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幼兒教育論文 >

宋人的兒童觀——兼論“近世幼教文化兩大路線之爭”

發(fā)布時間:2018-05-05 10:23

  本文選題:兒童觀 + 成人本位; 參考:《江蘇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5期


【摘要】:宋人褒揚兒童的最常見表述是"如成人",典型的成人化模范兒童包括穩(wěn)重、至孝、好學、聰穎四項品質,其中穩(wěn)重一項最具時代特征,體現(xiàn)出鮮明的儒家踐履指向,并從"弱不好弄"發(fā)展出了"戲無益"觀念。不過宋人兒童觀應區(qū)分理想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在"禮下庶童"時代思潮中發(fā)展出理想化的成人本位兒童觀,而現(xiàn)實層面卻又能順應童心欣賞童趣。熊秉真以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為近世幼教文化兩大路線之爭,這一說法以陸王順應童心而程朱相反為前提,缺乏歷史依據(jù),不能成立。宋代以下童蒙領域最大的變化是"禮下庶童"與"考下庶童",二者形成的德育與舉業(yè)之爭,才是近世幼教文化兩大路線之爭。
[Abstract]:The most common expression of praising children in Song Dynasty is "such as adults". Typical adult model children include four qualities: stable, filial piety, studious and intelligent. The concept of "play is not good" is developed from "weak and weak". However, the children's view of Song Dynasty distinguishes ideal from reality, and develops an idealized view of adult standard children in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courtesy and lower children", but the realistic level can adapt to the child's heart to appreciate the child's interest. Xiong Bingzhen takes Cheng Zhu Neo-Confucianism and Lu Wang Xinxue as the two main lines of modern preschool education culture. This argument i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Lu Wang obeys the child's heart and Cheng Zhu does not have any historical basis and cannot be established. The biggest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children below the Song Dynasty are "the children of courtesy" and "the children under the common". The dispute between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promotion of education between them is the two main lines of the modern preschool education culture.
【作者單位】: 湖州師范學院歷史系;
【分類號】:G610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蕾;;從“小”成人到“大”兒童——西方兒童觀發(fā)展歷程谫議[J];濟寧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王海英;;20世紀中國兒童觀研究的反思[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02期

3 金語;;重溫魯迅的“兒童觀”[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1年03期

4 楊佳;周紅安;楊漢麟;;西方兒童觀的歷史演進[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5 虞永平;論兒童觀[J];學前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6 姚偉,萬磊俊;論兒童觀[J];吉林教育科學;1997年08期

7 于春富;論樹立正確的兒童觀[J];齊齊哈爾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8 叢敬有;;用兒童觀修正學!高^“六一”兒童節(jié)看教育[J];新課程(上);2014年03期

9 寧子;該從哪兒尋找兒童觀[J];幼兒教育;1987年08期

10 顧鳳英;教師的兒童觀、教育觀與兒童的發(fā)展[J];幼兒教育;199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郭法琦;;試論近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兒童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2 杜成憲;;從兒童歌謠游戲和繪畫透視中國傳統(tǒng)兒童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智力》雜志社總編輯 李娟娟;西方兒童觀的發(fā)展[N];光明日報;2011年

2 劉炎;我國傳統(tǒng)兒童觀的特征及其影響[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3 尹維祖;關鍵在于確立科學的兒童觀[N];陜西日報;2011年

4 孫悅;《九月的冰河》中的兒童觀[N];文學報;2014年

5 方雪;多問孩子“你是怎么想的”[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7年

6 劉緒源;兒童觀:一次哥白尼式的突破[N];文學報;2014年

7 紹興市魯迅小學教學集團 周一貫;今天 重讀魯迅的兒童觀[N];中國教育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陸克儉;發(fā)現(xiàn)與解放[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紅安;中西兒童觀的歷史演進及其在教育維度中的比較[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許鎧驪;兒童在兒童文學中的主體地位辨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娟;日本古代的兒童觀[D];山東大學;2015年

4 胡術恒;兒童觀及其對教育觀的制約與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魏卿;文化學視角下的中國傳統(tǒng)兒童觀及其現(xiàn)代化[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6 黃勤;祖輩家長兒童觀的個案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徐蓉暉;我的兒童觀[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8 楊朝軍;人性論視角下的兒童觀與兒童教育[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楊文文;二十世紀初中國兒童觀與兒童文學觀念發(fā)展進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張春珍;兒童不是“小大人”[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84732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184732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353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