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校管理論文 >

先秦儒家德育主體性思想的邏輯理路

發(fā)布時間:2020-12-28 08:14
  先秦儒家德育傳統(tǒng)中潛藏著豐富而深厚的主體性思想意蘊,其得以確立的邏輯理路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由"禮"而"仁",內求"禮樂之原",揭示出人對"禮"的遵從是基于自身仁德的自覺行為;由"仁"而"性",進一步探求仁德的人性根基,將仁德及其成就奠基于人的內在本性和自覺自為;由"性"而"心",將人的自覺自為最終落實呈現于"心",構建起一個涵蓋"德性之心""認知之心""意志之心"等諸多方面的德育主體性思想體系。 

【文章來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0年04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5 頁

【文章目錄】:
一、由“禮”而“仁”——開啟內求“禮樂之原”的致思取向
二、由仁而性——內求仁義道德的人性根基
三、由“性”而“心”——成德主體的最終挺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孟子性善論與教化理論的融合對道德教育的啟示[J]. 孫英浩,單丹丹.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01)
[2]荀子之“心”與自由意志——荀子心靈哲學研究[J]. 沈順福.  社會科學. 2014(03)
[3]“仁學”體系概述[J]. 杜崙.  中國哲學史. 2011(02)
[4]人性的順成與轉逆——論孟子與告子“杞柳與杯棬”之辯的意蘊[J]. 郭美華.  文史哲. 2011(02)



本文編號:294341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4341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2187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