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編研:當代史研究的一個新領域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趙炬明;現代大學與院校研究(上)——美國院校研究發(fā)展述評[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婷婷,孫奕;國外私立學校法律地位的考察與借鑒[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李濤;關于建國初期中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的綜合述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周良書;;從北師大馬克思主義教學看新中國成立初期黨的思想理論教育[J];北京黨史;2011年03期
4 張東海;;改革開放前新中國的留學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5 蔡磊x";;跌宕起伏的文科——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專業(yè)設置的歷史演變[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11年02期
6 彭雪涵;;改革開放時期學校體育政策法規(guī)的文本解讀[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7 于洋;胡杰;胡建鄭;;建國初期工農教育初探[J];才智;2009年22期
8 楊杰;;孔子德育思想對當代高校德育的啟示[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9 楊寶東;;建國以來高校學生資助制度再審視[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10 沈寧;;比較的視野:我國高校德育的理性回歸[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文利;劉強;;中國高等教育財政六十年概覽:歷史演變、現狀和未來[A];北京論壇(2010)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責任與行動:“變革時代的教育改革與教育研究:責任與未來”教育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10年
2 易全勇;辛竹葉;;課程知識選擇與社會控制——以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1949-1956)課程運營為個案[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蔡美輝;;中日傳統(tǒng)私學中的蒙學教育比較研究——以私塾與寺子屋的比較為中心[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馬文靜;;文革教育經驗口述[A];第二屆首都高校教育學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徐衛(wèi)紅;;毛澤東論教育的雙重身份及對中國學校教育的影響[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6 郭卉;;論我國大學學術權力的制度演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陳綿杰;;政治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育(1949—1977)——教學大綱的向度[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8 吳洪成;;近代中國教會高等教育述略[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9 方曉東;;新中國教育五十年的巨大成就[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10 李玉非;;建國初期學習蘇聯(lián)教育經驗的回顧與反思[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9)——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顧遠飛;市場化環(huán)境下的大學運行邏輯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制度障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于興國;轉型期中國教師教育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姜世健;關于我國大學生就業(yè)難問題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雷冬玉;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預期目標的偏離與調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7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吉林;權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評估合法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鄖在廷;西漢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10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教學論本土化問題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蕊;道外區(qū)中小學教育現狀的調研報告[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時代;基于平衡計分卡的研究型大學教師教學業(yè)績評價體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蘇兆斌;大慶油田地區(qū)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楠;高等教育省級統(tǒng)籌權力結構優(yōu)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5 阿艷芳;競爭與公平:優(yōu)質高中教育機會差異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倪勝林;當代大學生責任意識缺失的原因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永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鄭州輕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張軼輝;美、德、日三國大學評議會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黃曉娟;南昌大學貧困生資助體系分析[D];南昌大學;2010年
10 陳強;建國以來我國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政策的歷史沿革與現實反思[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杰;校史編研:當代史研究的一個新領域[J];當代中國史研究;2004年04期
2 楊洪勛 ,孫厚娟 ,蔣秀麗;高校檔案部門聯(lián)合進行校史研究的探討[J];山東檔案;2004年02期
3 徐東來;校史研究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問題[J];歷史教學問題;1998年03期
4 宋國強,蔡文成,方建水;高等職業(yè)院校校史編研工作之管見[J];莆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年01期
5 林茂才;省高校校史研討會在我市召開[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6 連念,翁勇青;談校史工作與高校新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7 尚虹;編好軍大校史 教育青年一代[J];天府新論;1989年04期
8 重金;;安阜一小編出一部學校史[J];四川教育;1959年03期
9 李育中;華南師范大學校史[J];教育導刊;1984年06期
10 趙勤;;校史與大學文化[J];內江科技;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陳寧寧;;發(fā)掘校史資源,開展育人活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2 朱小蔓;;提升校史研究質量,服務學校長遠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3 汝企和;;略論兩宋官府對史部書的?盵A];宋史研究論文集第十輯——中國宋史研究會第十屆年會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儲朝暉;;返本開新實現學校持續(xù)提升[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5 丘廣發(fā);;筆端游走夕陽紅[A];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首屆“老有所為”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鄒放鳴;;申國礦大九十年[A];中國煤炭教育科研優(yōu)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江天麒;;從推薦入選《教育大辭典》的幾所“學校史”中得到的啟示[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5)——中國學校史志[C];2009年
8 金諾;;懷念陳同生朱達章同志[A];戎馬書生——陳同生紀念文集[C];2001年
9 周承基;;終生難忘余伯由[A];老兵話當年(第五輯)[C];2004年
10 宋艷;;利用百年校史 提高學生素質[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四卷)[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馮茵;我校召開校史研究工作50年座談會[N];新清華;2009年
2 記者 張雯婧;南開校史研究中心成立[N];天津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任羽中;大學校史的寫法[N];中華讀書報;2002年
4 記者 陳欣然 通訊員 孟兆熙;天大校史博物館開館[N];天津教育報;2010年
5 特約記者 汪巧枝 通訊員 李慧;《奮斗中學校史》正式出版[N];巴彥淖爾日報(漢);2010年
6 見習記者 張超 通訊員 李春巖 邵春琦;一甲子春秋校史 幾代人教育熾情[N];天津教育報;2009年
7 中山大學教授 黃仕忠;大學校史怎么寫[N];南方周末;2010年
8 本報記者 劉昊;清華校史館今落成 近兩百件實物首展[N];北京日報;2011年
9 高鵬邋馬紹森;校史:應大力開發(fā)的“校本課程”[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通訊員 徐萍 吳萍;學院街小學建起校史長廊[N];三峽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吳立保;中國近代大學本土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2 孫存昌;中國近代大學教師專業(yè)素質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3 曾海洋;廈門大學與閩南區(qū)域社會文化變遷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4 肖衛(wèi)兵;中國近代國立大學校長結構及其角色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京貴;山東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校史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2 丁行;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D];武漢科技大學;2012年
3 楊軍輝;湖南國醫(yī)專科學校校史研究[D];湖南中醫(yī)學院;2001年
4 姚新華;校史在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中的作用研究[D];杭州師范大學;2011年
5 曾梅;高校校史教育基地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6 邱艷;高校校史資源的開發(fā)及利用研究[D];安徽大學;2011年
7 張素琪;拂去歷史的塵!P于中國美院校史中的國畫專業(yè)起落問題新探[D];中國美術學院;2004年
8 敬妮;試論1910年代的中國大學教育變革[D];湘潭大學;2008年
9 陳東寶;高校校史在新校區(qū)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功能及其實現路徑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何伶;論高校校史工作中的檔案管理[D];山東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82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8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