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教育論文 > 學生管理論文 >

中心與邊緣的徘徊:中國教育會與清末教育改革

發(fā)布時間:2017-10-05 08:06

  本文關鍵詞:中心與邊緣的徘徊:中國教育會與清末教育改革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教育會 清末教育改革 公共考試 傳教士


【摘要】:1890年成立的中國教育會,以解決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內(nèi)的所有中國教育問題為已任。歐美傳教士們特殊的西學背景,自然使其成為清末教育變革的重要參與者。他們通過引介西方的公共考試制度,探討中國新式教育變革的具體措施,以及與清政府協(xié)商基督教教育地位等多項活動,試圖協(xié)助清廷繪制一個完整的近代中國教育藍圖。然而,受限于特殊的時代背景和社會條件,傳教士們的種種努力終歸是一廂情愿。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社會科學部;
【關鍵詞】中國教育會 清末教育改革 公共考試 傳教士
【分類號】:G529;K257
【正文快照】: 隨著中國新式教育的興起,1890年傳教士大會在上海召開。為“提高對中國教育之興趣、促進教學人員之友好合作”,傳教士們決議成立“中國教育會”(Educ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a),中文名為“益智書會”。②中國教育會的工作主要有三:“一、編輯適用的教科書,以應教會學校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孫廣勇;;論戊戌前后西方來華傳教士的中國教育變革設計[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2 孫邦華;清末來華西人關于中國考試制度改革的建議[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08期

3 張建華;傳教士謝衛(wèi)樓的教育活動[J];近代史研究;1993年04期

4 王立新;晚清在華傳教士教育團體述評[J];近代史研究;1995年03期

5 胡衛(wèi)清;傳教士教育家潘慎文的思想與活動[J];近代史研究;1996年02期

6 胡衛(wèi)清;近代來華傳教士與中國教育改革[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7 楊齊福;教會學校的興起與近代中國的教育改革[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0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靳環(huán)宇,祁建峰;邊際化:民國時期在華基督教會的生存態(tài)勢[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年03期

2 孫邦華;;明清時期在華西人視野中的科舉制度特征與作用——另一雙眼看科舉[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9期

3 韋慶媛;;馬約翰體育思想述論[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王小丁;;近代美國在華教會教育研究綜述[J];黑龍江史志;2008年06期

5 蔣純焦;新時期教會教育研究綜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998年01期

6 胡衛(wèi)清;論近代來華傳教士的通識教育思想[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7 胡衛(wèi)清;近代來華傳教士與中國教育改革[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8 金世余;;我國近代教會學校音樂教育影響管窺[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9 譚樹林;近代教會學校開設儒家經(jīng)典原因初探[J];晉陽學刊;2000年04期

10 張龍平;;調(diào)適、規(guī)劃與重建:抗戰(zhàn)時期的中華基督教教育會[J];抗日戰(zhàn)爭研究;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金世余;;我國近代教會學校音樂教育之影響管窺[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崔華杰;傳教士學者與中國歷史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林立強;美國傳教士盧公明與晚清福建社會[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孫廣勇;社會變遷中的中國近代教育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章博;近代中國社會變遷與基督教大學的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顏小華;美北長老會在華南的活動研究(1837-1899)[D];暨南大學;2006年

6 包平;二十世紀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變遷研究[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6年

7 吳寧;美南浸信會在華南傳教活動研究(1836—1912)[D];暨南大學;2007年

8 王瑋;中國教會大學科學教育研究(1901-1936)[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9 胡國祥;近代傳教士出版研究(1807-1911)[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10 王小丁;中美教育關系研究(1840-1927)[D];河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潔;民國時期福州教會中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余雅卿;興化美以美會文教事業(yè)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溫陶芬;近代直隸(河北)天主教會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劉芳;登州文會館與近代教育[D];山東大學;2011年

5 汪少華;中國教育從以“學”為中心到以“教”為中心的轉變[D];江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吳莉;基督教和寧波教育衛(wèi)生事業(yè)研究(1842-1949)[D];寧波大學;2011年

7 湯明珠;民國時期中小學校衛(wèi)生教育研究(1912-1945)[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8 鄭素青;美國傳教士與中國女子教育[D];暨南大學;2000年

9 包平;近代中國農(nóng)業(yè)教育研究(1897~1937)[D];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2001年

10 龐丹丹;近現(xiàn)代廣西教會學校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崔丹;晚清寓華新教教士與近代教育[J];近代史研究;1990年03期

2 王立新;晚清在華傳教士教育團體述評[J];近代史研究;1995年03期

3 孫邦華;李提摩太與廣學會[J];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鄭淮;公共考試的社會價值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6期

2 張尤軍;淺析清末教育改革[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3 楊杰;清末教育改革簡論[J];滄桑;2001年03期

4 蔣家安;清末教育改革與封建王朝的覆滅[J];桂林市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5 張尤軍;試論清末教育改革[J];邵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3期

6 季云飛;;試論清末教育改革的特點[J];學術月刊;1990年03期

7 曲劇;;張百熙與清末教育[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彭平一;清末教育改革與湖南高等教育的興起[J];云夢學刊;2001年03期

9 張龍平;;中國教育會與清末官話羅馬字改革[J];貴州社會科學;2007年05期

10 羅伯特·蒙哥馬利 ,黃鳴;考試的新探索[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立科;;英國文官制度改革與英國當代高校招考制度的形成[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7)——外國教育政策與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2 劉少雪;;中國教育近代化改革的歷史延誤[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何生根;;吳汝綸與清末學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敖以深;;李端h鄖迥┕籩萁逃母锏墓畢譡A];開發(fā)中的崛起——紀念貴州建省590周年學術討論會文集[C];2004年

5 李又寧;;辛亥革命與婦女轉型[A];北京論壇(2011)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變革與轉型:“變與常:關于社會轉型方式的歷史思考”歷史分論壇論文及摘要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湖南大學岳麓書院 張晶萍;清末新式教育中的經(jīng)學教科書[N];光明日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方可成;不破舊體制,沒有新校長[N];南方周末;2010年

3 常紹民;白佐良:由外交官 到漢學家[N];中華讀書報;2002年

4 張大華;宗仰上人:一代奇僧與辛亥革命[N];中國民族報;2011年

5 本報記者 許浩;公共機構考題維權遭爭議[N];中國經(jīng)營報;2011年

6 YMG記者 凌云鵬;晚清登州:中國近代教育的搖籃[N];煙臺日報;2010年

7 魯曉敏;天下孑民[N];浙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孫廣勇;社會變遷中的中國近代教育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楊玉青;清末教育改革與帝制危機[D];貴州師范大學;2007年

2 孫振麗;清代東北地區(qū)蒙學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3 崔明;少數(shù)民族民間組織發(fā)展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4 王景玄;蔣維喬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王利果;清末十年河南新式小學堂研究(1901-1911)[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任家宣;論《蘇報》與清末革命輿論的建構[D];安徽大學;2011年

7 宋思妮;從吳祿貞《經(jīng)營蒙古條議》看清末東蒙古地區(qū)的新政改革[D];中央民族大學;2012年

8 王磊;晚清陜西書院改學堂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陳艷茹;中國近代中小學教師資格制度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97566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7566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e3e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