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我國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教育
本文關鍵詞:如何對我國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本文主要通過對我國當代青少年的青春期現狀,,以及我國的性教育和性環(huán)境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探索如何在我國開展適時、適宜且有效的青春期教育。 論文首先闡述了什么是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和意義,以及青春期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在對青春期教育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后,對我國當前青少年的性觀念與性行為狀況作了調查和分析;接著,由青少年的青春期現狀追溯原因,從而對我國的性教育情況和我國的性文化、當前的性環(huán)境等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青春期問題主要是青春期教育的問題,以及文化和環(huán)境的問題;最后,結合其它一些國家青春期教育的經驗和教訓,就如何針對我國國情開展青春期教育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第一,要弄清我國需要什么樣的青春期教育;第二,目標應該與內容協(xié)調起來,對于不同年齡段的青少年針對其生理、心理特點,進行適時、適度、適量青春期性教育;第三,應在遵循一定原則的基礎上,根掘實際情況嘗試更為切實有效的途徑、方法與形式。
【關鍵詞】:青春期教育 社會 學校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G479
【目錄】:
- 第1章 緒論9-21
- 1.1 選題背景9-14
- 1.1.1 當前青少年青春期問題形勢嚴峻9-11
- 1.1.2 當前青春期教育工作問題重重11-12
- 1.1.3 開展青春期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12-14
- 1.2 青春期教育的內涵與外延14-16
- 1.2.1 什么是青春期教育14-15
- 1.2.2 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內容15-16
- 1.3 青春期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16-19
- 1.3.1 概述16-17
- 1.3.2 青春期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17-18
- 1.3.3 青春期教育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18-19
- 1.4 選題的目的與意義19-20
- 1.5 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20
- 1.6 本章小結20-21
- 第2章 當代青少年的性觀念與性行為21-34
- 2.1 性、性觀念與性行為21-23
- 2.1.1 性的含義21
- 2.1.2 性觀念的內涵與外延21-22
- 2.1.3 性行為的劃分與狀況22-23
- 2.2 當代青少年的性觀念與性行為23-28
- 2.2.1 中學生性觀念與性行為的調查統(tǒng)計23-25
- 2.2.2 大學生性觀念與性行為的調查統(tǒng)計25-26
- 2.2.3 分析與研究26-28
- 2.3 婚前性行為的負面影響與控制28-32
- 2.3.1 性行為的負面影響及產生原因28-31
- 2.3.2 如何控制婚前性行為的負面影響31-32
- 2.4 本章小結32-34
- 第3章 我國的性教育與性環(huán)境34-42
- 3.1 我國當前性教育概況34-37
- 3.1.1 我國當前的性教育情況34-35
- 3.1.2 我國當前性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和面臨的問題35-37
- 3.2 我國的性環(huán)境概況37-41
- 3.2.1 我國的性文化與性道德37-38
- 3.2.2 當前社會的性環(huán)境38-41
- 3.3 本章小結41-42
- 第4章 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青春期教育概況42-50
- 4.1 美國的青春期性教育42-43
- 4.2 瑞典的青春期性教育43-44
- 4.3 日本的青春期性教育44-46
- 4.4 韓國的青春期性教育46-47
- 4.5 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的青春期性教育47-48
- 4.6 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青春期教育的啟示48-49
- 4.7 本章小結49-50
- 第5章 如何在我國開展青春期教育50-66
- 5.1 我國需要什么樣的青春期教育50-51
- 5.2 我國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的目標與內容51-55
- 5.2.1 對于5—16周歲的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內容52-53
- 5.2.2 對17—23周歲的青少年進行性教育的內容53-55
- 5.3 開展的途徑、方法、形式及注意事項55-59
- 5.3.1 青春期教育的途徑55-56
- 5.3.2 青春期教育的方法56
- 5.3.3 青春期教育的形式56-57
- 5.3.4 青春期教育的注意事項57-59
- 5.4 開展青春期教育應遵循的原則59-63
- 5.5 如何開展高校性教育63-64
- 5.6 本章小結64-66
- 結論66-68
- 參考文獻68-7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73-74
- 致謝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立強;讓喬羽學校蕩起綠色的雙槳[J];基礎教育;2004年06期
2 袁小虎;真正的施主[J];基礎教育;2005年Z1期
3 唐瑞涵;;我的學校[J];小學生必讀(中年級版);2011年Z1期
4 陳德寶;凝聚 規(guī)范 創(chuàng)新 發(fā)展——梅隴中學提高教職員工隊伍素質的實踐與探索[J];中學教育;2003年12期
5 高峰;狗×的學校[J];基礎教育;2005年03期
6 ;點將臺[J];中小學管理;1996年10期
7 楊冠宇;;想念學校的生活[J];青少年日記(小學生版);2010年12期
8 吳清霞;;30年來中國的生理衛(wèi)生課[J];大家健康;2010年07期
9 蘇智峰;;我的夢[J];青少年日記;2003年20期
10 ;日本的鼓氣學校[J];基礎教育;2004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鄭一峰;;初中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的實踐和研究[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2 ;一所學校帶富了一個村[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3 房麗;;青春期教育從這里開始[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張郁茜;;青春期教育的調查與思考[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李傳義;;面向市場 挑戰(zhàn)未來[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6 王均芬;;家長會,怎么開?[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代秀琴;岑琦;朱佩紅;陳迎華;孫曄;劉楓;陸冬健;;聾生青春期焦慮的原因調查與對策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8 吳傳輝;;我真會變成傻子嗎?——青春期教育個案分析與輔導[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9 陳一筠;;青春期教育是人生教育[A];中國性學會第五屆年會學術論文集[C];2003年
10 林超;;實施青春期教育的嘗試[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蘇軍;為“青春期教育”號脈[N];文匯報;2002年
2 本報記者 蘇軍;青春期教育還需“脫敏”[N];文匯報;2007年
3 記者 蘇軍;青春期教育須提前[N];文匯報;2002年
4 本報記者 楊麗娟;小學生也要適當接受青春期教育[N];遼寧日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曹靜實習生趙鑫;直面“成長的煩惱”[N];解放日報;2002年
6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胡德維;怎樣成就一所好學校?[N];中國教育報;2005年
7 江蘇省昆山市玉峰實驗學校 高子陽;輕輕松松讓學校走向一流[N];中國教育報;2005年
8 張建坤;學校因教師而存在[N];中國教育報;2005年
9 本報記者 張肅菲;學校期盼更多地了解企業(yè)[N];中國汽車報;2005年
10 赫 u&;學!俜ㄔ篬N];中國教師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蒲蕊;學校的自主性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2 劉世民;錯位與抉擇[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鄭太年;學校學習中知識意義的缺失與回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鄭頻頻;上海市社區(qū)控煙干預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5 紀明澤;學校:弘揚現代人文精神的家園[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7 吳祖強;基于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全校性環(huán)境教育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8 熊瑜;朱熹倫理教化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徐書業(yè);變革的趨向:轉型期的學校文化生態(tài)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屈書杰;從種族隔離到學校一體化:20世紀美國黑人教育[D];河北大學;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姚星亮;如何對我國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教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4年
2 陶然;初一年級生物教學中開展青春期教育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3 盧漢雄;創(chuàng)建健康學校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4 賴瓊華;南平地區(qū)與廈門地區(qū)初中生青春期教育現狀調查與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5 歐陽國健;積極學校氣氛的塑造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邢鋒;高中生戀愛現狀調查與教育對策[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7 孟靜靜;“初中生青春期性教育”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吳振宇;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朱秀艷;美國小規(guī)模學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徐興民;江寧農村初中青春期教育的調查及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關鍵詞:如何對我國青少年開展青春期教育,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18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7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