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體系改革探索與實踐
本文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體系改革探索與實踐
更多相關文章: 教育信息化 現代教育技術 課程內容體系 實踐
【摘要】:在對我國《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現狀進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基礎上,文章提出了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為基準,以教學設計為主線構建新的《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體系的組構原則、教學目標以及總體框架,同時結合教材建設,全面總結了實踐《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內容體系改革的情況。
【作者單位】: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 現代教育技術 課程內容體系 實踐
【分類號】:G434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高等師范院!冬F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教學改革,一直是教育技術界關注的重點研究問題之一,特別是教育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課程內容體系的重構,更是研究的熱點。在新一輪課程改革大討論基礎上,各相關院校紛紛改編或新編出版了一批《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教材,以期對課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錄;;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趙巖;;以信息化推動民族教育現代化——第五屆全國民族中學“民教杯”教育信息化主題活動紀實[J];中國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3 張小多;曹楊;王清;;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推進教育公平的實現[J];中小學電教;2010年Z1期
4 ;關于舉辦2010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征文活動的通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年05期
5 段雯;;看現代教育中的重要媒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0年05期
6 ;關于舉辦2010教育信息化領導力征文活動的通知[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年03期
7 張秋玉;;夯實信息技術教育 推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年02期
8 包曉紅;;現代教育技術有效融入作文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01期
9 周群群;;淺談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年04期
10 魏瓊;;加強實踐操作,發(fā)展學生的思維[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邵江娟;;藥學專業(yè)化學類基礎課教學模式和內容體系改革的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7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2 趙曉曼;李玲;孫月芳;王敏;李莉;;《構建和諧教育環(huán)境,促進幼兒教育全面發(fā)展研究》結題報告[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安徽卷)[C];2010年
3 李玲芬;;我的課堂我做主——信息技術新課標背景下小班化課堂教學實效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東卷)[C];2010年
4 石曉泉;;小學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完美整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5 李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最佳運用[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6 ;在新課改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優(yōu)化數學教學方法的幾點做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7 張定;;談網絡環(huán)境下作文教學的新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8 李愛瓊;;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實踐與認識[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9 農克寧;;運用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10 雷少玲;;信息技術為小學數學教學插翅添翼——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廣西卷)[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陳曉東;寧夏18個區(qū)縣實現教育強縣目標[N];中國教育報;2011年
2 甘肅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陸浩;優(yōu)先發(fā)展邁出教育興省新步伐[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記者 陳敏;市上大力推進基礎教育專網建設[N];漢中日報;2011年
4 省政府黨組成員、省教育廳廳長 張放平;緊密結合各地實際 認真貫徹規(guī)劃綱要[N];湖南日報;2011年
5 朱曉瑋 王小明;凝心聚力打造教育強區(qū)[N];焦作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汪俞佳;讓語言架起民族團結的橋梁[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7 記者 鄧小群;中小學生將大部分入讀公辦學校[N];深圳商報;2011年
8 李荔;護士綜合能力考核才是當務之急[N];北京科技報;2011年
9 郎大山;“班班通”助推煙臺芝罘區(qū)教育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崔葳 通訊員 崔虹;開啟心智 鍛造名校[N];淄博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超;教師遠程培訓的學習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謝忠新;學校信息化應用評估模型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吳永和;學習資源服務生態(tài)環(huán)境構建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衛(wèi)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陳仕品;適應性學習支持系統(tǒng)的學生模型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李理;美日兩國信息社會建設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7 曹影;德育職能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8 佘莉;基于語義的幾何學科知識平臺[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9 胡凡剛;教育虛擬社區(qū)交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成新;整合與重構:技術與課程教學的互動解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俊;高師小學教育專業(yè)學生信息素養(yǎng)現狀及對策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旭輝;應用云服務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實踐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3 閆靜怡;基于LAMS的教育技術公共課學習活動設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4 李海勇;基于Windows Azure實驗室資源平臺設計與實現[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5 蘇志強;基于Web挖掘的教育信息處理在網絡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6 蔡希萌;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生命科學教學整合的研究與實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7 冷U,
本文編號:9744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974436.html