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從容入學的家園合作策略
本文選題:幼小銜接 + 幼兒需要 ; 參考:《學前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摘要】: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和家庭密切配合,從幼兒出發(fā),在真正尊重幼兒需要的基礎(chǔ)上,設(shè)置適宜的課程與環(huán)境。就幼兒園方面來說,教師應(yīng)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支持幼兒采取調(diào)查、訪談等多種實踐形式了解小學生活;就家庭方面來說,家長應(yīng)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給予孩子情感支持與應(yīng)對挑戰(zhàn)的機會,積極鼓勵孩子主動適應(yīng)小學生活。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for kindergarten and family to cooperate closely with each other and set up appropriate curriculum and environment on the basis of truly respecting the needs of young children. As far as kindergarten is concerned, teachers should fully respect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young children, and support children to take various practical forms such as surveys, interviews and other practical forms to understand their primary school life. As far as the family is concerned, parents should fully believe in the ability of their children. Give children emotional support and the opportunity to cope with challenges and actively encourage children to adapt to primary school life.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銀河幼兒園;
【基金】:全國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批準號:DHA10025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G616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滿清;;幼小銜接中家園合作教育不一致問題初探[J];長沙師范?茖W校學報;2010年02期
2 侯蘭芳;;加強家園合作 共促幼兒發(fā)展[J];發(fā)展;2009年02期
3 朱毓琴;培養(yǎng)非智力因素是幼小銜接的著眼點[J];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4 趙俊芳;幼小銜接最佳期的思考[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8年05期
5 李娟;幼小銜接中的三方對話、三位一體[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5年09期
6 ;快來參加“樂知舟”幼小銜接班[J];啟蒙(3-7歲);2010年02期
7 趙鳴;關(guān)于幼小銜接工作的探索[J];山東教育;2002年33期
8 葛軍;華亞妮;虞碧云;;專家談幼小銜接[J];家庭教育(幼兒家長);2007年05期
9 張遠麗;;幼小銜接常見問題解讀[J];家庭與家教(現(xiàn)代幼教);2008年04期
10 黃瓊;;幼小銜接,我們在乎什么[J];上海教育;2011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秦旭芳;張曉楠;;“嘗試錯誤”——幼兒探究式學習[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B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shù)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2 胡潔;;在“花!鄙锟萍贾黝}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發(fā)展的研究[A];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3 李永健;嚴靜芳;;以行為徑愛作舟 家園合作譜新歌[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4 游改巧;;蒙特梭利中的家園合作共育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姚俊;;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家園有效溝通促進幼兒個體的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6 游改巧;;蒙特梭利中的家園合作共育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7 宋懷昌;;正確處理好幼小銜接的幾個原則問題[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年
8 姚俊;;家園共育,促進幼兒成長——家園有效溝通促進幼兒個體的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9 房雯荃;;新理念指導下的家園合作——實現(xiàn)教育雙贏的有效平臺[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10 尹文利;;幼兒園教育如何與家庭教育相結(jié)合[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組撰稿 本報記者 錢紅艷;幼小銜接,,大班孩子上4個培訓班[N];南京日報;2009年
2 本報記者 蘇軍;別讓“幼小銜接”走了樣[N];文匯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李楊 宋林;幼小銜接繞開誤區(qū)入校門[N];鄭州日報;2009年
4 武威市實驗幼兒園 李長生;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N];武威日報;2009年
5 商報記者 李子君;暴利裹挾的幼小銜接班到底有多值?[N];北京商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王柏玲;“幼小銜接”,家長有許多誤解[N];文匯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崔潔 肖水金 通訊員 雒呈瑞;南京:出現(xiàn)變味的“幼小銜接班”[N];檢察日報;2011年
8 ;幼小銜接,“接”什么?[N];中國教師報;2011年
9 紹興市劍橋幼兒園 馬菊華;幼小銜接課程的實踐與策略[N];紹興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程熳 見習記者 方晚霞;“幼小銜接”這個門檻怎么跨[N];黃石日報;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生蘭;幼兒園家長開放日活動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婭菲;法國幼小銜接教育制度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3年
2 馬達英;幼小銜接實施策略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3 申恒苗;從教育政策看英國幼小銜接[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靜;透過幼小的“課”看幼小銜接[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許舒敏;幼小銜接實效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6 翁飛燕;我國幼小銜接課程政策構(gòu)建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7 崔吉曉;幼小銜接視角下的語言教學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張林玲;當代美國幼小銜接政策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9 李運余;4-6歲幼兒合作行為的發(fā)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10 谷瑞玲;烏海市幼兒園家園合作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13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2013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