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3 劉茂軍;孟凡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話語層面論析[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4 本刊編輯部;;張華教授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再出發(fā)”[J];基礎教育課程;2012年08期
5 錢海娟;賈玉霞;;新課程改革中的幼兒教師角色定位[J];陜西教育(高教版);2008年10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娟娟;;集體學習活動中積極有效師幼互動模式構建的研究[J];教師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許竹君;張艷;徐玲;;轉型時期大學英語教學團隊教師發(fā)展走向[J];高教探索;2012年03期
3 邱宏亮;吳雪飛;錢正英;李鎮(zhèn)華;;導游專業(yè)認同測量模型及其實證研究[J];旅游論壇;2013年04期
4 馮海洋;宋萑;;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影響因素之探析[J];教師教育論壇;2014年02期
5 趙冬梅;;西藏高校英語教師的職業(yè)認同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12期
6 張軍;;大學英語教師教學科研調查[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6期
7 楊啟華;;價值無涉與價值有涉:教師的價值觀與德育課程的實施[J];教學與管理;2010年07期
8 楊啟華;;課程實踐與師生話語研究[J];教育導刊;2010年11期
9 孫傳遠;;教師的個性化成長及其實現途徑[J];教育評論;2008年02期
10 劉暢;;幼兒合作學習活動中師幼互動的總體特征[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杜靜;英國教師在職教育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2 張紅洋;高中綜合科學課程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孫二軍;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的自我認同[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4 尋陽;我國高中英語教師身份認同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年
5 毋丹丹;傳統(tǒng)教師德性的現代詮釋[D];西南大學;2013年
6 劉松林;高職課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孔凡云;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李根;免費師范生課程意識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張曉亮;幼兒教師職業(yè)準入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于文文;師生文化沖突視角下的課堂教學評價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袁芳芳;基于幼兒園健康教學的教師有效提問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紫陽;幼兒園集體手工活動中教師指導策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玉秋;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8 潘麗芬;走近孩子的心靈[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9 郝敏寧;影響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因素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07年
10 任娟;幼兒教師教學提問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乃桂;王夫艷;;教育變革中的教師專業(yè)身份及其建構[J];比較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2 于書娟;;試論杜威的教師教育思想[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盧乃桂;王曉莉;;析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理論之“專業(yè)”維度[J];教師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4 蔡辰梅;劉剛;;“教師是一種良心活”——對教師職業(yè)認同方式的分析與反思[J];教師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5 胡美云;;教師專業(yè)身份認同:彰顯教師“個體自我”生命力[J];現代教育科學;2009年04期
6 劉爽;;教師專業(yè)身份認同探析[J];江蘇教育研究;2010年01期
7 楊曉奇;;課程改革背景中的教育話語沖突及其融通[J];教育科學;2011年03期
8 邢思珍,李森;課堂教學話語權力的反思與重建[J];教育科學研究;2004年12期
9 馬維娜;學校場域中的話語再制與話語再生[J];教育評論;2002年04期
10 李承先;陳學飛;;話語權與教育本土化[J];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魏淑華;教師職業(yè)認同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伍雪輝;課程話語透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2 董玲;新任教師專業(yè)社會化問題探索[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菊英;當好鄉(xiāng)的幼教輔導員[J];幼兒教育;1988年Z1期
2 曹能秀;;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空間[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90年Z1期
3 姜振祥;了解農村幼兒教師的心理需要調動其工作積極性[J];山東教育;2000年12期
4 王劍蘭;構建大專層次應用型幼兒教師的培養(yǎng)模式[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2年Z1期
5 袁秀華,阮樹貞;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yè)素質[J];山東教育;2005年Z6期
6 楊靜;;讓幼兒成為學習和活動的主人[J];貴州教育;2006年13期
7 李瀟;;新課程改革下的幼兒教師專業(yè)化成長[J];科教文匯(中旬刊);2008年02期
8 馮敏;;幼兒成長檔案的建立和管理[J];黑龍江檔案;2008年03期
9 連s,
本文編號:22784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27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